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篇
  1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刘丽丽  徐蕊 《人文地理》2010,25(4):77-81
自1978年始,为了发挥中心城市带动周围农村的作用,国家行政体制作出了重要改革,实行市领导县体制。随之各级行政区的数量、名称和范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以1978-2007年国家民政部统计数字为准,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名称的变更进行了统计分析与研究,揭示了政区通名和专名的变更特点及影响因素,指出更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名称的变更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2.
本文从人的空间行为入手,分析了人的行为特征与空间的对应关系,探讨了针对人的空间行为进行公共秩序管理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73.
考古出土的秦始皇兵俑是秦朝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重大的历史、科学和艺术研究价值,其“千人千面”的特点更是备受关注,被认为是秦人的真实写照。现代人体测量中,头面部特征因其多受遗传因素作用,少受环境因素影响,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各民族之间的亲缘关系。通过采集50个样本的兵俑头部高精度三维点云数据并提取了头面部特征,运用样本相关性分析和数据大小排序的统计分析方法,与现代29个群体或地区头面部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秦始皇兵俑样本的头面部特征完全各异且高度相关,同时与现代群体或地区的头面部特征差异性较小,定量化地明确了秦始皇兵俑的相关特点。  相似文献   
74.
秦始皇帝陵兵马俑自发现以来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许多专家都做过秦俑面部特征的定性研究,但缺少定量论据。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对秦俑面部特征做定量分析,分析过程包括图像预处理、面部检测筛选、面部特征提取、面部特征向量表示、面部特征向量相似度计算、面部特征向量相似度分析等。通过单个秦俑面部相似度Top-N直观分析秦俑面部特征;通过热力图分析多个秦俑面部相似度,发现10个“特征鲜明”的秦俑及10个“大众脸”的秦俑;用直方图可视化秦俑面部相似度分布,揭示了秦俑面部相似度符合正态分布的规律。人脸识别技术为秦俑研究提供了一种定量分析思路,相关思路可以用于秦俑五官单特征、服饰纹理等分析,也为更大规模秦俑面部特征定量分析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5.
薛贞芳  鲁燕 《安徽史学》2005,(5):99-103
本文在检索唐代以来徽州地区所有人物年谱的基础上,就其谱主、编者、体例、分类、版本及流布等情况,进行了文献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梳理徽州学术史脉络的直接作用,对研究91位谱主所提供的全面系统的资料和资料线索以及在研究各时期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诸方面的资料补充作用等,进行了价值分析.最后简要介绍了<清代徽人年谱合刊>的编写、内容和特色.  相似文献   
76.
古代小说中具有大量关于棋戏的描写,其不仅具备娱乐的实用价值,而且被赋予独到的文学艺术功能,成为小说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概而言之,不仅能够借以展开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发展,并能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还能展现社会风尚,创造典型环境,更能体现出作者的批判意识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7.
78.
论文以调查和访谈资料为依据,阐述了印尼棉兰华人社会发展与历史变迁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棉兰华人因受周边华人社会影响,兼及殖民种植经济传统与移居型城市特点而形成的独有社会特征:政治参与具有华人社会传统特性;坚守中华传统文化并吸收了西方文化、土著文化;闽南语或普通话日常使用较普遍;经济上居于印尼社会和华人群体的边缘,实力有限;与其他族群相处较为融洽;以横向分化为主的华人社会,各群体间互动频繁,边界较为模糊。  相似文献   
79.
文章认为 ,模仿是艺术发展的途径之一。以绘画为例 ,其艺术实践的过程 ,总是先有模仿 ,再有创造 ,如此反复 ,从而形成更胜人一筹的创造。需要指出的是 ,这里所谓的模仿 ,并非是一种机械的被动的接受方式 ,而是主体在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作出取舍 ,包含了亲身实践的体悟  相似文献   
80.
    
Recent thinking within arts philosophy has moved further and further away from the concept of autonomous art. Nowadays art is mostly seen as an intrinsic part of everyday human life. Artistic value is conceived of more and more as something that depends largely upon experiencing the works as they are encountered within general culture. This relational perspective on art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arts marketing as a discipline.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arts marketing should primarily aim to support and reinforce the artistic functioning of artworks. It proposes that art consumers should be seen as co‐producers in the total art process and advocates that arts marketing should focus on the artistic experience as the core customer val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