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作为流传甚广的家训名著,姚舜牧的《药言》包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教育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治家、教子、处世等各个方面。对《药言》的研究、借鉴有助于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2.
介绍了台湾古建筑维修的程序与原则,根据维修原则开展调查研究、修护设计、实质施工、修护记录四项工作,从而达到“保存原有之色彩、形貌”。最后,依据《物保护法》不改变原状的原则,对今后古建筑维修提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3.
传统方法加固馆藏浮放文物抗震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馆藏浮放文物的有效抗震加固方法,采用振动台试验手段,研究了传统方法加固浮放文物的抗震性能。基于故宫博物院某展柜原型尺寸,制作了1:1比例陈列柜模型。在陈列柜内浮放一轻质陶瓷文物,分别考虑采用砂子、塑料卡、鱼线、橡皮泥及磁铁加固文物,进行了振动台试验。通过白噪声激励,获得了陈列柜基频分布;通过输入不同强度、不同类型的地震波,获得了不同方法加固条件下陈列柜和文物的位移响应、加速度响应和和动力放大系数,评价了不同方法的加固效果。结果表明:陈列柜的基频与输入地震波相差较大,这是陈列柜震害不明显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方法加固文物后,输入地震波的加速度仍有一定放大,但是与加固前文物相比,文物的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均有所减小,且文物因摇晃幅度而产生倾覆的可能性减小。此外,从减小文物加速度响应峰值角度考虑,橡皮泥和鱼线加固文物效果优于其它方法。试验结果可为文物防震保护研究提供较全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84.
试论徽州地理环境对徽商和徽派民居建筑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成林 《人文地理》1993,8(4):57-63
文章从文化生态学角度,论述了徽州地理环境对徽商和徽派民居建筑的影响,认为:1、徽州人商业活动起源于徽州物产"结构性失调",徽州"地狭人稠"促使"徽民寄命于商";2、徽商经营行业受徽州地理环境影响,以徽州物产余缺为基础;3、徽州群山环抱,陆路交通闭塞,新安江等水路从而成为徽商境内外贸易的主要通道;4、徽商投资产业多在徽州以外地域,明显受徽州物产和市场因素影响;5、徽州民居建筑在选址、用地、材料、结构、造型等方面,与徽州地理环境和谐、协调。  相似文献   
85.
孙天胜 《人文地理》1994,9(3):68-74
祖国医学中含有丰富的医学地理思想。在"人与天地相应"的哲学观念指导下,传统医学认为:地理环境的差异,必然导致气候类型、水土性质、中药药性的差异;地理环境不同,人的生活习惯、体质特点和地方性疾病也不一样;诊治疾病必须因地制宜。本文以现代医学和药物学为对照,阐明了中医的这种思想。  相似文献   
86.
在中国数千年的建筑实践中,已发现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创造,其中以糯米灰浆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有机-无机复合灰浆就是其中的一类。本文综述了自2007年以来相关研究的进展,包括:针对传统灰浆中有机残留物的化学检测和免疫分析技术的创新发展;全国252处古建筑遗址的1149个灰浆样品的检测结果及解读;糯米灰浆和桐油灰浆等传统胶凝材料固化作用机理及效果的实验验证;糯米灰浆研究成果对世界的影响及在世界复合材料历史上的地位;最近在新石器时代“白灰面”中新发现的有机添加物及相关溯源;传统糯米灰浆的改良研究及在文物保护工程中的应用情况等。这一系列的探索性研究不仅可为古建筑保护提供材料和技术,也为弘扬中华文明提供了鲜活的案例。  相似文献   
87.
从人生哲学、政治哲学、教育哲学三大方面探讨旅游哲学。旅游哲学之内涵见诸情性观、价值观、生死观、苦乐观、天人观、人际观、政治观、修身观、静思观、义利观等。  相似文献   
88.
服务业地理学的理论与人文地理学方法论革新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长期以来,对服务业地理学的理论研究、特别是研究方法论的哲学探讨往往重视不够。文章探讨了服务业地理学研究的一般意义和特殊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服务业地理学方法论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而得到了人文地理学方法论研究的几点启示。研究结果表明:借助人地全息统一论与城市全息地域结构的研究成果,并从信息哲学的角度,对服务业空间规律的分布、服务业空间组合与形态、服务活动区位等进行研究,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89.
Abstract

A popular saying attributed to Aristotle states that ‘medicine begins where philosophy ends’—but this principle does not seem entirely valid for the late Middle Ages and the Renaissance, when medicine and philosophy were considered to be integral parts of the same branch of knowledge. For this reason, although today medicine and philosophy are clearly distinct disciplines, historians of ideas cannot study them entirely separately. Indeed, since the early modern era was a period of profound revision of knowledge, probably only a truly interdisciplinary investigation can identify the conceptual shifts and transfers capable of reinstating medicine in its fundament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isation and modern thought, in particular as a model of a rational knowledge aimed at improving the social good through a fitting interpretation of experience.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offer arguments in support of such a historiographical approach, and to illustrate certain interesting methodological ideas that emerge from a study in which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of medicine cross-pollinate.  相似文献   
90.
Analytic ethics in the central period – extending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o post-World War II linguistic analysis – is too often construed by historians and philosophers alike in monolithic terms as the emotivism of A. J. Ayer. In contrast, we argue that a multiplicity of ethical doctrines were developed by analytic philosophers at this time of which Ayer's emotivism was just one. Moreover, we maintain that this multiplicity of ethical doctrines was itself the result of a multiplicity of conceptions of analysis and that connecting these two sets of beliefs makes for the best understanding of analytic eth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