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543篇 |
免费 | 109篇 |
专业分类
865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5篇 |
2024年 | 61篇 |
2023年 | 69篇 |
2022年 | 132篇 |
2021年 | 124篇 |
2020年 | 353篇 |
2019年 | 271篇 |
2018年 | 325篇 |
2017年 | 287篇 |
2016年 | 311篇 |
2015年 | 211篇 |
2014年 | 227篇 |
2013年 | 945篇 |
2012年 | 568篇 |
2011年 | 465篇 |
2010年 | 362篇 |
2009年 | 426篇 |
2008年 | 433篇 |
2007年 | 479篇 |
2006年 | 497篇 |
2005年 | 457篇 |
2004年 | 365篇 |
2003年 | 368篇 |
2002年 | 272篇 |
2001年 | 190篇 |
2000年 | 213篇 |
1999年 | 70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Rachael Rosner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the neurosciences》2013,22(3):264-268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nd critiques the historiographical tradition of the history of the neurosciences as it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the Neurosciences (ISHN). The founding members of the ISHN were practitioner-historians, practitioners of the neurosciences with an interest in the great moments, ideas and controversies in the history of their field. The historiographical precedent set by these clinician-historians emphasized those aspects of history most interesting to them. Academic historians bring a different approach to the history of the neurosciences, particularly an interest in studying the intellectual and cultural contexts of both the inherited and the forgotten ideas about the nervous system. Their approach to history has not been well represented in the ISHN, in part because the current historiographical tradition does not address their interests.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the methodological and epistemolog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academic and practitioner-historians and discusses the difficulties that other historical societies have faced in trying to bring them together. The article then suggests ideas for symposia that might facilitate an interdisciplinary dialogue and a revised historiographical tradition that speaks to the needs of both academic historians and practitioner historians. 相似文献
43.
博物馆策展人的素质与能力是博物馆陈列展览特别是专题展览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任、国际著名博物馆策展人屈志仁先生以"忽必烈的时代"展为例指出:博物馆策展人应同时具备学者、艺术鉴赏家与展览组织者的素质与能力,通晓与展览有关的历史学、艺术史、文化史及文物与博物馆学等学科知识,组织、协调从研究策划... 相似文献
44.
明代驸马赵辉墓志铭的发现对于研究赵辉的生平事迹以及明代的驸马都尉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墓志铭文不仅提供了赵辉的卒年、当选驸马的过程以及任职期间的公务等信息,也包含了史书阙如的记载,可修正史书中有关赵辉的讹误,同时,对研究明代驸马的择选标准、职掌以及子孙恩荫特权等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5.
46.
19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横空出世,英国社会中工业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这一社会状况真实而深刻的反映在众多当时的小说中,盖斯凯特夫人的小说《玛丽·巴顿》就是其中代表,本文通过分析小说情节安排,人物塑造,矛盾冲突等,发现作者内心复杂的矛盾与冲突:即对工人阶级悲惨遭遇的同情与对以激烈的手段变革社会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动荡的恐惧。本文以雷蒙威廉姆斯的情感结构为理论框架,对《玛丽·巴顿》进行分析,力图揭示出19世纪工业社会的普遍状况与时人的普遍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47.
河南汉画像石题材丰富、分类众多,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神内涵,而且具有重要的思想、历史、艺术和考古价值.就其艺术精神来说,它具有豪放乐观、灵动飞扬、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宏阔雄浑、豁达博大的开放精神以及气势恢弘、威猛昂扬的尚武精神. 相似文献
48.
音乐是汉代文化的重要构成,汉代经学与文学对此均有讨论与表现,二者传递的审美理想并不相同。经学视阈下的音乐之美:以德为本质与归趋;表达欢乐平和之情。汉代文学中的音乐之关,表现为:重视娱耳目乐心意之用;情感悲凄,曲调婉转、急促;乐器以丝竹类为主。 相似文献
4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推进和采取有效的大众化策略密切相关,即要使马克思主义能够为人民大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以及围绕着这"三听"所制定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50.
张一力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0,(3):13-21
本研究在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从创业学的角度,利用改进的威克姆和克里斯蒂安创业模型,对32个海外温商创业样本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海外温商创业一般过程的四阶段模型,按创业动机、创业经历、创业资源与温州相关程度、创业组织形式和创业过程等标准,分为十种创业模式。海外温商创业模式的形成机制是比较复杂的,除了温商自身因素之外,还需要考虑国际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以及所在国经济发展水平等。从海外温商创业模式看,温州人的成功在于创业者与创业要素的互动,"温州模式"实际上更可以称为"温州人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