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探讨中国肖像画在造型技术上从易到难,有一个由侧面到斜侧面最后才到正面的发展过程。在解决正面肖像的描绘难题时,曾经借助过相术,即以汉字造型特点对人物面部形象的归类方法和观察方法,从而促进了肖像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2.
本文对钱币学界有争议的几种东周铸币进行重新探讨后,认为小型耸肩尖足空首布、诸齐刀、铜钱牌与三孔布应分别为战国早期晋国公室、春秋末年齐田氏和战国田齐、战国鄂东南越人及战国末年代王嘉所铸。  相似文献   
53.
古代江南地区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南地区的圩田大致滥觞于三国之际,迅速发展于两宋,全盛于明清,是我国江南人民在长期治田治水实践中创造的农田开发的一种独特形式。文章以大量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全面考察了江南地区圩田开发的历程与特点,研究了江南圩田兴盛的历史因素和自然条件,并简要分析了圩田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具体探讨了圩田开发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认为因过渡围垦破坏了江南地区原有的湖泊河流水文环境,造成“水不得停蓄,旱不得流注”的严重局面,这便给圩田大大增加了防患水灾的压力;历代地方政府在圩田管理方面也是各自为政,各地圩田缺乏相互间的协作,使因破圩而形成的局部水灾年年有之;大量构筑圩田,使湖泊面积大为缩小,影响其调节水量的功能,破坏了本地区的生态条件,致使灾害频频发生。此外,围湖特别是废湖以后,使众多的水生资源也遭到了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54.
彝族拥有悠久的历史与古老的彝文典籍。南北朝时期的彝族学者举奢哲与阿买妮 ,创建了彝族史学理论。在其后的 1 0 0 0多年时间里 ,又有一些彝族史官不断继承与创新 ,使其更加完善。在这个史学理论体系指导下 ,产生了大量彝文历史著述 ,丰富了中国古代史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55.
56.
乾隆初滇省代京铸钱失败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乾隆初年滇省代京铸钱之具体情况的考察,认为滇省代京铸钱是清政府为扭转铸钱严重亏损而采取的一项铸币政策。但滇省代京铸钱较之京局直接鼓铸反而增加了铸钱成本。实行滇省代京铸钱后,清政府铸钱开始盈利,但这并非滇省代京铸钱所致,而是清政府对云南铜矿实行垄断经营、压低铜价,即钱局使用滇铜鼓铸的结果。实际上,在使用滇铜为原料的前提下,京局直接鼓铸较之滇省代京铸钱更能节省成本,这是清政府停止滇省代京铸钱的基本原因。同时也说明清政府于乾隆初年实行滇省代京铸钱存在着决策性失误。  相似文献   
57.
出土楚文献文字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土楚文献非常丰富,是当今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而文字的正确释读是充分利用这些重要材料的前提。本文是对近七十年的出土楚文字研究的综述。  相似文献   
58.
为了科学鉴别同性合葬墓中死者是否血亲、异性合葬墓中死者是否夫妇,日本体质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合作利用牙齿具有较高遗传性、恒齿形态不变、成人和儿童可以直接比较的特点,发明了通过比较死者之间齿冠测量值Q型系数来判断他们是否血亲的方法,这个方法被证明可以有效地判断古人骨是否血亲。列举的实例演示了如何把齿冠测量值与考古背景资料结合起来分析古人骨是否血亲及其关系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59.
The study of ancient DNA (aDNA) using molecular methods is an increasingly valuable tactic in bioarchaeology. While this method must be carefully undertaken to ensure that the molecules detected are representative of the ancient sample and not modern contaminates, there is a danger that a ‘one size fits all’ approach to validation will lead to misinterpretation and/or missed opportunities of valuable findings. When comparing human and pathogen aDNA, there are many shared technical means that can ensure best practice. However, there are a number of assumptions that should not be used for both scenarios. We discuss these aspects in reference to a recent article published by this journal and highlight some of the latest advances in molecular detection of ancient pathogen DNA that can further improve this endeavour.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