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王磊  高倩 《人文地理》2018,33(6):96-102
近年来,城市群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空间主体,研究城市群空间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文献大多从人口维度对城市群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缺乏多维视角,其结论的参考价值有限。本文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运用2006-20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内部三大城市群的面板数据,通过位序规模法则以及空间基尼系数,从人口与产业两方面对城市群空间结构进行测度,并进一步研究了城市群空间结构对其经济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之后,人口呈多中心分布,产业呈单中心分布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经济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资本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干预、产业结构和人口规模均是影响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绩效的关键因素。未来长江中游城市群可运用人口引导产业流动,以推进多中心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42.
四川盆地城市群主要城市通达性及空间联系强度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根据最短时间距离模型和综合通达性模型计算了四川盆地城市群内18个城市的交通通达性,并建立最短时间距离矩阵表征各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强度。研究表明:用最短时间距离计算的成都通达性最优,而重庆通达性居于第13位;综合通达性模型表明重庆通达性最好,成都居第2位,川东北城市也居于前列。研究还表明在四川盆地城市群内形成了以成都为中心的紧密联系的空间一体化。但是,四川省各城市与重庆的空间联系紧密程度却很低,形成了明显的"空间背离"。未来几年内重庆将成为四川盆地城市群内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相似文献   
43.
沈抚同城化的生成机制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一些产业关联、人文历史相似的相邻城市合作的程度大大提高,呈现出"同城化"的趋势,促进了区域一体化和城市与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对于"同城化"这种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新现象,初步阐释了同城化的基本内涵,并以沈抚同城化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同城化是区位邻近、人文历史相似、产业结构互补的城市在社会经济联系达到一定程度后而呈现的空间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和制度一体化现象;沈抚同城化的生成源于两市间日益紧密的经济社会空间联系、政府企业化与城市间合作型管治方式;同城化的主要对策包括发展战略协调、行政壁垒消除和协调组织独立化等。  相似文献   
44.
本文以珠江三洲为研究区域,以顺德市北窑镇为实例,就乡镇工业发展对一个镇域地方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在一些乡镇工业部门的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一个"增长极",通过前后项生产联系有效地带动地方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从而形成地方的多种经济活动空间集聚体。因此,地方政府在选择其经济增长极时需对其与其它经济部门的前后项生产联系作周密的考察。  相似文献   
45.
刘荣增  穆岚 《人文地理》2008,23(3):28-34
本文拟运用MWVD(Multiplicatively Weighted Voronoi Diagram)方法,从中心城市郑州影响区范围的历史扩展演化入手,以河南周边省会城市的发展竞争为背景,探讨中原城市群整合的方案和思路。通过定量计算与空间可视化模拟显示,得出结论:对于河南而言,仅实现郑汴一体化对于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影响力还是不够的,必须尽早实现郑汴洛一体化,甚至中原城市群一体化,才有利于凸显组合型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46.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增林  许旭 《人文地理》2008,23(2):106-112
90年代后期,中国海洋经济增长迅速,但区域差异呈现增大的趋势。文章分别从海洋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发展速度、产业结构变化方面入手研究不同尺度的中国海洋经济空间差异。在研究中利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以及塞尔指数等指标分析中国海洋经济的省际差异以及北、中、南三大地带内及地带间差异的演变趋势。绘制罗仑兹曲线来反映海洋产业的空间集聚扩散情况。并指出出现区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资源禀赋、产业空间集聚、国家政策和外商投资倾斜以及历史基础等方面,最后提出缩小海洋经济区域差异的建议。  相似文献   
47.
张军民  荣城 《人文地理》2022,37(5):114-120+170
空间结构是优化城镇群地域功能的基础。根据新型城镇化和空间结构理论,用地统计、反距离权重等空间分析方法,研究广西北部湾城镇群空间结构分异规律得出:(1)北部湾城镇群以南宁市为中心向周边呈“核心—边缘”分异格局,时空集聚性和差异性渐趋扩大。(2)大城市空间聚集和结构分异不断增大,社会、经济要素空间扩张显著快于人口、土地要素,对外贸易和吸引投资是空间扩张的核心动力,非农化增长也是重要驱动。(3)城区面积与空间结构关系最密切,但投资、贸易、GDP、非农化扩张较快,人口、土地要素空间扩张显著滞后,各要素向大城市集聚的趋势显著,结构分异趋向扩大;绝大部分属于外贸、投资扩张型城镇。应强化南宁市集聚规模,提升工业化水平,扩大区内外合作,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和大湾区新格局。  相似文献   
48.
本文首先梳理不同种类的企业联系及其在构建城市网络中的优缺点,然后基于2013-2018年上市公司的大宗交易数据构建长江经济带的城市网络,从企业间的资金联系分析城市网络及其变化特征.研究表明:①2013-2018年,共有105个城市参与长江经济带城市网络的构建,资金进出量前10名城市约占资金总流量的70%.城市网络中大部...  相似文献   
49.
西部地区旅游经济空间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建立了一个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包含旅游要素投入、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资源禀赋5个方面,并基于收敛理论的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等方法定量分析了2000~2009年西部地区旅游经济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得到如下结论:①12省(区、市)间旅游经济呈现出比较明显的σ-收敛和β-收敛趋势,表明均衡化发展的主流变化特征,但西南和西北两地区不存在俱乐部收敛;②影响因素分析显示,旅游业从业人员数量、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旅游资源禀赋水平对西部地区旅游经济的均衡化发展发挥了主导的推动作用,而星级酒店水平更支持旅游经济的空间集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经济较落后省份加快发展旅游经济、缩小区域差异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50.
赵美风  翟云利  汪德根 《人文地理》2023,38(1):97-107+117
就近城镇化是中西部地区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的现实路径选择。通过构建就近城镇化空间演变类型划分方法,从整体区域和城市群两个尺度,分析2000—2015年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的空间类型分异特征。研究发现:(1)整体区域尺度,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水平持续上升,东西差异不断加大、南北差异不断减小,本县优势型空间单元占主体;且可划分为17种空间演变类型,其中,中水平正增长本县优势型、低水平正增长本县优势型、高水平正增长本县优势型和低水平正增长本镇优势型是主导类型;(2)城市群尺度,中西部城市群地区的就近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远高于非城市群地区,且呈现明显的群际分异和群内分异,且城市群地区的就近城镇化空间演变类型可划分为多峰—多重尺度、多峰—中长尺度、多峰—中小尺度、单峰—中长尺度、单峰—小尺度等5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