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本文主要依据20世纪90年代国家组织的全国文物鉴定系统工程中, 所见青铜伪器、伪铭的典型资料,进行较全面的研究,依其伪作内涵,对器体、装饰、铭文等伪作的种种表现,以及伪作中相互交叉的各种情况,尤其是对伪作铭文的多种方法和内容的复杂性给予了较为详尽的叙述。对伪作铜镜特点,也进行了阐述。文章还从理论上论述了有关青铜器与金文辨伪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其中如伪作溯源和历代伪作主要特点,辨伪的理念与方法等,均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
明清铜镜在继承宋金民间铸镜传统的同时,其纹饰及铭文更多地反映了当时普通人士的心态,融入了市井文化内容,形成独特的时代风格。乾隆时期,清宫内府铸制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宫廷用铜镜,其工艺精湛,纹饰别具一格,是铜镜艺术的一枝奇葩。本文通过对明清铜镜造型、纹饰、款识与铭文、特殊工艺镜、仿古镜以及清宫内府造镜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勾划出其时代特征,并对形成这一特征的社会根源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3.
The provenance of the highly radiogenic lead (HRL) contained in Chinese Shang bronzes has attracted great scholarly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A new study of the Hanzhong Shang bronzes has put forward a hypothesis that the HRL metal may come from the adjacent Qinling Mountains. This article reanalyses the lead isotope ratios and alloy compositions of the Hanzhong bronzes. Combining the analytical results, the modern ore data and the slags from Guanzhong area, we propose that there is no direct evidence to identify Qinling as the provenance of HRL metal (especially lead). Whilst over 80% of the Hanzhong bronzes contain HRL, the indigenous artefacts containing both HRL and special alloying elements (As, Sb, Ni) account only for minor portions. This fact cannot verify that HRL originates from Qinling, and even makes it difficult to prove that most of the Hanzhong bronzes use local metal resources. An alternative argument might be that the HRL used in Hanzhong derived from the Shang dynasty. The use of HRL reflects a unified system for allocating metal resources centred on the Shang kingdom, which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source circulation patterns among different bronze cultures and locations during the Shang period.  相似文献   
54.
范淑英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1,(3):30-44,108,109
自1945年梅原末治《唐镜大观》著录两面"永徽元年"铜镜以来,考古出土和文物征集发现多件带有"贞观元年""贞观十六年""永徽元年""上元二年""大和元年"等唐代年号的铜镜。这些铜镜因有明确的纪年,在唐代铜镜艺术研究中曾被作为标准器对待。但这些铜镜在造型、铭文书体、纹饰等方面,皆与唐代铜镜有异,而与宋代铜镜相合。本文对5种8件带有唐代年号的铜镜予以重新考察,认为它们与一般宋代的仿唐镜不同,一是没有铸镜作坊铭或是姓氏铭;二是铜质精良;三是花纹清晰。因此,这8件器物应为宋代铸造的仿唐镜。  相似文献   
55.
新著录[女受]鼎属于西周早中期之际器物。铭文中不仅首见"退事"、"内宫"等用辞,且内容亦为首例女性册命任职记录。铭文内容所涉及的西周贵族家族家内制度、女性受赏任职、性别地位意识等问题,皆引起我们对西周历史认知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56.
元初以杭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是当时遗民与文人聚集之地,同时也是当时一大书画中心,鲜于枢置身其中,在增益自己收藏的同时,也饱览了当时大藏家周密、王芝、乔篑成、郭天锡、赵孟頫等人的收藏。作者通过梳理、罗列鲜于枢过目书画及所用印鉴,尝试考察其鉴藏趣味及书学思想,并对相关问题加以考辨。  相似文献   
57.
王宏 《四川文物》2021,(2):74-81
瓶是常见于先秦至汉代文献中的一种器物,出土青铜器中也有若干自名或者被学者定名为"瓶"的文物,但是这些器物要么名不符实,要么形制特殊,并未呈现出有规律的形制特征。1986年湖北荆门包山2号楚墓出土的青铜直颈平肩器,为解决"瓶"的定名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从器物的形态、功用以及在墓葬中的组合等方面综合分析,可以证明该类器物应该就是文献中所说的"瓶"。这种青铜瓶目前所见有16件左右,主要流行于战国时期。西汉早期以后,青铜质地的瓶走向了消亡,汉代的瓶多以陶质为主,为生活实用器,往往与井、灶等配套出土。另外青铜瓶在青铜礼器中的地位很高,其在形制上与战国秦汉时期流行的蒜头壶、青铜锺、投壶、等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58.
本文对商代青铜面具的起源、文化内涵、传播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青铜面具起源于石器时代,青铜面具的源地在北方,青铜面具的使用与巫术有关,墓葬中的青铜面具反映了死者的身份等级。  相似文献   
59.
作者通过X光照相无损检测分析方法,搞清了西周癧父的现状;以及器物与体连接部位和盖内部的结构形貌,并主要介绍了该器物的铸造技术特征和保护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0.
陈双新 《华夏考古》2001,(3):96-104
青铜器的自名前常有或长或短的修饰语,如“牛鼎”(■鼎)、“ 鼎”(楚王■肯鼎)、“媵盘”(白百父作盂姬盘)、“宝尊壶”(如矩■作仲姜壶)等等,它们或说明器物的用途,或指明器物的特征,或概述器物的价值,对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青铜器的有关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张亚初先生曾对殷周青铜器中出现最多的鼎的自名作了详细统计,分为16类132种,并依此对其用途作了全面的研究①,其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都令人首肯。青铜乐器的自名情况同样可以作这种研究。 我们把目前所见的青铜乐器自名及其修饰语作了全面地调查统计。(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