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篇
  免费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黎兴强 《人文地理》2013,28(4):148-154
旅游地产是旅游开发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缎带"行"到旅游目的地的游客提供"吃、住、娱、购"以及可意象的"游"赏空间。作为闲暇经济主体的旅游地产发展正面临产业转型与资源约束的双重压力。从后现代旅游地产开发理念的视角,结合永续发展和包容性发展概念,构建出包容性发展棱锥模型及其应遵循的底一图关系等6点原则,以弥补现代旅游地产开发在产业发展模式和空间资源利用规划与设计等的不足。中国后现代旅游地产发展新维度:严格"三区四线"的空间管制:应用HST-TOD一体化立体综合开发模式;倡导JHTSD极大化及优化房地产市场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52.
孙根年  周露 《人文地理》2012,27(6):87-94
国际旅游与国际贸易是相互联系的,旅游引发贸易、贸易推动旅游。本文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旅游与贸易互动的三阶段模型,即旅游引发贸易、贸易推动旅游和偏好-容量限制3个阶段。以日韩东盟8国为例,选用1986年-2009年统计数据,分析了8国入境我国旅游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构建了入境客流量与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和进出口贸易3组24个推拉方程。在此基础上,以1992年和2002年为分界点,分析了各阶段入境客流量与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增长率的变化及弧弹性;依据每万人次入境旅游引发的进出口贸易强度,将日韩东盟8国划分为四种类型,分析了近10年来旅游引起进出口贸易强度的变化,为通过旅游拉动贸易或通过贸易推动入境旅游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3.
吴慧  肖廷 《人文地理》2017,32(4):155-160
近年来关于用户参与的研究大受欢迎,但鲜有研究从用户参与广度和深度出发,基于社区归属感及服务个人价值独特视角深入探讨用户参与对用户忠诚的影响。本文以在线旅游社区为例,以个人价值理论和基本心理需要理论为基础,采用情境问卷法构建了包含用户参与、用户忠诚、社区归属感及服务个人价值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表明:用户参与广度和深度对用户忠诚都有显著正向影响;安宁生活价值、社会融合价值和社区归属感显著中介于用户参与和忠诚的关系,其中社会融合价值中介作用最强,但社会认同价值没有发挥显著中介作用。本文的新发现在丰富学术界对用户参与相关研究的同时,还对在线旅行企业如何提高用户忠诚有较大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4.
利用改进引力模型并结合GIS 方法,分析2000 年以来南京都市圈县域尺度空间相互作用的时空演变,探讨圈域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结论如下:南京都市圈县市空间联系强度不断增强,南京主城与其它县市相互作用强度最高,其次为沿江各县市间、地级市主城区与其郊县间,南京、扬州、镇江、马鞍山等所辖县市间出现了联系强度较高的网络,有一体化发展趋势;历年县市潜力值都由最高峰的南京主城区为中心向四周递减,呈圈层式结构,在向外扩展过程中存在空间变异性,高潜力区沿江伸展,随着圈域内其它地区的发展,单一核心的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最后总结都市圈发展过程,提出圈域一体化发展的政策、交通、产业措施。  相似文献   
55.
城市空间认知影响因素分析与认知空间格局研究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论文基于北京城市空间认知调查问卷数据,引入居民属性等16个变量,利用二值Logistic回归方法,提炼出23个认知地点整体以及交通节点、商场、休闲地三种类型地点的认知影响因素。发现:第一,不同类型地点的认知率影响因素存在异同,其中,存在职住变更是最为显著的共性因子。第二,各类地点中的显著影响因子对认知率的作用大小有明显差异,年龄46-55岁变量是23地点认知率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交通节点和商场认知率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就业内城四区,而就业地与休闲地距离小于等于6km变量对休闲地认知率的影响最大。第三,各类模型中的影响因素类型不同且影响程度有很大差异,故具有不同属性信息组合的居民认知率不同。  相似文献   
56.
港口体系演化的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港口体系的结构和层次是不断变化的,根据各港口功能和作用的大小不同的变化,港口体系演化变现为集中化发展和分散化发展两种趋势。影响港口体系演化的因素很多,具体可归纳为技术进步因素、区位因素、航运市场因素、政策和政治因素四类。在集装箱革命之前,区位因素是影响港口体系结构的主要因素,而集装箱化之后,新技术的应用、航运市场在港口体系层次变化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政策和政治因素是港口体系发展的背景因素,其影响力一直较大。最后通过构建港口体系动力模型,详细阐述了各个因素对港口体系演化的影响过程和驱动机制,分析了不同因素对于港口体系集中化和分散化发展的促进和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57.
The fluorite deposits of Asturias (northern Iberian Peninsula) are hosted by rocks of Permo‐Triassic and Palaeozoic age. Fluid inclusions in ore and gangue minerals show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from 80 to 170°C and the presence of two types of fluids: an H2O–NaCl low‐salinity fluid (<8 eq. wt% NaCl) and an H2O–NaCl–CaCl2 fluid (7–13 wt% NaCl and 11–14 wt% CaCl2). The low salinity and the Cl/Br and Na/Br ratios (Cl/Brmolar 100–700 and Na/Brmolar 20–700) are consistent with an evaporated sea water origin of this fluid. The other end‐member of the mixture was highly saline brine with high Cl/Br and Na/Br ratios (Cl/Brmolar 700–13 000 and Na/Brmolar 700–11 000) generated after dissolution of Triassic age evaporites. LA‐ICP‐MS analyses of fluid inclusions in fluorite reveal higher Zn, Pb and Ba contents in the high‐salinity fluids (160–500, 90–170, 320–480 p.p.m. respectively) than in the low‐salinity fluid (75–230, 25–150 and 100–300 p.p.m. respectively). The metal content of the fluids appears to decrease from E to W, from Berbes to La Collada and to Villabona. The source of F is probably related to leaching of volcanic rocks of Permian age. Brines circulated along faults into the Palaeozoic basement. Evaporated sea water was present in permeable rocks and faults along or above the unconformity between the Permo‐Triassic sediments and the Palaeozoic basement. Mineralization formed when the deep brines mixed with the surficial fluids in carbonates, breccias and fractures 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veins and stratabound bodies of fluorite, barite, calcite, dolomite and quartz and minor amounts of sulphides. Fluid movement and mineralization occurred between Late Triassic and Late Jurassic times, probably associated with rifting events related to the opening of the Atlantic Ocean. This model is also consistent with the geodynamic setting of other fluorite‐rich districts in Europe.  相似文献   
58.
Emily T. Yeh 《对极》2009,41(5):983-1010
Abstract:  This article takes issue with a mode of argumentation advanced by a number of left-leaning, radical scholars, including those associated with China's New Left, about the causes of the Tibetan unrest in China in spring 2008. According to this stance, the Tibetan protests were the result of external manipulation by neoconservative, reactionary forces, ranging from the CIA to the Dalai Lama. The unstated premise of this response is that taking a critical stance against western imperialism and neoliberal globalization necessitates a defense of China's policies in Tibet. Such arguments take the form of unfavorable comparisons between Tibetans and Palestinians especially because the former are often romanticized, suggestions that Tibetans are unfortunate ideological victims of US-funded propaganda, and claims that they should be grateful for Chinese state-funded development. This response renders Tibetans incapable of being authentic political subjects. A radical stance on Western imperialism and capitalism should reject such reductionism.  相似文献   
59.
在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所开凿的洞窟中,榆林25窟是相对较特殊的一个,窟内南北两壁的观无量寿经变与弥勒经变延续了盛唐洞窟中经变画的构图、风格,而正壁残存的一佛八菩萨图在造像样式上与窟内其他图像则有一定的差别。从正壁残存的主尊、菩萨名号题记中可以发现,唐代不空译《八大菩萨曼荼罗经》能够与之相对应,但是该经对八大菩萨身形的描述与榆林25窟的图像有一定差别。此图像与藏经洞中的部分绢画具有类似的风格特征,其中一部分有藏文题记,表明它们与居住在敦煌的吐蕃信众有密切的关系,而藏经洞中发现的藏文抄写的《八大菩萨曼拏罗经》可以证明此地的吐蕃信众确实信奉这一经典。一佛八菩萨的图像在吐蕃本土拉萨及青海地区屡有发现,其中西藏昌都与青海玉树的两处摩崖石刻由高僧益西央开凿,年代均在九世纪初,这些遗迹说明一佛八菩萨图像在吐蕃本土的流传情况。在这几处图像与榆林25窟的一佛八菩萨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吐蕃流行的八大菩萨图样并不十分固定,但其构图和风格是基本接近的,而榆林25窟所采用的图像可能来源于吐蕃地区。  相似文献   
60.
张萌 《南方文物》2012,(1):124-131
本文将1987年以来的中国环境考古研究称为"现代中国环境考古研究",并将之归纳为"考古地理的环境考古研究模式"、"文化历史环境考古研究模式"和"资源环境考古研究模式"。本文对这三种研究模式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接下来,从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假设出发,指出环境考古学、文化历史考古学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继承关系,中国环境考古研究的最大问题是核心概念的不匹配。最后,通过考察西方环境考古研究和考古学史,本文提出应该用文化适应,即"考古学中的文化"取代考古学文化而将之作为核心概念进行环境考古研究,让中国环境考古摆脱文化历史考古学概念体系的束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