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作者在系统地回顾了王莽大布的研究历程的基础上,重新爬梳了有关材料,认为“大布黄千”的正确读法应为“大黄布千”。  相似文献   
122.
清宫的书画收藏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考察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窗口。大量珍贵的前代书画作品从民间进入清代宫廷,并在乾隆朝形成鼎盛局面。成为宋徽宗以来又一个皇家艺术收藏的高峰。这不仅是封建集权制度的产物,同时也是满汉文化融合的结果。自清王朝覆亡至满洲国出笼,逊帝溥仪及其小朝廷在北京、天津及长春的一系列复辟和称帝活动中从未放弃对清宫旧藏的关注与重视,将之作为象征皇家名分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以1746年到1940年代元代钱选《羲之观鹅图》(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美术馆)的收藏过程为脉络,通过考察画卷上诸多收藏印鉴和题跋来认识清宫绘画收藏的兴衰转折及其历史意义。在近200年的皇家收藏史中,特别是在清皇室20世纪所经历的变故中,这一画卷成为不可多得的历史见证。其奇特的收藏始末,深刻地向世人揭示了中国和世界政治、经济及文化史中的一段精彩画面。  相似文献   
123.
王世贞的明史研究涉猎了万历以前几乎所有的重大问题 ,从明代政治事件、典章制度、社会经济、中外关系、文化生活到历史人物等等方面 ,他都有独到的看法和贡献 ,且涉及明代社会的各个层面 ,开创了一派以实录为本位的新掌故史学 ,留下了丰富的资料。他的明史研究贯串着歌颂明朝的思想 ,体现其“成一家之言”的著史志向 ,因而他在明代史学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4.
以歙县虹源王氏为中心看明清徽州宗族的婚姻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瑞 《安徽史学》2004,(6):68-76
明清徽州宗族婚姻圈有以下特征:第一,婚姻缔结以县境地域范围内特别是周边邻近宗族为主要对象;第二,徽州境外的婚姻缔结与徽商的迁徙和经营地域圈的扩大有关,长期经商外地甚或侨寓外地的徽州商人在商业经营或土著化进程中与当地人士结成婚姻;第三,徽州宗族的婚姻缔结以几个大的宗族为主要对象,相互之间结成世婚之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世婚制在徽州的盛行;第四,较多以业儒仕宦为背景的宗族相互结成婚姻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婚姻背后文化上门当户对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5.
顾筼 《东南文化》2005,(3):43-47
从王维的送别诗谈他的有为和无为观,以及两种人生态度之间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126.
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评论家 ,无不重视对历史撰述的得失进行批判和总结。作为乾嘉史学名家之一 ,王鸣盛在探讨历史撰述问题时 ,尤其注意考察史书体裁的利弊得失 ,帝纪与人物传记体例的灵活运用 ,以及书志与论赞体例的进一步完善等问题 ;同时他又能够联系具体史事和作者撰述思想来讲体例 ;既重视体例又强调不应为体例所拘 ,反映其朴素辩证的变通思想 ,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并加以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7.
在姚绶存世及见于著录的作品中,存在着若干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其中几件作品的考证、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姚绶《行书诗笺》是从钱选《浮玉山居图》卷中散佚出去的一段题跋,《吴山归老图》卷是后人拼配之作。此外,本文还通过对姚绶生平部分内容的考察,确定了3件见于著录的姚绶作品为伪迹。  相似文献   
128.
近年登封市文物局发掘了一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出土了王莽铸币18枚,有“大泉五十”、“小泉直一” 及“大布黄千”,质地为铜、铁两种,较具价值。  相似文献   
129.
《汪氏二节母家传》是章学诚的一篇佚,收录于清代学汪辉祖所编《双节堂赠言集录》中该对研究章学诚与汪辉祖的生平、交友以及思想颇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0.
作者通过整理元代画家李士行的传世作品及生平资料,对画家的生平经历有了一个简括的认识,并归纳出画家作品的两种风貌,即古木竹石类继承北方王庭筠和李成、郭熙传统;山水类则师承董源、巨然。李士行于不同题材师法不同大师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元初名家赵孟(兆页)的“提醒品格”,另一方面与其生存环境的艺术传统和造化熏染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