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98篇 |
免费 | 111篇 |
专业分类
960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9篇 |
2024年 | 58篇 |
2023年 | 78篇 |
2022年 | 160篇 |
2021年 | 156篇 |
2020年 | 400篇 |
2019年 | 266篇 |
2018年 | 326篇 |
2017年 | 283篇 |
2016年 | 326篇 |
2015年 | 224篇 |
2014年 | 239篇 |
2013年 | 996篇 |
2012年 | 647篇 |
2011年 | 540篇 |
2010年 | 433篇 |
2009年 | 484篇 |
2008年 | 484篇 |
2007年 | 587篇 |
2006年 | 561篇 |
2005年 | 523篇 |
2004年 | 419篇 |
2003年 | 400篇 |
2002年 | 300篇 |
2001年 | 224篇 |
2000年 | 253篇 |
1999年 | 74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Alan Baumler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2018,13(3):330
This article analyzes China’s attempts to participate in and use the negotiations about reforming the international opium control system in the interwar period. China had a contentious relationship with the international opium control system from its crea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Opium Convention of 1912 through the League of Nations opium control system of the 1920s and 1930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anted to gain acceptance for China as a modern state no longer in need of tutelage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ey also wanted to portray the Chinese people as a modern race as a way of undermining colonial opium monopolies, which made a disproportionate amount of their profits from sales to Overseas Chinese. While they were not fully successful in either of these efforts, China did manage to win some support, drawing the United States into closer agreement with China’s positions. Engagement with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also had a considerable impact on China’s domestic opium politics and its broader diplomatic relationship with the major powers. 相似文献
92.
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理论。由于人类和自然地理系统间的关系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因而人地关系理论也处于不断变化与发展、完善之中。从而使无数学者为之不断探究。本文在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基础上,提出人地之间的\"平台系统\"观点,以此作为笔者对人地关系探究活动的一次参与。 相似文献
93.
移动性是21世纪人文地理的研究热点和重要议题,它体现了空间科学的社会学转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和中心命题,其中心性突出体现在它与其他传统和新兴的人文地理分支学科的交叉。本文以表格为工具梳理了地理移动性的研究理路,发现移动地理与其他人文地理分支学科共同聚焦的核心是:时间地理、旅游地理、行为地理的“时空行为”问题,政治地理、社会地理的“权力”“平等”“权利”问题,身体地理的“具身实践”“感官体验”问题,情感地理的“地方依恋”“身份认同”问题,想象地理的“地方感”问题,道德地理的“空间道德感”问题。本文识别这些关键问题为移动地理的“核心要素”,搭建移动地理的框架和体系,指出探查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机制和不同时空移动类型的转化机理是未来移动性的研究方向。根据移动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强度,构建了包括日常移动、旅游和旅行移动到永久性移动在内的地理学移动性连续轴类型,并探索了移动地理研究的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94.
城镇化的新形式与中国的人口城镇化政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了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不同于发达国家相应发展阶段的特点及由此产生的新的城镇化形式对我国城镇化政策的影响,分析了上述城镇化的新特点和新形式在我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政策上的意义,认为相关研究和方针、政策的制定必须对上述新特点和新形式予以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95.
探讨乡村游客低碳旅游行为的影响路径对于实现“双碳”目标下具有实践意义。本研究整合了计划行为理论和价值—信念—规范理论并在传统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的方法探究了乡村游客低碳行为产生的影响因素及多元路径。研究发现:①八种内生性因素促成了五大乡村游客低碳旅游行为路径类型。其中,低碳价值观、低碳旅游认知、道德规范、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等条件都存在的路径,最容易触发乡村游客的低碳旅游行为;②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和行为态度构成了低碳旅游行为产生的充分条件,而低碳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则是四个必要条件;③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行为态度显著正向影响乡村游客的低碳旅游行为,低碳旅游认知显著正向影响道德规范,利己价值观显著反向影响责任归因,道德规范不能直接影响游客的低碳旅游行为;④责任归因难以驱动乡村游客低碳旅游行为。 相似文献
96.
转型期广东省地级市发展的困境与突破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密切,而区域发展又不能仅仅依赖行政区划的调整来达到。况且行政区划调整应该是逐步到位的过程。因此,地级市的发展要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实行区域管治、改变城市型政区体系、理顺地级市的空间结构等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97.
安徽省南陵县是长江下游地区最早而且规模最大的冶炼中心之一,其古代矿冶遗址可上溯至西周晚期。本研究对南陵出土的不同年代和类别的青铜器样品进行了金相检测及合金成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容器存在铜铅二元合金和铜锡铅三元合金,但是热锻淬火的容器却不含铅,含锡量恰好位于适合该工艺操作并具有良好性能的区间。兵器、工具、车马饰均为铜锡二元合金,说明当时的工匠对于合金成分配比与性能的关系有明确的认识。越式鼎腹部样品具有热锻淬火马氏体组织,同样的金属结构还见于汉代铜锣等乐器、峡江地区战国中晚期青铜剑、江都大桥镇南朝青铜器窖藏出土的多件青铜容器,而镇江地区出土吴国青铜戈则具有铸造淬火组织,工艺稍有差别。这些器物中发现高锡青铜淬火组织不是偶然的,高锡青铜热锻淬火技术至少可以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用以改善高锡青铜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98.
我国的区域经济地理研究与区域经济地理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区域经济地理学在我国是一个受到特别重视的地理学的一个研究方向,文章讨论了西方和苏联地理学中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情况,和在我国得到特别发展的条件,认为与中国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后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特别的关系。文章对区域经济地理学学科的发展做了回顾,列举了这个学科在基础理论上的有代表性的成果,认为它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即包括劳动地域分工、经济地域运动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区域化等。文章认为,我国丰富的区域经济生活实践将推动学科进一步发展,并提出了学科在跨学科方向上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
流动摊贩的空间治理成效关系着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建立了关于弱势群体空间政治中\"不得其所\"与\"安适其位\"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应用于阳朔西街的流动摊贩空间生存状态的案例分析中。发现:(1)受新自由主义思想主导下的城市管理模式影响,阳朔西街的流动摊贩被政策法规在正式制度层面认定为\"不得其所\",但其在旅游经营活动中却受到其他空间使用者的欢迎,在非正式制度层面是\"安适其位\";(2)西街流动摊贩的空间生存状态具有\"不得其所\"与\"安适其位\"的双重性,由此也塑造出流动摊贩在阳朔西街时空嵌入的空间结构;(3)内部群体特征(灵活流动性、规范化提升)与外部社会文化情景(和谐稳定的社会话语、旅游场域的特殊性)两个方面因素不仅有效消解了正式制度层面所形塑出的\"不得其所\"空间规范,同时也强化了非正式制度层面与空间结构上西街流动摊贩的\"安适其位\"。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