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9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Investigation of palaeopathological fractures has been shown to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on past societies. However, despite the fact that rib fractures are amongst the most commonly recorded types of fractures in archaeological bone,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m. Although there will be sites with badly preserved ribs, making their study difficult, this will not always be the case. Recent clinical investigations have highlighted the potential significance of rib fractures with regard to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nd their importance in relation to health is now appreciated.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rib fractures in 352 adults from St. Martin's churchyard, Birmingham, England. The crude prevalence of rib fractures was found to be 15.6% and the true prevalence rate 2.3%. The majority of the fractures occurred in males, and those buried in vaults were less likely to have a fracture than individuals from earth‐cut graves. In 11 individuals the fractures were healing at the time of death, and in these cases death was probably related to one of the complications that are frequently linked to fractured ribs. Certain types of accidents may have been linked to these more serious fractures, as 70% occurred in the same anatomical area. Other rib fractures were associated with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such as osteomalacia and osteoporosis. Overall, the study of the rib fractures in this collection provided valuable information that aid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lifeways of individuals investigated. It is argued that where preservation permits, studies of fractures in archaeological bone should include ribs. Copyright © 200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2.
关于东晋帝陵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通过史料并结合近年一些考古新发现,对东晋帝陵分布、陵区设立原因、陵区内部构成、陵区内各陵排葬规律以及陵园地面建筑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3.
阳畔墓地是内蒙古中南部长城沿线地带发现的又一处东周时期游牧文化墓地,该墓地流行洞室墓、殉牲,并出土有青铜带扣、短剑、刀、管状饰、环等。与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墓地有相近之处,洞室墓与长城沿线西段的甘宁地区东周时期的墓葬存在文化、技术和人种上的交流关系。  相似文献   
24.
  张义中 《东南文化》2018,(6):23-34,I0001-I0003
2016年2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淮北市渠沟墓群展开抢救性发掘,实际清理墓葬85座。其中M50为带墓道的单室砖墓,可能是一男二女妻妾合葬墓。M50规模较大,出土大量的模型明器和祭祀类器物。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断,M50的年代当在东汉前期。墓葬的发掘为研究两汉之际该地区乃至整个江淮流域之间的丧葬习俗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25.
2007年6月至11月,为配合湖北省荆门220千伏南桥输变电站工程建设进行了龙王山新石器时代墓地考占发掘,发掘面积1700平方米,共发掘清理大溪文化至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墓葬203座,出土器物逾万件,质地有陶器、玉器等。这批墓葬的规模及随葬品数量的多寡不一,显示当时的社会分化情况已十分明显,为研究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时期大溪文化与屈家岭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史前文明进程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26.
刘庄遗址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大赉店镇刘庄村南地。2005年7~12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揭露面积7700平方米。遗址上层为较大规模的下七垣文化墓地,发现墓葬338座,墓地布局清楚、保存完整,随葬品较为丰富,填补了下七垣文化发掘研究工作的一项空白,对下七垣文化墓葬制度、社会结构、商人渊源、夷夏商关系等重要学术问题的研究将会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27.
2011年4月,苏州市吴中区吴山岭公墓三区发掘一座明代单室券顶砖室墓。墓葬已遭破坏,出土器物较少,但仍存有墓志。墓志记载了墓主刘德贞的生平,据墓志可知墓主卒于洪武三年(1370年)。明代早期纪年墓的发现,为苏州地区明代墓葬形制及苏州地方史志等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28.
孝昌石板地明代墓葬包括石室墓和砖室墓两种,有单室和双室之分。双室砖墓设有壁龛及通窗。随葬器物一般为碗、罐组合,多置于龛内,石室墓另凿石块方座代龛置器。棺内尸体头、脚垫瓦。此次发掘为了解该地区明墓葬俗增添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29.
大司马墓地位于河南省卫辉市唐庄镇大司马村北面,在太行山余脉谷驼岭以南,为西北高东南低的丘陵地带(图一)。墓地中心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3'59'34、北纬35'  相似文献   
30.
2002年1月,驻马店市文物考古管理所会同泌阳县文化局对位于泌阳县对外贸易总公司院内的3座古代墓葬进行了发掘。这3座墓葬形制结构基本相同,均为仿木建筑结构单室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有棺床,券顶呈穹窿状。出土随葬器物10件,以瓷器为主。推断这3座墓为一家族墓葬,时代为北宋中晚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