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8篇
  免费   76篇
  4724篇
  2025年   11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437篇
  2012年   295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in human and physical environment has brought about two distinctive models of state. In the Chinese-style state of quasi-consanguinity, in which family and state have a similar structure, imperial power, gentry power, and clan power are the product of common ownership of consanguineous groups. The similarity in the structures of these three kinds of power derives from the fact that they are all restricted by the power of lineage generated from the self-sufficient small farmer economy, and must obey the conventions of ancestors which hold the benefits of the group as suprem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hree kinds of power, is definitely not the one that is based on the division of power that is founded on individual private ownership in Western countries, where ‘public power’ and ‘individual private ownership’ are antithetic, but are three aspects of the patriarchal dictatorship that complement each other. Therefore, village rule in China and autonomy in the West are two totally different concepts, and gentry power is also not the ‘authorized power’ from the state.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the Journal of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2004: 1  相似文献   
102.
刘椿 《史学集刊》2006,(1):39-44,52
陕甘宁边区的教育经历了曲折的探索过程,从旧教育模式到创立自己的教育模式,由强迫教育到尊重群众的自愿与需要,由包办到民办公助,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教育体制。、国民教育培养出的毕业生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提高了陕甘宁边区文化程度,培养了大量专门人才。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教育从抗战的环境和边区的实际出发,坚持教育同抗战、同社会、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为抗战培养人才,消除了群众中的文盲、迷信、不卫生的习惯,解决了群众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既推动了边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但排了边区经济、社会的进步,为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3.
李伏明 《史学月刊》2006,(10):65-72
明清时期,松江府是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从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和劳动力数量等角度考察,明代晚期,松江府棉布产量最多为1575万匹,外销量最多为1305万匹;清代中叶产量最多为3000万匹,外销量在2600万匹左右。明代“松江棉布,衣被天下”,只是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结果。清代松江棉布销售区域大大压缩,并不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而是基于其生产能力、运输成本以及与外地经济联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4.
本文概括论述了成吉思汗经略西北边疆的出众文略,指出他组建新的依靠力量,经略中西驿路交通,短短几年便统一中国西北边疆,达到了建立欧亚帝国和促进人类古代最广大的一次“握手”的一代辉煌,以及成吉思汗处理西北民族关系和塑建开放性民族结构之成功。同时剖析了他因文化的局限性而造成的两大失误给他本人和子孙带来的悲剧。最后,剖析了领土观念、制度文化、利益依附关系如何成为边疆分裂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105.
闵小芳 《攀登》2006,25(3):68-70
本文对青海省农牧业现状以及在结构调整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针对这些问题,围绕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6.
清代康乾时期,《扬州画舫录》已成为一个相当成熟和具有鲜明特点的地方曲种。该曲种表现在活动方式趋于多样,名家辈出,影响深广,曲牌、曲目题材和内容丰富多彩,与昆曲相互吸收和融合,一些文士参加了清曲唱本的创作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07.
何效祖 《旅游科学》2006,20(5):62-67
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自2003年5月推出以来,各级旅游部门都以此为依据开展工作,但各地在应用过程中,也发现该标准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其中旅游资源分类存在的概念模糊、前后重复、类型缺项、细分不够等问题逐一进行分析,提出了具体修订意见,并对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08.
袁书琪  刘丽 《旅游科学》2007,21(4):8-11
海峡西岸旅游产业在全国和亚太地区占有重要地位,旅游产业结构布局的调整有重大意义.当前海峡西岸旅游产业偏重观光游览,旅游投入偏少;偏重自然景观,旅游文化发掘不够;偏重旅行消费,旅游六要素不完备;偏重旅游旺季,时间上经营不平衡;偏重低级竞争,市场无序现象还比较严重.旅游产业布局存在旅游集散地与目的地错位、星散布局缺乏整合、重复布局分散客流、单体布局缺乏联系等问题.海峡西岸旅游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应集中精力抓准重点,延长产业链,设计旅游精品,调整布局构建多级布局体系.  相似文献   
109.
郑光 《华夏考古》2007,(3):149-152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是一部优秀的考古发掘报告,又是一本令人耳目一新的甲骨学著作,本文从报告体例、科学性和技术水平、资料的价值、著者的研究等方面对该书进行了评价。指出该书是一部具有很高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的著作。  相似文献   
110.
追求生命的永恒是人类共通的理想,各民族神话中都有体现人类追求永生的传说。《山海经》被称为"神话之渊府",在保存了大量神话资料的同时,也通过对增寿、长寿、长生乃至成仙的描述来否定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