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3篇
  免费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2006年,对内蒙古赤峰市康家湾遗址进行发掘。该遗址以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存为主体,遗迹有房址、墓葬、灰沟、灰坑、灶等,出土较多陶器、石器、蚌器、骨器等。该遗址不属于石城址,房址均为土坑半地穴式。它的发现,为研究阴河中下游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的聚落形态及建筑形式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12.
This paper is a presentation of a comparison between prehistoric food culture signals obtained through analyses of lipid food residues in pottery, i.e. pottery-use, from settlement remains on one hand and bone chemical analyses of human skeletal remains from an adjacent and contemporary cemetery on the other. The materials derive from the Early Medieval site Tuna in Alsike par., Uppland, Sweden. The results show a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two food signals and it is argued that pottery-use do not by necessity reflect everyday diet. But it is also argued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several food signals together with contextual archaeological data is a fruitful way to begin to understand the complexity of prehistoric cultures of food.  相似文献   
113.
The Mesolithic–Neolithic transition in north-west Europe has been described as rapid and uniform, entailing a swift shift from the use of marine and other wild resources to domesticated terrestrial resources. Here, we approach the when, what and how of this transition on a regional level, using empirical data from Öland, an island in the Baltic Sea off the Swedish east coast, and also monitor changes that occurred after the shift. Radiocarbon dating and stable carbon and nitrogen isotope analyses of bones and teeth from 123 human individuals, along with faunal isotope data from 27 species, applying to nine sites on Öland and covering a time span from the Mesolithic to the Roman Period, demonstrate a great diversity in food practices, mainly governed by culture and independent of climatic changes. There was a marked dietary shift during the second half of the third millennium from a mixed marine diet to the use of exclusively terrestrial resources, interpreted as marking the large-scale introduction of farming. Contrary to previous claims, this took place at the end of the Neolithic and not at the onset. Our data also show that culturally induced dietary transitions occurred continuously throughout prehistory. The availability of high-resolution data on various levels, from intra-individual to inter-population, makes stable isotope analysis a powerful tool for studying the evolution of food practices.  相似文献   
114.
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青山 《攀登》2008,27(4):1-5
互联网是人类20世纪的伟大发明之一。随着网络的普及和迅猛发展,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逐步兴起并发展,且影响深远。网络既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也给我们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加大立法力度、完善体制机制、巩固扩大阵地、搞好产品服务、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引导水平、加强行政监管、净化网络环境、强化技术保障、建设人才队伍等十一个方面,提出了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5.
可持续发展文化是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俊 《攀登》2008,27(6):144-148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表现为“分立”与“融合”,二者的分立所导致的严重后果直接表现为科技的异化和人类价值观的扭曲,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极度恶化和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科学与人文分立的历史追溯,发现既有科学对人文的压制,又有人文对科学的反抗。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日益凸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是必然选择,这既是理论发展的趋势又是现实的要求。可持续发展文化融合了科学与人文的内涵,体现了人文关怀,营造了“科技人性化”发展的氛围。科学与人文必将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文化的发展而不断融合。  相似文献   
116.
黄新华 《攀登》2008,27(1):138-139
青海幅员辽阔,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文化交融的地区。在漫长的岁月中,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共同构筑起青海多民族文化包容共进的辉煌历史,凸现多元文化地域特色的人文内涵和精神魅力。对这些民间文化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充分的发掘,对促进青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7.
向燕南 《史学月刊》2002,3(10):5-11
明至清前期,随着海外关系的变化,史学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明前期,皇朝海外关系是建立在“宣威柔远”政治目的基础之上的。这种关系因郑和一下西洋”的活动达到高潮,史学则因此出现了几部反映这种海外关系特点的著作。晚明,倭患问题与私人违禁进行海外商贸等问题交织在一起,经权衡利弊,皇朝开始改变初期的海禁政策,私人海外贸易迅速发展;与此同时.西方殖民者东来,与中国开始发生直接的接触;随着传教士“精神狩猎”的开始,中西文化交流逐渐展开。这些海外关系的特点,都在史学中得到体现。清前期是海外关系大倒退的时期,中西文化交流逐渐偃息,史学的发展也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18.
莒文化探析     
莒化的墓葬和器物在鲁东南地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分布中心在莒县和莒南县,时代集中于西周晚期至战国早期。  相似文献   
119.
随着考古信息量的增加与研究的深入,对考古报告的编排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龙虬庄》确立了江淮东部新石器时代化——龙虬庄化,编排形式上体现出化遗物和自然遗物并重的特点。报告对江淮东部古环境、遗址反映的经济形态、人地关系等进行了合理构建和研究。从其所揭示的大量信息来看,《龙虬庄》是一部多学科合作的新体例的考古学作。  相似文献   
120.
张艳 《史学月刊》2004,(11):100-105
殷海光在晚年重新审视了五四运动的成就,对五四时期的自由、民主等理念进行了相应的理性反思,进而以超越五四的姿态,主张以“道德、自由、民主、科学”为中国化建设的基本路径,其有关缺失值得适当厘清。殷海光对五四问题的关注和解读不仅直接影响了学生林毓生、张灏等人,而且至今仍具有弥足珍视的现实意义,理当置于我们的思想资源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