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6篇
  免费   11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190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554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328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281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345篇
  2006年   306篇
  2005年   317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81.
唐代县的等第,以户口、官品、俸秩、迁转次序等不同的标准看,有四等、五等、六等、七等、八等、十等诸说。从历时性而言,县等是不断增多的,由前期的六等逐渐发展到后期的十等,只是天宝时曾一度事实上取消下县,稍显波折。而望、紧、次赤、次畿县的出现,均与户口多寡无直接关系,更多地体现出“资地美恶”的特征。其中“次赤县”的问题尤其复杂,因其牵涉“赤县”的广义和狭义问题,综合分析,次赤县制度在传世文献中出现,不晚于唐德宗初年,很可能最迟代宗初期已经产生。而代宗末年至德宗前期形成的俸秩,对唐后期乃至五代的县之等第,也有新的影响。五代皆以户口多少定县的等第,只是不同王朝有不同的标准,繁简不一。通观唐五代县之等第,总体上呈现出从官品本位到以俸秩为准的演变路径。  相似文献   
182.
对明清江淮西部地区的旱涝史料进行梳理,对逐年州县旱涝灾害资料等级进行量化处理,并通过计算旱涝平均等级值和10年滑动平均值,重建1450—1911年该区域的干湿变化时间序列。结果发现,该区1450—1911年间共出现6个干湿阶段: 1450—1490年,以轻度干旱为主;1491—1545年,旱涝灾害频发,干湿波动较为明显;1546—1625年,旱涝灾害少发,干湿比较平稳;1626—1710年,以中度干旱为主,极端干旱事件发生频率显著增加;1711—1860年,气候湿润;1861—1911年,干湿波动偏湿润。不同的干湿阶段对江淮西部的湖泊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干旱时期,湖盆积水减少,湖周萎缩;湿润时期,降雨增加,湖泊的蓄水量增加。  相似文献   
183.
宝塔河遗址出土的东周时期遗迹有灰坑、陶窑和墓葬,遗物仅见陶器与石器,器类包括鼎、釜、罐、鬲、盂、豆等。这些遗存分三期,时代跨度从春秋早期至战国早期。内涵分为两组,一组以鼎、釜、罐为核心,代表着峡江地区一支传统的鼎釜文化;一组以鬲、盂、豆为核心,为楚文化。春秋早期以传统鼎釜文化为主,春秋中期以后,楚文化逐渐介入,春秋晚期以后,楚文化在这一地区已成为主导文化。这一过程为我们研究峡江地区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楚文化的扩展趋势,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相似文献   
184.
本文简要介绍了在襄樊市长虹南路墓地发掘的13座墓葬,其中东汉墓2座、隋墓2座、唐墓9座。均为砖室墓,随葬器物有陶、硬陶、瓷、铜、铁、铅锡、金、银器等。它们的发掘丰富了本地区汉唐时期墓葬资料,尤其是M16画像石门的结构填补了东汉墓葬发掘的空白。  相似文献   
185.
江苏淮安财富广场南北朝家族墓是一处典型的家族墓地,墓葬排列有序,随葬器物较为丰富精美,时代特征明显,文化因素较为复杂,对研究南北朝时期丧葬礼俗及淮安地方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6.
文物艺术品市场多元格局的形成,国有文物商店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愈发激烈,凭借原有的运营模式已难于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实施产业联盟是国有文物商店在现有市场环境中赢得竞争、获得发展的有效路径。长三角地区有国有文物商店12家,丰富的文物藏量、相似的组织机构、繁荣的文物市场,为建立和实施产业联盟提供了有利条件。产业联盟既可以整合各个个体的资源,充分利用各自的有利因素,又可以避免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从而产生最优的协同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87.
追求生命的永恒是人类共通的理想,各民族神话中都有体现人类追求永生的传说。《山海经》被称为"神话之渊府",在保存了大量神话资料的同时,也通过对增寿、长寿、长生乃至成仙的描述来否定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188.
1368年,元廷退出大都以后,元顺帝幻想得到高丽的援兵以恢复元朝的统治。反元亲明的恭愍王高丽并未发兵扶助北元,但是为“击东宁府”,高丽与北元保持了近一年的表面友好的外交以探察其形势。  相似文献   
189.
During every war between Denmark and Sweden from at least 1505 to 1676 popular peace treaties were concluded by common men on both sides of the national border. These treaties were negotiated in contrast to the aggressive policy of the political leaders and to the nationalistic discourse of the elite.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use archaeology to give an economic, social, and mental background to these treaties, and to the regional identity across the border that they presuppose. Above all a specific building tradition seems to have given the peasants a mental affinity across the border.  相似文献   
190.
孟广林 《史学月刊》2004,21(6):71-82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法国的宫廷大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克劳德·得·塞瑟尔根据现实社会的变动,提出了系统的"新君主制"学说.在肯定君主制的价值时,他鼓吹"王权神授",但却着重于从人性的角度来强调君主制的优越性.在对"明君政治"的憧憬中,他界定了一些君主应当遵循的政治行为规范,特别强调君主实施仁政,建立各等级之间的"和谐"秩序,并提出了等级变动的合理性.同时,塞瑟尔主张君主让各等级代表参政议政,建立"君主咨政会议制".他还提出"有限君权"的主张,力图以教会、"正义"与国家法令来遏止君主的暴政.此外,他还要求君主灵活地进行外交,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塞氏的政治学说充满着"过渡时期"社会所赋予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但受时代变迁的感召与人文主义的熏陶,他突破传统的藩篱,提出了适应民族国家发展与新兴资产阶级成长之需要的"新君主制"学说.他的政治理想,反映了西方政治思想从中世纪向近代转型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