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27篇 |
免费 | 38篇 |
专业分类
11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50篇 |
2019年 | 45篇 |
2018年 | 59篇 |
2017年 | 60篇 |
2016年 | 63篇 |
2015年 | 35篇 |
2014年 | 43篇 |
2013年 | 148篇 |
2012年 | 48篇 |
2011年 | 58篇 |
2010年 | 44篇 |
2009年 | 59篇 |
2008年 | 50篇 |
2007年 | 67篇 |
2006年 | 42篇 |
2005年 | 45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36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中心城市之间的互动,可以有力促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符合城市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潮流,同时也符合中心城市与区域合作的发展历程。泛珠三角中心城市互动的重要动力是政府推动、市场机制、资源共享以及区域发展的差异性、互补性。有效的互动模式包括政府和企业双主体互动、产业对接、城市圈互动、友城战略等。泛珠三角中心城市互动可以在规划、加工制造业的分工与合作、口岸合作和大通关平台建设、社会资源等重点领域展开。 相似文献
112.
113.
黑龙江省东部城市密集区城市流强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在对现有城市流理论进行疏理的基础上提出强化城市流模型,依据城市流强度值的计算,将黑龙江省东部城市密集区的城市分为三级:城市流强度值较高的佳木斯,是该区域的集聚辐射中心,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市流强度值中等的牡丹江,是区域次级集聚辐射中心,为次级区域性中心城市;鹤岗、双鸭山、鸡西、伊春、七台河等市有较低的城市流强度值,城市的集聚与辐射功能微弱,初步形成地方集聚辐射中心,仅为行政区中心。通过各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分析,指出黑龙江省东部城市密集区目前存在城市流强度低、城市流强度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并运用本文提出的强化城市流模型给出区域强化城市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4.
115.
116.
117.
118.
人地系统演化及人地关系理论进展初探——一个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人地关系系统演化进行分析,总结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是目前人地关系系统的核心内容,并得出可持续发展论是到目前为止人地关系论发展的最高形式的结论。最后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对呼和浩特市人口与经济系统的持续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9.
文化传播的空间基础及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从广义的文化背景出发,探讨了文化传播(扩散)的物质基础-信息-语言文化系统,以及文化传播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文化传播的空间模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0.
体育服务设施的空间组织优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中心地方理论,讨论了体育产业化、职业化和体育市场充分发育的背景下,体育服务设施的空间组织的理论化模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