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3篇 |
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289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39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6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Geo. G. Chisholm 《Scottish Geographical Journal》2013,129(2):104-106
Changes in Scottish planning since the 1960s are discussed, especially the greater involvement of central government and increased consultation with the public. Steady pressure from the economic crisis and from technological change has limited the scope of the regions in planning though they retain a strategic role. 相似文献
102.
18世纪中叶以降 ,中国货币制度的近代化渐次展开。新的货币单位———“元、角、分”体系随之出现 ,在与传统货币单位的竞争中不断发展 ,1910年成为法定货币单位。通过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的努力 ,“元、角、分”体系的地位最终得以确立 ,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03.
关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的乡村建设运动是一场社会改良运动,即在维护现存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前提下,采用和平的方法,通过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等措施,以复兴日趋衰落的农村经济,实现所谓“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这种改良性质并不意味着乡村建设运动就无意义可言,首先,乡村建设运动的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等内容,对于解决农民尤其是自耕农的生产生活困难、推动社会进步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其次,一些实验区在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的过程中所创造出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对于今天相关的农村工作有其借鉴的意义;第三、当时有成百上千的知识分子抛弃城市的优厚待遇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深入民间”,把他们所学到的知识文化和科学技术传授给农民,帮助他们扫除文盲和脱贫致富。对此,应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04.
运用耦合指数和ESDA方法,从时空维度动态分析2002-2013年南京农事节庆活动与旅游业发展的耦合状况,得到以下结论:①在年际尺度上两者存在明显正向相关关系,农事节庆活动呈现\"协调发展、效益提升、快速发展、优化调整\"阶段性波动特征;在季节变化上则呈现整体相似特征,3-4月和9-11月出现较明显的峰值期,但农事节庆活动表现出更强的季节性。②2002-2013年农事节庆活动空间耦合差异较明显,耦合指数稳定变化的有主城区、高淳区和六合区,偏离1的有江宁区,波动变化的有溧水区和浦口区;农事节庆活动空间耦合整体存在南北方向上以主城区为中心自北向南,东西方向上由偏西部向偏东部演化的特征。最后,提出南京今后农事节庆活动与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5.
选择性环境、能力与农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演化——以宝丰县赵庄乡魔术产业集群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二手资料和半结构式访谈法,以赵庄魔术产业集群为例,研究了我国农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演化。发现该集群演化是行动者能力与选择性环境互动的结果。当地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与市场、制度和空间结构等地方环境相结合,催生了大量魔术表演团体的地理集中。农村经济体制变迁提供了文化产业化的市场推力和拉力,增强了集群竞争力。而基于血缘、亲缘、地缘、业缘等,由不同行动者互动所建构的子承父业、师徒制、以团代培和行话制,形塑了知识溢出与集体学习的地方化网络。这两方面有别于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成因。依靠声望、信任等农区社会资本迅速组团,并以较高的弹性应对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106.
通常的现代化命题对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定位是外生现代化类型,因此外来模式和制度的引进、外部资金和技术的输入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后乐村的经济发展实践却展示了另外一种图景:后乐村的经济现代化是在流动交易的不断转换中实现的,流动的交易方式与后乐村的经济现代化之间存在紧密的逻辑关系。这种关系表明,流动的交易方式是一种现代化的内生因素,后乐村的经济发展是流动的交易方式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本进行双重再生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7.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涵与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形式。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尤其是城市化快速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文章在对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阐述评析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资料,分析了西安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特点,进而遵循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与产业经济理论,从发挥资源、区位、交通、市场、科技、组织方式等优势因素出发,构建出符合该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公司)+农户\"、\"农户+主导产业\"、\"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农业协会)+超市\"三种类型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并探讨了其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108.
通过解构农用地多功能性与乡村旅游辩证关系,设计了\"农用地多功能性-村域乡村旅运营模式\"联动引导决策体系,并对重庆市九龙坡区25个行政村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农户自助式微型运营模式\"的区域乡镇企业和产业集聚程度较高;采用\"集体经济自营型运营模式\"的区域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农地多功能性明显;采用\"承包经营流转型运营模式\"的区域农业产业化进程滞后;采用\"多元股份合营型运营模式\"的区域集体经济发达、农地多功能性显著。研究显示,通过农用地多功能性与主导功能评价对乡村旅运营模式引导决策,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研究中决策过程缺乏定量数据支撑和量化方法画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9.
对中国社会改革开放重要意义的认识应置于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统一的视野中。无论是对改革开放历程的总结,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都必须基于中国社会现代化道路的曲折探索过程。唯有从这三个方面且将三者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全面认识,方可实现对改革开放历史作用的深刻判断。 相似文献
110.
河西在汉代以前的文明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首先从地理的角度论证了河西的农业形式的文明只能从乌鞘岭东边传播过去。在这基础上,结合乌鞘岭东边农业形式的文明的发展历史,从新石器时期遗址分布的地理位置、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地理环境对文化传播的影响等角度分析了河西新石器时期文化的可能性质,认为虽然有挟有那样生产技能的文化曾经传播到河西,但由于游牧社会生产方式的排斥影响,农业并没有得到发展,更没有进入农业社会。整个河西在汉代以前一直处于游牧社会,并发展着游牧文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