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篇
  免费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赖建波  潘竟虎 《人文地理》2019,34(3):108-117
“腾讯迁徙”大数据基于位置服务,实时、动态、完整、系统地描述了用户日常出行活动的轨迹。通过采集“腾讯迁徙”数据平台中2018年春运期间中国34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之间的逐日人口流动数据,分“节前、节中、节后”3个时间段,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从人口流动的集散层级、集散体系分层集聚特征、人口流动空间格局、网络空间特征等角度分析各时间段城市间的人口流动特征与空间格局。结果表明,腾讯迁徙大数据直观地揭示了春运期间中国城市间人口流动空间格局,3个时段人口的净流入均呈现十字形骨架支撑的菱形分布,人流集散中心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4大城市群,与城市等级有较强的一致性。人口流动集散体系呈明显的分层集聚,城市行政级别的高低与人口流动影响力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大部分城市人口流动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人口流动网络呈现东密西疏的分布特征和东部并联、西部串联的网络关联特征。人口流动网络局部具有较明显的“社区”结构特征,聚为3个大区级、5个跨区域级和1个地区级社区。  相似文献   
52.
基于面板数据,从综合系统-子系统-要素等三方面定量测度省域人口、土地与产业城镇化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影响程度,深入剖析城镇化不同要素对农业与农村系统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对农业农村的影响更加明显,对农村生活系统影响的弹性系数大于1的地区比重分别为58.06%和64.52%;土地与产业城镇化对农业生产系统产生负向影响较为明显,弹性系数小于0的地区比重分别为29.03%和38.71%;②城镇化率、产业结构和建成区比重对人均耕地面积、乡村劳动力比重和人均粮食产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农业产值和单位面积机械动力呈显著正相关;③通过深入分析近30年省域城镇化对各地区农业农村发展的作用机理,对于新时期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转型发展等战略的贯彻落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3.
中国古墨与现代墨元素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中国古墨(汉墨、明墨与清墨)与不同产地的现代墨元素成分作了对比分析。用离子背散射测定墨中常量元素C、N、O的含量,用质子激发X荧光法测定微量元素K、Ca、Ti、Cu、Fe等10种元素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古墨中微量元素K、Ca的含量比现代徽墨、沪墨高10倍以上,而现代徽墨与沪墨中元素N和An的含量也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54.
South Korea experienced below replacement fertility for the first time in 1983, which also marked the point from which fertility rates continued to decline over the next 20 years to reach a low of 1.2 in 2003. In spite of recent pronatalist policies, the fertility rate has remained near this level and has not increased appreciably. The reasons for sustained low fertility in South Korea are complex and solutions remain elusive. One option that has been suggested is reunification with North Korea, which could address the eventual decline in the population and mitigate the increasing proportion of the elderly. Although the conditions surrounding the German reunification experience were vastly different than what Korea will likely undergo, it is informative to look at Germany as a guide to the demographic parameters of reunification. Three projection models for 2015–2050 are presented; even the highest fertility models show that reunification will not be the answer to population restructuring already underway in South Korea as a result of sustained low fertility.  相似文献   
55.
吴玉林  林斐 《人文地理》1991,6(3):15-20
本文从应用研究角度对人口地理学发展作一次理论和实践上的分析探讨。通过对人口地理学应用研究发展历程的回顾,对比中西方在发展上的差异,指出我国人口地理学是从实践应用开始走入发展的轨道,但同西方人口地理学相比,表现出应用研究方面的相对不足,而在由八十年代进入九十年代之际,应用研究作为当今学科发展的动力,促进人口地理学应用研究的发展出现定量化、社会化、中微观化的趋向,进一步显示学科的理论应用价值。意在加强我国人口地理学的发展,注重以应用为目的,密切结合当前生产实际问题的研究,扩展应用研究的范围、深化应用层次,不断改进应用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56.
高岩 《人文地理》1996,11(Z2):5-7
通过分析山东省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利用结构的潜力和预测山东省的人口,进行土地生产潜力与环境人口容量研究,为充分发挥土地潜力提高山东省土地环境的人口容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7.
动物标本的有害物主要产生于标本制作过程、保养方式和所处环境。为了解有害物残留情况,对广东省博物馆的动物标本抽样进行了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ED-XRF)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实验分析。研究发现,馆藏动物标本羽毛和毛均有不同含量的硫(S)、钙(Ca)、砷(As)、氯(Cl)、钾(K)、铝(Al)、铁(Fe)、硅(Si)、锌(Zn)等元素;哺乳动物和大型猛禽标本的铁、锌等微量元素质量比高于其他实验物种;自然状态下,砷元素长期附着标本的表面和内部,毒性可影响接触者,不利于环保。建议剥制动物标本过程中避免使用砷化物。  相似文献   
58.
朱寰 《史学集刊》2005,1(3):97-100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经历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大时代。期间贯穿了三次社会变革:第一次社会变革是在公元前4000年代末,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的进步,最终导致原始公社制的解体和奴隶制国家的建立。随之而来的是贯穿整个文明时代始终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农民和手工业劳动者的对立、城市与乡村的对立。第二次社会变革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马克思认为这两个社会阶段都是以人身依附关系为特征的。前者是完全处于人身依附状态,后者是部分处于人身依附状态,两者的差别不大。第三次社会变革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这是一次规模最大的经济和社会大转变,概括地说,就是要实现市场化、工业化和民主化,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中国的现代化只能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5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的变迁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清 《攀登》2005,24(6):139-143
改革开放给中国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家庭从其结构、规模等各个方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迁。正确看待家庭在整个社会变迁中的发展,不但有利于国家的安定、枉会的进步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家庭沿着富裕、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0.
迁村并点理论与实践初探--以长安子午镇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迁村并点是解决三农问题、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消除城乡差别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区域空间整合的有效途径。本文对国内的迁村并点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以长安子午镇为例,通过对地域整体环境的把握,分析地域居民点之间的时空关系,提出区域整合的基本思路并对产业发展方向做了进一步的规划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