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2篇
  2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汉代官营手工业主要是统治为满足自身需要而组织的生产形式,由于商品经济的影响,官营手工业也部分从事商品性生产。两汉官营手工业中的商品性生产,是商品生产的一种畸形化,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2.
近年来,杭州出土了一批白釉瓷器残片,特别是一些具有定窑风格的白瓷样品引发了众多考古工作者和古陶瓷爱好者的关注与浓厚兴趣。为探究其制作年代和产地,采用热释光技术和X射线荧光无损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一批杭州出土具有定窑风格的白瓷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这批白釉瓷片样品制作年代约处在北宋末年到南宋早期,胎的化学组成中Al2O3含量较高,最低24.78%,最高达33.06%,具备北方瓷器特点;胎中微量元素Rb、Sr、Zr含量的比例以及钙镁碱釉的特征与河北曲阳定窑极为相似。综合文献及其它人文考证,这批杭州出土的白瓷应该为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产自于河北的定窑瓷器。此分析结果也将为研究宋金贸易及文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
为制定临安水丘氏墓出土的三件唐代越窑青瓷相应的保护修复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据,对其病害状态进行分类,结合对同期、同类青瓷标本进行微观形貌观察、瓷釉XRF分析、瓷器表面附着物的XRF及离子色谱分析等,以期对这三件越窑青瓷文物的病害与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批出土越窑青瓷在烧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很多生烧的器物,其胎和釉比一般瓷器较为疏松,更易受考古出土环境中可溶盐的侵蚀.存在的裂隙甚至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加剧.在此基础上,定义并且绘制病害图例,对其病害类型进行区分,以利于制定科学有效的保护修复措施,使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更具科学性、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4.
本文通过 X 射线衍射(XRD)、差热分析(DTA)、发射光谱分析(ESA)、扫描电镜(SEM)和能量色散 X 射线分析(EDAX)的方法,对古耀州青瓷所用原料及其矿物组成,古瓷器的烧成温度和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耀瓷乃是使用当地高岭石和伊利石粘土矿物为原料烧制而成,烧成温度在1200℃以上的结论.  相似文献   
35.
春秋战国以来砖瓦窑业趋于繁荣成熟,建筑材料需求量的增多促使出现了大量砖瓦窑,汉代是砖瓦窑结构趋于成熟和稳定的重要时期,因此研究汉代砖瓦窑的功能结构变化关系对揭示中国古代窑炉结构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前人对汉代砖瓦窑的结构变化研究基础上,使用计算流体软件FLUENT模拟砖瓦窑内流场和温度场,以河南省焦作市苏蔺村汉代窑址Y6和洛阳东周王城十一号窑为例分别进行数值模拟,从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的角度分析汉代砖瓦窑内烟气的流动情况。结果表明多烟道窑较单烟道窑更具保温的优势,解释了汉代砖瓦窑结构变化的逻辑。  相似文献   
36.
虞刚 《东南文化》2000,(3):111-114
生产于景德镇民营手工作坊内,供当时民众使用的青花瓷器,在瓷器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
蔡显良 《东南文化》2000,(3):117-118
尹湾汉墓简牍上的隶书有三种体态,皆波碟分明,结字规范,形态统一,笔势流畅,已是成熟意义上的字体。汉初纷习隶书,至西汉中期,隶变在宦民合力下完成,故汉隶的定型成熟是在西汉中期。《神乌赋》章草线条有力,技法娴熟,完全是成熟之章草,其定型也应在西汉中期。  相似文献   
38.
The Nationalist Party (GMD) had been writing and issuing documents of many types for some years before Nanjing was established as the capital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1927/1928. From its earliest days, doctrines were advanced via cause-oriented newspapers and journals. Even more important, the Soviet-sponsored reorganization of the GMD in the early 1920s had yielded a far-reaching party propaganda operation tied to Sun Yat-sen’s notion of political tutelage. But how was propaganda to work in practice? And at whom was it to be aimed? This article seeks to address aspects of these questions by assessing a textbook for propaganda workers that was issued in the name of the GMD’s Zhejiang Provincial Executive Committee’s Propaganda Department in October 1929, half a year after the GMD’s foundational right-wing Third Party Congress. Although Essentials for Propaganda Workers does not fully operationalize Sun’s version of political tutelage, it can nonetheless be seen to reflect the central party’s efforts to implement tutelage and supervision, not only of the Chinese masses suggested by Sun’s program, but also of party propaganda workers in Zhejiang. In that regard, it reveals the astonishingly rapid ideological realignment of the GMD into an anti-Communist party, not only at the national level, which is well known, but also on the provincial and lower levels. Drawing on material from the GMD Archives in Taipei, this article addresses issues of party organization, control, mobilization, inner party dynamics, and message content in the GMD’s propaganda activities in Zhejiang province in the late 1920s. “Propaganda by the Book” adds to our knowledge of the organizational practices of both the central GMD in Nanjing and the Zhejiang provincial GMD as well as to the social history of Republican China’s official print culture.  相似文献   
39.
北京丰台万泉寺遗址位于金中都遗址内,遗址出土金代白瓷样品在形制上符合金代定窑白瓷特征。白瓷胎体成分和锶同位素比值综合研究确定了三种制胎原料,其中:高铝黏土原料的锶同位素比值在0.73左右;白云岩化石灰岩原料的锶同位素比值在0.72左右且钙含量较高;草木灰原料的锶同位素比值在0.71左右,且锶含量在1 000μg/g左右。通过釉层的成分分析及胎釉成分的对比研究,发现釉层主要使用高硅原料与白云岩化石灰岩配制而成,并受到了部分熔融胎体的强烈影响,根据与草木灰关联性较强的P2O5含量推断,釉层中可能也含有一定量草木灰。万泉寺遗址白瓷的研究丰富了有关金代定窑白瓷胎釉配方的认识,确认了白云岩化石灰岩为胎釉的主要钙质助熔剂,揭示了草木灰类助熔剂在胎和釉中可能存在各自独立的来源。  相似文献   
40.
余姚市湖山乡汉-南朝墓葬群发掘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88~ 1990年浙江省余姚市湖山乡砖瓦厂清理发掘的 54座汉至南朝时期墓葬,出土了一批重要文物,为考古学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