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7篇
  免费   38篇
  116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杜家元  周永章 《人文地理》2009,24(4):103-106
中心城市之间的互动,可以有力促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符合城市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潮流,同时也符合中心城市与区域合作的发展历程。泛珠三角中心城市互动的重要动力是政府推动、市场机制、资源共享以及区域发展的差异性、互补性。有效的互动模式包括政府和企业双主体互动、产业对接、城市圈互动、友城战略等。泛珠三角中心城市互动可以在规划、加工制造业的分工与合作、口岸合作和大通关平台建设、社会资源等重点领域展开。  相似文献   
112.
过滤理论的起源、概念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滤是住房的生命周期与家庭的生命周期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包括两大支流:以建立经济理论和模型为代表的关注住房的过滤研究、有关居民迁居的强调家庭的过滤研究。过滤理论的地理学视角可以追溯到霍伊特(Hoyt)的扇形模型,提供了关于居民迁居和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之关系的解释。过滤理论意义主要有: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合适住房、解释城市微观和宏观空间变化、分析和解释与住房市场有关的社会问题。过滤理论是中国城市转型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13.
黑龙江省东部城市密集区城市流强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在对现有城市流理论进行疏理的基础上提出强化城市流模型,依据城市流强度值的计算,将黑龙江省东部城市密集区的城市分为三级:城市流强度值较高的佳木斯,是该区域的集聚辐射中心,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市流强度值中等的牡丹江,是区域次级集聚辐射中心,为次级区域性中心城市;鹤岗、双鸭山、鸡西、伊春、七台河等市有较低的城市流强度值,城市的集聚与辐射功能微弱,初步形成地方集聚辐射中心,仅为行政区中心。通过各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分析,指出黑龙江省东部城市密集区目前存在城市流强度低、城市流强度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并运用本文提出的强化城市流模型给出区域强化城市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4.
本文在深入分析韶关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所面临的发展危机的基础上,应用Friedmann新的世界城市体系理论(城市营销-内生增长理论),探讨了它在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从内外两个方面剖析了韶关经济的发展动力,即珠三角的产业转型扩散和广东省\"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的政策支撑是其发展的重要契机,韶关经济的内生优势、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使其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5.
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仇方道  朱传耿  刘振 《人文地理》2006,21(6):119-123
县级区域是我国最为基本的行政地域单元,是农村劳动力得以转移的主要载体。文章以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为指导,以江苏省沭阳县为典型案例,通过构建融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基础设施于一体的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SPSS统计分析技术,从时空尺度视角对沭阳县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估,并从加强中心镇建设、发展工业、人口控制、政策调整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6.
中国正处于都市区化带动城市化发展的新城市时代,这种新的城市化发展状况要求我们关注大都市区的管治,而大都市区发展状况也与治理有着相当程度的关联。在借助城市流模型对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存在的八大都市区集聚扩散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关注各个大都市区非政府部门的发育状况,尝试性地分析了这些大都市区管治所处的阶段,并对国外大都市区研究进行总结,认为优化城市体系结构、加强非政府组织的建设、完善公民参与机制是提高我国大都市区管治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7.
路紫  刘娜  Zui Z 《人文地理》2007,22(5):88-93
这篇文章以澳大利亚旅游网站为对象,研究旅游网站信息流导引旅游人流的若干问题,旨在证实虚拟流动对现实流动的作用性。文章首先分析了旅游信息流因素的变化;而后透视了基于旅游网站功能性与服务性的信息流对旅游人流导引的过程;再后给出了旅游网站信息流对不同类型旅游人流导引的强度,最后从旅游网站使用比和旅游网站信息比两个方面揭示了旅游网站对旅游人流导引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8.
人地系统演化及人地关系理论进展初探——一个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宝 《人文地理》1999,14(Z1):68-71
文章通过对人地关系系统演化进行分析,总结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是目前人地关系系统的核心内容,并得出可持续发展论是到目前为止人地关系论发展的最高形式的结论。最后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对呼和浩特市人口与经济系统的持续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9.
文化传播的空间基础及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窦文章 《人文地理》1996,11(4):60-63
本文从广义的文化背景出发,探讨了文化传播(扩散)的物质基础-信息-语言文化系统,以及文化传播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文化传播的空间模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0.
体育服务设施的空间组织优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至美 《人文地理》1995,10(2):67-72
本文运用中心地方理论,讨论了体育产业化、职业化和体育市场充分发育的背景下,体育服务设施的空间组织的理论化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