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以歙县虹源王氏为中心看明清徽州宗族的婚姻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瑞 《安徽史学》2004,(6):68-76
明清徽州宗族婚姻圈有以下特征:第一,婚姻缔结以县境地域范围内特别是周边邻近宗族为主要对象;第二,徽州境外的婚姻缔结与徽商的迁徙和经营地域圈的扩大有关,长期经商外地甚或侨寓外地的徽州商人在商业经营或土著化进程中与当地人士结成婚姻;第三,徽州宗族的婚姻缔结以几个大的宗族为主要对象,相互之间结成世婚之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世婚制在徽州的盛行;第四,较多以业儒仕宦为背景的宗族相互结成婚姻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婚姻背后文化上门当户对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2.
作为"社会活动家型"的学者,王灵智教授不仅是研究华人问题的著名学者,在维护美国华人权益活动上也成绩斐然.他几乎参与了过去三十多年来每一种维护美国华人权益的运动.他把自己定位为一名"社会参与型"的研究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学者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使命应该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揭示社会问题,启发人们思考,提高人们的认识,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3.
张京华 《史学月刊》2003,(6):101-105
1926年《古史辨》第一册出版,标志着古史辨派(又称疑古派)的建立。同年,顾颉刚先生写了《(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一文,列举《周易》的记载认定先商有易杀王亥取仆牛的史实,其中借用了王国维的研究结果。顾颉刚先生撰此文本来做的是一个反题,但正如他自己所说,“破坏和建设只是一事的两面”,所以此文实为顾颉刚先生在古史建设方面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在古史建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4.
《辽左见闻录》是记载辽东故实之较早,价值颇高的专书。本介绍了该书的作王一元,进而揭示了该书的史料价值和版本价值。  相似文献   
135.
1937年11月王明回国后,王明便以共产国际的钦差大臣自居。虽然他在坚持抗战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面发表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主张,但是在如何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面却犯了系统的右倾错误。解读王明的右倾错误的具体表现及产生这些右倾错误的原因,对广大党员干部有重要的现实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36.
王振忠  王娜 《安徽史学》2007,(3):77-80,84
本文通过介绍徽州的一册书信活套,指出,作为启蒙读物,《汪大盛新刻详正汇采书信要言》既是一般民众的书信教科书,也可能作为徽州信客的专业培训教材.  相似文献   
137.
王安石的诗文集,自宋代出现“临川本”、“龙舒本”和“杭本”三大刻印系统以来,历代时有整理。但是,发展到今天,供学术研究的多种版本,在收录数量、记载格式以及编次分类等方面,还多有缺漏。所以,整理出新的工作仍待深入。  相似文献   
138.
汪道昆是明清文学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对他的评价向来褒贬不一,甚至走向两个极端。汪道昆生前享誉日隆,死后则非议蜂起,反差巨大。我们应该给予汪道昆怎样的历史定位?他到底是久被埋没的大家,或只是光耀一时的过客?他开创了怎样的文学风气,或只是把持了暂时的学术话语?作为文学史上较为特殊的个案,围绕汪道昆出现的种种争议,为我们辨章明清以降的学术流变,提供了十分难得的范本。  相似文献   
139.
王木南  李强 《华夏考古》2007,(3):138-141
本文收录了世界著名考古学家柴尔德教授和我国著名科技史家王振铎先生进行学术交流的两封信件。参照河南辉县琉璃阁墓中出土的战国时期墓葬车马坑的考古发现,两位学者讨论了中国古代车制中有关和双辕的问题。本文作者对这两封信件涉及的内容做了相应的诠释。  相似文献   
140.
ABSTRACT

From the controversies surrounding the National History Bureau in the early Republic to the short-lived National Historiography Office at Peking University, the traditional undertaking of writing dynastic history experienced many crises during the transformative Republican era. The National History Bureau was merged with Peking University as part of Cai Yuanpei’s efforts to separate the field of national historiography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shift it toward universities, as well as his efforts to further reform the university system. In comparing the staff members and aims of the National History Bureau and the National Historiography Office of Peking University, the latter clearly represented an update in terms of concepts and methods. The purpose of the History Bureau’s shift from “dynastic” to “popular” history, which apparently intentionally imitated the German academic system, was to render national historiography and other related research independent of the government, cast off the traditional moral burden of “condemning evildoers and praising the virtuous,” and gradually move forward on the path of specialization for national historiography within the university system. The National Historiography Office’s various editing plans amply demonstrate this tendency. The many winding detours that the “national history” efforts took between dynastic and popular history both expressed the entanglement of new and old ideas within academic circles, and revealed the contemporary struggle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