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0 毫秒
31.
武宗死后无子,世宗以"兄终弟及"祖训继皇帝位,世宗生母蒋太后也因此在嘉靖政治史上有了重要的地位,不仅在大礼议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而且由于圣母身份和世宗孝心的双重作用,使得蒋太后对嘉靖十八年以前的政局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袁世凯三次参弹张翼,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其作为地方督抚职在守土、捍卫主权的目的;也有与张翼争夺开平煤矿经办权,掌控北洋官业的目的;同时英国人对张翼、袁世凯间矛盾的利用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张翼借助朝廷奥援与袁抗衡又演化为政治集团间的斗争。这些因素使得袁世凯在开平矿权交涉中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33.
河南灵宝新出的张须陀墓志,较为详细地记载了这位隋末名将的家族世系以及其仕宦经历、婚姻以及在荥阳战殁后的情况,可以补充《隋书》、《北史》张须陀传记记载的不足,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34.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户律》之受田宅律文,其实施对象是汉初军队系统的复员人员,而非全国人民,是"法以有功劳行田宅"精神的具体体现。此土地授予前属于国有,授予后即归被授者私有。"授田"与"授田制"是不同的概念,汉代虽然存在授田的现象,但并不存在战国授田制那种形式的土地制度。军功授田、民户自有的土地以及买卖而来的土地是汉初名田的三个来源。汉初,国家一方面承认民户对土地的所有权,同时对土地的转让、买卖和继承予以一定的限制,其方法是不同等级规定不同的数量限额,目的是维护既存的等级制度和抑制土地兼并。因此,汉代名田制是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限田制。  相似文献   
35.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教授针对史学的现状及历史研究所面临的困境,立足于史学品格与历史学家使命的高度,阐释了自己独到的历史观。他认为,史学只有保持独立的科学品格,才能发挥其独特的社会功用;史学家只有保持独立的学者人格,达致“通识”与“圆融”的境界,才能表达对人类历史乃至宇宙生命的终极诉求;中国史学只有在研究视域、研究手段、研究团队等方面全球化、国际化,才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36.
《史通》对比较方法的运用已经为人所熟知,而另一部史学理论经典著作《文史通义》中的比较思想却很少受到关注。事实上,《文史通义》不仅对比较方法有着普遍的运用,而且其比较思想十分深刻。书中的一些代表性理论几乎都出于自觉的比较,而比较的动力则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化中深刻的“道”的观念。对此加以深入探讨,将有益于推进我们对中国古代史学思维方法独特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37.
陈先初 《安徽史学》2007,3(2):89-94
在1949年之前的二三十年时间里,张君劢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政党观.他不赞成无条件引入西方模式,先是主张政党专心于国民政治教育,为政党政治创造条件;继而采取政党合作、"举国一致"之立场,旨在避免政党竞争之"流弊",并集中力量共赴国难.同时他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基础上,就如何进行"理想政党"之建设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8.
This article reflects on the role of scholarly virtues in the Chinese theory of history and compares it with the recent approach proposed by Herman Paul. The first three parts reconstruct what might be called a “Chinese virtue epistemology of history,” starting from Confucian views on sincerity in writing history and then turns to concepts of an “unbiased mind” and the “responsibility of a historian.” The latter ideas were developed by Zhang Xuecheng (1738–1801), who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the virtue of a historian (shide),” treating it as a sympathetic understanding toward the narrated characters. Interpretations of shide changed along with modern Chinese theorists of history, some of whom elaborated on it in the positivist manner. Thereafter, the article outlines Paul's view on the function of epistemic virtues in the formation of “historical persona.” In the summary, I will draw upon the main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Paul's position an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view in order to point out the main direc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is topic.  相似文献   
39.
驳章学诚“戴震不解史学”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道彬 《安徽史学》2012,(2):115-121
戴震与章学诚是清代乾嘉学术的两座高峰,戴氏以典籍考证著名于世,章氏以史学理论自矜于时,二者学术路径不同,旨趣有别。而章氏以"戴君不解史学"攻击考证学派,引出了一个令后人长期争议的话题。通过对戴震著述的全面探讨可以考见,戴氏不惟甚解史学义例,而且在方志、家谱及史料考证方面成就颇多,在清代历史考证学领域理应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40.
清代徽州族谱中的张廷玉佚文一篇、汪由敦佚文二篇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张廷玉为济阳江氏作谱序,反映其史学观。汪由敦所作谱序一篇,反映其谱学观,并记述了相关宗族人物行迹;所作胡集行状一篇,反映徽商对宗族及社会的参与及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