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8篇 |
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47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20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81.
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柘皋河流域商周时期遗址野外考察,辅以高分辨率遥感资料等对流域内遗迹形态要素、平面特征、微地貌形态等分析,经钻孔获取遗迹点垂直剖面资料分析,采集相关含碳土样进行测年分析,从形状、位置、面积、微地貌、内部结构特征、土质特征、与古水系关系等指标来分析柘皋河流域商周晚期遗址点形态特征,探究遗址点形态特征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382.
莫立民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3):29-31
自明代嘉靖朝中后期,明人编辑汇刻女子诗歌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不惟数量不菲,抑亦质量上乘,形成明前文学史上罕见的编纂女子诗歌的热潮,中国古代女性诗歌长期以来受冷落、处边缘化的状况得到消解与改观。明人所纂女子诗集在中国传统文献学与文艺学上具有多方面的创辟,具有自己个性鲜明的特质,它们有着特殊的价值。 相似文献
383.
《行都司所属五路总图》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数种彩绘本边防图之一,全图设色鲜艳、浓笔重彩,具有典型明代官绘本舆图特征,文物收藏价值很高。本文结合图绘内容与文献记载,考订其成图年代当在明清鼎革的17世纪中叶。由于原藏于清内阁大库,再加上鲜明之官绘风格,推估此图极可能是边官按例绘送兵部的,功能在说明边墙之内外防御体系、城堡分布、驿路主干线与支线,以及附载的职官记述皆可能成为第一手资料,对于厘清现存明、清典籍边防的相关记载颇有助益。 相似文献
384.
385.
为做好太仓万丰村半泾河古船的脱盐保护工作,本研究检测了半泾河古船的第6、7隔舱板和第8隔舱龙骨及船板下淤泥样品中主要元素和离子的含量,并用电导率仪测量样品在脱盐过程中电导率的变化情况。检测结果表明,木材和淤泥中的主要元素含量高于对照样品,且主要以可溶性盐的状态存在;木材腐蚀程度也与其离子含量有关,腐蚀程度愈严重,样品的离子含量也愈大;经过脱盐处理后,脱盐溶液的电导率值降低至较低水平。测试数据将对今后古船脱盐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86.
中国古代朱砂的应用之调查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朱砂,化学成分为天然硫化汞(HgS)。古代有丹砂等多种名称,它是我国古代各族人民最喜爱 的红色颜料和涂料,距今6000多年,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中就有外涂朱砂的漆碗,此后,在江浙 一带的良渚文化、西北马家窑文化、四川广汉三星堆、河南殷虚等遗址都曾发现用朱砂涂染的装饰 品和尸骨。西周以来用途较广,秦汉时不仅大量用作颜料还用来炼制水银,北朝至清代全国各地的 壁画及其它彩绘艺术中都用朱砂做颜料。历代对朱砂做颜料的选择、加工制作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相似文献
387.
古民居保护与旅游利用模式研究——以黄山市徽州古民居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古民居的保护为目的,以黄山市古民居保护和旅游利用的旅游业态新模式为关注点,利用实证分析方法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基于保护和利用两种不同的维度,构建了徽州古民居保护和旅游利用的象限模型,提出了原址保护观光利用、原址保护功能转换利用、异地搬迁观光利用、异地搬迁整合利用等四种模式,并对其基本内涵分别进行了阐释。在此基础上,从原址利用、扩大利用、转换利用、主题利用四个方面,对未来徽州古民居保护和旅游利用的方向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并希冀对其他类型古民居的保护和旅游利用有着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88.
腐蚀青铜器中纯铜晶粒形成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吴国青铜兵器的金相检测为基础,利用电子显微镜对样品中出现的纯铜晶粒进行检 测分析,从矿物转化及自然铜形成机理解释了纯铜晶粒的形成,讨论了可能形成纯铜晶粒的条件。 结果认为纯铜晶粒的析出并非是筒单的电解分解与电解析出,这个过程涉及到合金的矿化产生不 稳定的中间腐蚀产物向析出自然铜的稳定态转变,这种转化由原子在矿物质中的反应扩散完成。这 个过程相当漫长,非实验室条件所能摸拟。从矿物转化析出机理考虑,纯铜晶粒中的“李晶”结构可 解释为自然铜的双晶形态,与合金本身,加工工艺以及腐蚀产生的微小体积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389.
从夏朝建立到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近四千年之久中国古代社会,休闲受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科技水平、文化宗教等影响下,休闲活动在不断发生变化。本文从休闲社会阶层、休闲内容、休闲空间等方面分析中国古代休闲活动发展演变,总结了其演变规律及其原因。最后从休闲阶层、休闲内容和休闲空间三方面总结了中国古代休闲特点。 相似文献
390.
D.T. Potts 《Arabian Archaeology and Epigraphy》2007,18(1):55-74
The well-known snake burials from the Late Dilmun building complex at Qalat al-Bahrain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pre-Islamic Arabian, Mesopotamian, Elamite, Avestan, and Vedic Indian evidence. Ancient attitudes towards snakes are reviewed with the aim of confirming or eliminating one or more of these traditions as the likeliest cultural context for the snake sacrifices of Bahrai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