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于硕 《华夏考古》2021,(1):90-95,105
陕北安塞樊庄石窟第2窟西壁和南壁下方雕有两组玄奘取经浮雕.第一组为负笈僧人与挑担挑夫,四壁雕有罗汉,应以取经故事表现位列五百罗汉之一的玄奘.第二组位于水月观音下方,计九人一马,表现了迎接玄奘取经归来的场景.本文拟以樊庄石窟浮雕为个案,探讨陕北宋金石窟中唐僧取经浮雕融入水月观音变相初期的图像风格,以及此类图像在北宋、金、...  相似文献   
22.
莫高窟第172窟北壁的建筑图像是敦煌壁画中最具盛唐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作。本研究以探索敦煌壁画中二维建筑图像三维数字化呈现的方法为目标,以第172窟北壁中央的前殿图像为例,综合利用史料文献和实证材料,进行基于有限数据资料与结构逻辑推导的推测性研究,并集成运用图像处理软件(Adobe PhotoShop、Adobe Illustrator)和三维建模软件(SketchUp、Rhino),建立了第172窟北壁中央前殿的三维彩色模型,实现了壁画中的建筑图像从二维到三维的虚拟转变,相对科学、客观地再现了壁画中的建筑形象。通过3D打印等快速成型技术和虚拟投屏等展示利用手段,深度挖掘技术成果价值,扩展了壁画遗产的价值阐释与展示深度,带给观者超现实的空间体验。  相似文献   
23.
一尊天梯山石窟彩塑的修复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梯山石窟即凉州石窟,在我国佛教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和地位。针对物的残损、腐蚀与损害状况,对其中的一尊彩塑进行抢救性修复保护。此次修复工作除使用传统的方法外,对这些方法工艺进行了改进与创新。首先对彩塑腰部断裂处缝隙采取“边缘注水复原法”处理,后采用“泥层分步填充法”对断裂部位实施加固,再对细小裂缝进行灌浆修复;掺入聚醋酸乙烯乳液、糯米汁作为胶结剂,并选用5%Paraloid B72对未处理残损部位表面采取渗透加固及封护保护,此方法可用于其它泥质物修复。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炳灵寺石窟第128窟连续一年的微环境监测数据分析,结合游客参观统计,探究了游客量对炳灵寺第128窟微环境的影响;其中CO2浓度与游客量呈正相关,窟内外温差越大,其衰减越快。洞窟温度升高与游客量呈一定程度正相关,温度增量主要为正值,负值与气象条件相关,温度的衰减与温度增量及窟内外温差正相关。窟内相对湿度变化较为复杂,监测期间游客参观对相对湿度影响在-5%~10%范围内,以降低窟内相对湿度为主。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的开放模式有助于CO2浓度衰减,可适当扩大每批次参观人数至10人左右,以应对大客流状况;注重旅游旺季特别是5月、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时间段洞窟内相对湿度变化的监测,做好游客管理和洞窟相对湿度控制应对措施。本研究对于炳灵寺石窟第128窟及其他相似洞窟的旅游开放管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5.
天梯山石窟,即北凉石窟,在国内史学界誉为中国古代石窟鼻祖。据考证,9窟彩塑与壁画制作始于唐代,后经历代多次重绘。针对目前彩塑与壁画的保存现状及需要修复的状况,本研究运用现代分析仪器与技术,对9窟现存的彩塑、壁画进行了科学分析。其中,对彩塑及壁画地仗土层矿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对重层彩绘颜料进行了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分析;另外,对清理彩塑地仗时发现的植物茎秆及附属物,采用偏光显微分析技术进行了材质鉴定。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9窟现存彩塑及壁画地仗土层具有相同的矿物组成,基本包括石英、长石(斜长石、少量的K-长石)、云母(白云母、绿泥石、伊利石、斜绿泥石)、方解石、少量石膏,并确定植物茎秆材质为稻草;在使用的彩绘中,黑色为墨,红色颜料有朱砂、铅丹和铁红,蓝色颜料为石青,白色颜料以方解石为主,有少量的石膏。本结果可为后期天梯山石窟的全面复原修复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6.
龙门石窟小型坍塌窟龛的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门石窟小型窟龛坍塌、缺失的现象比较普遍,对坍塌、缺失窟龛进行适当修补和复原,可使雕刻品免受日晒雨淋的侵蚀。为此,以龙门石窟683号洞窟坍塌窟顶的保护性修复为例,选用石材在坍塌洞窟恢复小体量窟顶的修复方法。试验证明,这种方法对石窟外观的改变不大,又可以解决雕刻品直接受到的日晒雨淋问题。试验表明,本方法有可能应用于其它露天摩崖石刻的保护。  相似文献   
27.
敦煌莫高窟洞窟内外空气中微生物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空气中微生物会引起文物的损坏,因此开展针对文物保护的空气微生物研究非常重要。本研究利用Anderson FA-I型空气采样器在莫高窟封闭洞窟(常年不开放)中和洞窟外(检票口)采样,研究了空气中微生物的种群动态和群落。结果表明,洞窟内的细菌数量远远高于洞窟外,而洞窟内外的真菌数量相差不大。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季节性变化不明显,但夏季洞窟外环境中真菌数量最高,冬季洞窟内环境细菌数量较多。洞窟外环境空气中的细菌数量与环境空气温度、太阳辐射强度、地表温度以及风速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窟外环境空气中的真菌数量与游客数量呈显著正相关。此外,空气中的细菌主要分布在采样器的第一、三、四级中,而真菌分布以第二、三、四级为主。研究还表明,敦煌莫高窟空气中的主要真菌为枝孢属,无孢菌,青霉属,链格孢属和曲霉属的种类。  相似文献   
28.
克孜尔石窟是蜚声中外的佛教艺术宝库,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是研究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实物资料。为了解克孜尔石窟第189窟前发现的蓝色颜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对其成分进行分析,采用拉曼、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将其与第189窟壁画蓝色样品的元素组成及物相进行对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透射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其可能含有的胶结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出土蓝色颜料样品为青金石,胶结材料为植物胶。研究表明,通过多种分析手段联合使用,可以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分析对象的各种信息,为今后克孜尔石窟壁画制作材料及制作工艺的分析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29.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identify the timing of the Huashan Grottoes' excavations using the lichenometric dating method. A total of 96 maximum inscribed circle diameters of Rhizocarpon geographicum growing on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s and the walls of entrances are measured in the Huashan Grottoes area of southern Anhui, East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iod of the grottoes' excavation is estimated to be 450–335 yr BP, or the middle and late Ming Dynasty (1552–1667 AD). The lichenometric dating results are also validated by a lithologic comparison of the grottoes and the surrounding ancient architectures, as well as by the studies on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the fragments of ancient porcelain in the grottoes. Furthermore, we infer that the excavation of the inner grottoes might have lasted till the Qing Dynasty (1636–1912 AD), because the lichens chosen for dating are mainly at the grottoes' entrances. The wider significance of this work is that it demonstrates, for the first time, lichenometric dating can be applied in the historical studies on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s in East China with a relatively warm and humid climate.  相似文献   
30.
陈晓捷 《考古与文物》2012,(3):78-86,113,114,1
2008年我们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西部的小坵镇和照金镇调查了6处石窟与摩崖造像,其中柳家湾摩崖造像、前咀子摩崖造像此前都有记载,其余4处为新发现。柳家湾摩崖造像和前咀子摩崖造像以前被认为是北朝时期的作品,此次根据发愿文及相关特征判断,认为柳家湾摩崖造像为唐代造像,前咀子摩崖造像为北宋造像。新发现的4处均为金代造像。另外还对这6处石窟与摩崖造像的性质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