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王树枏是清末民初一位政治家、历史家,他的《欧洲族类源流略》是集中体现兵思想的历史著述。本书对欧洲历史夹叙夹议,并且时时对照中国,以种族考察为纲领而论述国家的兴衰,不同于一般外国历史地理之书,这是一个明显的特点。作者的撰著宗旨是要汲取欧洲各民族的历史鉴戒,探求中国保国、保种、保教的途径。但他主张君主政体优于民主制度,认为中国上古文化是西学之源,表现出比较保守的思想倾向,也有不少错误的臆测。王树枏在近代的思想、立场与个人经历,体现的是一大批具备爱国精神,却脱离不开传统思想体系束缚之士人的尴尬处境,然而,其社会群体的历史影响,则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52.
1554年,广东海道副使汪柏与葡萄牙船队司令索萨达成一项口头协议,葡萄牙人以纳税20%为条件获准在中国港口贸易.此次和解虽为临时性安排,却构成了早期中葡关系史上的转折点:中葡两国结束了武装冲突,葡人获得了公开贸易的资格,他们在华活动的临时据点由上川岛转移到了距离广州更近的浪白澳.从此,中葡贸易关系开始在稳定的基础上得到持续性发展.然而,此次和解并未决定葡人入居澳门之事.  相似文献   
53.
创作宏富,以诗名世的五代王仁裕,秦州人。历一朝五国,生平经历颇为复杂。却因流传诗作较少,在文学史上很少被提及。本文依据史料书薄,对王仁裕杂史小说首次系统考述,以引起学者们对王仁裕杂史小说的注意与研究。  相似文献   
54.
王氏父子治学特点别具一格:一在于其思想观念上的“通”,不拘泥于汉儒师说,不束缚于前贤定论,不局限于文字形体,实事求是,无征不信。二在于其知识运用上的“博”,即博采经、史,旁通诸子百家,这是知识的广博;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各种手段,对古书字词加以校勘训释,乃至一字之证,博及万卷,这是手段的多样,两者使得王氏父子发现和解决问题比别人高出一筹。三是其研究方法上擅长于“音”,即比同时人和先贤更多地更科学地运用音韵学理论和方法于校勘学、训诂学事业,广泛采取“声训”法,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与优势。  相似文献   
55.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1949至1965年,毛泽东在对苏外交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中苏关系从同盟走向破裂,主要是由于毛泽东对独立自主原则的坚持,与苏联控制中国之心的矛盾不断激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56.
通过对罗振玉旧藏“元年铍”中未知地名“ ”新的考释,可以将该地名隶定为“ ”,读为“广望”,即见于《汉书·地理志》的西汉广望。以往战国时“广望”多被划入燕国境内,从“元年铍”应为战国时赵国兵器可知,“广望”在战国时一度属赵国。结合铭文内容与史料,铍铭中的“元年”应为赵悼襄王元年,广望属赵时间上限应该不会早于赵孝成王元年,下限则为赵王迁八年。  相似文献   
57.
清代徽州族谱中的张廷玉佚文一篇、汪由敦佚文二篇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张廷玉为济阳江氏作谱序,反映其史学观。汪由敦所作谱序一篇,反映其谱学观,并记述了相关宗族人物行迹;所作胡集行状一篇,反映徽商对宗族及社会的参与及控制。  相似文献   
58.
通景画是乾隆朝中西艺术交流的顶峰,但直到近年才有人开始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耶稣会士、意大利画家郎世宁在完善这些非同寻常的作品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将中国传统绘画母题、审美趣味与欧洲富有纪念性的奇幻绘画相结合。尽管郎世宁在通景画创作方面享有盛誉,但并非所有的通景画都是由其独立完成,其中许多是由他的学生创作,但这些人的生平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59.
王守仁平定宁王宸濠叛乱,不论是对当时朝廷还是对王守仁本人,都是一件大事。然而关于王守仁的献俘行迹,史载却颇多错乱。故宫博物院藏王守仁书《铜陵观铁船歌》长卷,是一件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不仅对于考证正德十四年九月至正德十五年三月王守仁平定宁王宸濠叛乱后的三次献俘行迹与艰难处境有很大帮助,对于了解王守仁遭遇政坛险恶与人生坎坷的复杂心理也有很大裨益。  相似文献   
60.
论及清代<易>学,今人多仅关注其钩沉整理汉<易>之功,以至于对清代<易>学的认识有失片面.其实,清吴派学者对汉<易>多钩稽之业,而皖派学者对汉<易>则多所辨驳之功.吴派和皖派学者都以探求经籍本义为归.吴派学者因汉儒去古未远,因而致力于汉<易>的钩沉,以求古之途径而求是;皖派学者则认识到汉<易>亦非尽得<周易>之本义,因而信其所当信,疑其所可疑,以考据之途径而求是.皖派释经方法至高邮王念孙、王引之父子而益精.本文通过梳理王引之<经义述闻>中对虞翻<易>注的辨驳,从一个侧面探究皖派学者解<易>特色,冀对清代<易>学有更为全面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