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3篇
  免费   4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Historians’ interest in the history of human migrations is not limited to recent years. Migrations had already figured as explanatory factors in connection with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change in the work of classical and ancient studies scholars of the late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ries. In the writings of these scholars, migrations acted as historical landmarks or epochal thresholds and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geo-historical areas. This model has been called “migrationism” and cannot be explained simply on the basis of the history of individual disciplines, but must be seen in its complex interaction with scientific and historical contexts. However, “migrationism” does not relate to fixed political and scientific positions or movements. For this reason, it cannot be explained adequately by using a historically or ideologically based approach. Relying on narratological approaches, this article examines migration narratives that historians of this period used to explain the rise and fal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Referring to contemporary historiographic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 ancient Near East, it distinguishes three main narratives that are still common today: narratives of foundation, narratives of destruction, and narratives of mixtures. In this sense, analyzing older migration narratives helps us to sharpen the critical view on the genealogy of our own views on the history—and present—of human migrations.  相似文献   
42.
马明 《江汉考古》2020,(1):55-64
本文通过对《藤花落》报告的层位学、类型学分析,将藤花落城址相关的遗存分为四期,并在此基础上对藤花落城址进行了研究,认为该城址的城墙上和壕沟内的柱洞属于栅栏遗留,栅栏是与城墙、城壕等一体的防御设施;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存属尧王城类型,晚期文化面貌发生改变与王油坊类型龙山文化的东传有关。  相似文献   
43.
2013年7~8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揭西县河婆镇乌岽岭,抢救清理了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虎头埔文化遗址,遗址内遗迹多为灰坑,出土了较多陶器、石器,还有少量炭粒和果核,为研究粤东地区新石器时期的考古学文化提供了一批新材料。  相似文献   
44.
南城孜遗址位于安徽省固镇县湖沟镇马楼自然村南。2014年~2015年,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遗址中清理战国秦汉墓葬七座,年代从战国中期延续到西汉早期。这批墓葬对于探讨皖北地区战国秦汉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变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5.
2012年7月至9月,为探索麦类作物和外来畜养动物的传播途径,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加定镇加塘村的金禅口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揭露齐家文化时期房址5座、灰坑15个、墓葬1座和陶窑2座,出土陶器、石器、骨器、铜器、木器等200多件及大量动、植物遗存。本文对其中的典型遗存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与邻近地区的同类文化遗存进行比照,本遗址出土的齐家文化典型器型与其存在许多相似之处。选取炭化植物种子10个样品,小麦、大麦、粟和黍,经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碳十四实验室进行测年,数据结果的年代范围在2200~1750BC。综合考虑基本上反映了金禅口遗址齐家文化聚落的绝对年代。遗址中出土的众多细石器和大量动物骨骼反映了发达的畜牧业和狩猎经济。而通过对遗址中采集的土样轻浮物进行鉴定,显示碳化农作物种子10163粒,占出土碳化植物种子总数的90.4%,表明采集业是当时经济生活的重要补充,但农业仍是主要的生计方式。由此可见,金禅口遗址所处的自然环境决定了齐家文化时期先民的生业模式复杂多样。  相似文献   
46.
"古蜀文明"即"三星堆文明",形成的时间大致在公元前1600年~前1500年之间。三星堆文明形成时期的代表性文明因素主要有3种:一是以三星堆城址城墙为代表的本土文明因素,二是以具有二里头文化特征的文化遗存为代表的中原文明因素,三是以具有齐家文化特征的文化遗存为代表的甘青地区文明因素。后二者是通过早在公元前3500年前后就已经形成的岷江上游地区的文化通道,由陇西南进入成都平原地区,并促使成都平原本土文化发生巨变,产生了三星堆文明,开始了古蜀文明的历程。三星堆文明的形成过程反映了岷江上游地区在古蜀文明的形成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47.
古砖的烧制温度决定了其物理力学性质。本研究提出基于磁化率来确定古砖烧制温度的方法。通过对古砖重新加温,测量不同温度下古砖的磁化率,得到磁化率差值的平方-温度曲线图。图中第一个较大的偏差对应的横坐标即为古砖的烧制温度。利用上述方法测得实际烧制温度为700℃、800℃和900℃的黏土砖的烧制温度分别为690℃、810℃和870℃。二者误差较小,认为利用该方法确定砖的烧制温度可行。本研究利用该方法确定了平遥古城10块古砖的烧制温度,发现其烧制温度在650~690℃和850~870℃两个区间范围内。据此推测平遥古城古砖是以秸秆和木柴为燃料烧制而成。本研究实验结果可为古建筑修复和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8.
唐开元年间先后在渤海北境、黑水靺鞨地方设置勃利州、黑水军、黑水都督府。从文献与考古材料双重视角入手,可以对与黑水都督府建置有关的勃利州(渤州)、黑水靺鞨道、渤海都督府、安静都督府、黑水靺鞨思慕部等问题进行梳理和考索,又结合渤海与黑水靺鞨军事对抗导致黑水靺鞨自牡丹江中下游不断北移的历史背景,再考黑水都督府的具体地望。研究渤海都督府、安静都督府辖区以及黑水靺鞨思慕部相对位置关系,又考虑其为具有地区战略意义的和扼守渤海上京以北、贯穿南北黑水靺鞨交通孔道的军政重镇,萝北县江岸古城当为唐开元年间设置的黑水都督府治所所在。  相似文献   
49.
Ancient places of performance are often considered for reuse as a means of promoting archaeological sites. Therefore, local authorities and decision makers have a difficult task of balancing th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sites with the carrying capacity. In this paper, the bouleuterion, a ‘rediscovered’ structure, at the Teos archaeological site, in Turkey is evaluated and presented as a preliminary case study with the hopes that these issues will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by the managing body in the creation of a management plan for the site. The evaluation is made by assessing socio-economic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significance, policies guiding changes at the site, a qualitative survey at the site and by defining the structure’s carrying capacity. The site’s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are used to create criteria and make proposals for its reuse.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bouleuterion cannot be reused as a venue in its present condition and makes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use.  相似文献   
50.
祭祀是先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尽管贵族祭祀活动的研究较多,但平民祭祀遗迹却由于发现较少而难以深入分析。广州榄园岭遗址春秋时期墓葬群中发现了越文化中常见的碎物祭祀坑。本研究对若干墓葬和相关祭祀坑中的填土开展了炭屑和植硅体分析。结果表明,先民在祭祀坑中有意燃烧过植物类祭品;用作祭品的植物种类较杂,包含扇型、棒型、方型或刺球型等植硅体。结合其他遗址中出现的类似现象,榄园岭先民的祭祀活动,应是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基础上,吸收了苗蛮文化的因素,同时影响了其他地区。这一发现为探索先秦古人的祭祀行为提供了丰富信息;此外,炭屑和植硅体分析为确定祭祀遗迹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