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41.
陈华杰 《攀登》2005,24(6):63-66
中国和平发展需要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人们形成这样的认识;当今世界存在非西方型的自由民主,它能使有关国家实现发展且与各国共存共荣。“北京共识”的提出为此提供了可能。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有力促进“北京共识”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真正成为普遍共识。  相似文献   
42.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华北移民动态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立君 《史学月刊》2002,1(4):108-114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日伪对我华北移民出关采取了限制的措施,这使出关移民大减。更为主要的是,它使20年代以来的移民运动被纳入了日本侵略的战争轨道,不能自由发展,因而这一时期的移民运动呈现出与事变前不同的特点。“九一八”事变后华北与东北间人口流动的实质是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劳动力的强制性掠夺。  相似文献   
43.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中日双方于1974年11月开始缔约的预备谈判,后因日本政局变动使国内政治力量重组,自民党亲台势力掌控党政大权,在反霸问题上态度变化,导致谈判受阻;与此同时,中国也因文化大革命在缔约问题上回旋余地有限,致使缔约谈判一度中断。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国内政治环境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为恢复中日谈判创造了有利条件,在邓小平的推动下,中日于1978年5月恢复了谈判,并于8月正式签署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条约的签署对中日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4.
战后印度制定了它的对日媾和政策,其中要求中苏参加和会。这与美国的主张背道而驰。而后,印关间进行反复交涉,最终印度从本国利益和本国外交理念出发,拒绝参加旧金山和会。但它却于会后不久即同日本谈判和约之事。总之印度执行的是一种中间路线。  相似文献   
45.
一二八事变与英国对中日冲突的立场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观念建构利益的基本观点,本梳理了一二八事变中英国对于中日冲突的立场的曲折转变过程;分析了在这种转变背后,英国内部在如何规范其在华利益上,传统殖民主义观念与现代国际关系准则的交织与冲突;评估了这种转变在英国的远东均势构想、制日集体安全机制的形成以及中英关系的转型方面的效应。  相似文献   
46.
论文探讨了在中国参战语境、社会革命语境以及当代改革开放语境下一战华工历史论述的形成过程及特定意义。百年来,中国围绕一战华工形成的论述分为两类:一类着眼于国家视角,着重从中国作为参战国与战胜国的角度展现中国在华工招募过程中发挥的主导性作用与华工扮演的参战角色;另一类立足于华工视角,最典型的是在社会革命语境下从华工作为帝国主义、军阀主义对立面的角度揭示英、日、法帝国主义与北洋军阀势力的压迫本质与华工的革命精神。当代改革开放语境下的华工论述似乎接续了中国参战语境下的华工论述。虽然同是立足于国家视角,但在当代改革开放语境下的论述更侧重展现华工在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中西文明交流的历史进程。尽管社会革命语境下的华工论述逐渐瓦解,但个体视角的论述依然不失为国家视角论述之外的另一个重要视角,二者之间的矛盾突显,是当前中国一战华工论述重建的困境所在。  相似文献   
47.
Abstract

Emmanuel de Martonne is well known among geographers as the founding father of geomorphology and as one of Paul Vidal de la Blache's main disciples. He also played a central role as a geographical expert on the Comité d'études, a body set up by Deputy Charles Benoist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to prepare guidelines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peace and, in particular, the demarcation of boundaries. De Martonne's special expertise was the construction and comparison of ethnographical maps. He applied his theories on ethnic mapping and improved methods of representation of mixed minorities to his map of the Romanian nation published in 1919 by the Service Géographique de l'Armée. In his reports on Central Europe, de Martonne claimed neutrality, but the graphical options employed on his map offered a biased view of the Romanian nation, inspired mainly by the views of the French school of regional geography.  相似文献   
48.
National narratives are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Israeli–Palestinian conflict. Little is said, however, on how the Oslo Peace Process sought to address these narratives. Conventional wisdom argues that the peace process initiated in the 1990s largely ignored the matter. This article challenges this view, arguing instead that the peace process was and continues to be actively engaged in solving the narrative wars that divide Israelis and Palestinians. To shed light on these solutions, this article looks beyond the agreements of the Oslo Peace Process and focuses on the peacebuilding paradigms that informed it, more specifically, the national partition and the liberal peace paradigms. These prescribe two solutions to the Israeli–Palestinian conflict over history: narrative partition and evasion. In their implementation,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ese solutions imposed greater identity costs on the Palestinian narrative than on the Israeli one.  相似文献   
49.
邵笑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2):96-105,128
中国领导人对越南战争的态度在1968~1971年间发生了转变,即1968年初至1969年上半年,坚决反对越南与美国谈判;1969年下半年至1970年8月,从不干涉越美和谈转变为支持越南谈判;1970年9月后,态度鲜明地支持和谈。中国前后两种立场都引起越南的强烈不满。虽然中国没有以牺牲越南的利益来换得中美关系的缓和,而且在自己并不富裕的条件下,仍给予了越南大量的无偿援助,但这些努力都没有改变越南对中国的不满、疑虑与不安。在中美缓和与越美谈判的进程中,中越关系却不断恶化,这为后来双方的冲突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50.
《申报》关于1927年南京事件报道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谦厚  李卫平 《安徽史学》2012,(1):46-53,76
1927年发生的南京事件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亦是北伐过程中国民革命军与西方列强在中国发生的一次具有重大影响的正面冲突。从《申报》报道情形观之,此次事件虽是国民革命军下层官兵无组织行为所致,但折射出民众普遍存在的反帝情结。从事件解决结果观之,南京国民政府尽管将肇事责任推给了共产党,但最终承担了对外赔偿之责,而对外舰炮击南京平民之事却"始争终让",不了了之。这反映出南京国民政府当时应对重大外交事件的弱势处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