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信息化社会图书馆员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全菊 《攀登》2011,30(6):114-117
图书馆在国家的科学教育和研究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服务图书馆员的素质是由图书馆的性质、职能、规律和特点所决定的。在信息化社会,图书馆的应用技术呈现出更广阔的应用平台,要求图书馆员积极应对新技术和新的工作方式转变的挑战;读者的需求向多元化方式转变,也要求图书馆员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履务方式。因此,图书馆员的素质是图书馆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关键。鉴于此,本文就图书馆员应当具备的素质以及如何提高自身素质提出了一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2.
王明佳 《神州》2011,(2):56-56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给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情况和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如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一定要适时创新。从而适应时代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相似文献   
23.
刘颖 《神州》2011,(3X):94-94
传统的英语教学应以语法知识为主,教学中严重地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高分低能现象大量存在。时代呼唤英语教学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其效果始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而其客观标准又具双重性:既要实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力的目标,又要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标准。  相似文献   
24.
崔云 《神州》2011,(3X):101-101,103
语文教学效率包括知识的数量、能力的训练、思想教育的效果等。决定教学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学生因素、教材因素、教法因素等,但教师因素是影响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因为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在中学各门学科中,语文课的综合性最强,内容覆盖面广,所以语文教师应成为一个“杂”家。  相似文献   
25.
李贺文 《神州》2011,(3X):1-2,4
从对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抽样调查来看,由于专业教育的偏向和较低的高考成绩,使得理工科独立学院学生的人文素质普遍偏低。因此加强理工科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可以试着从理工科学生的培养模式、考核方式及教师队伍建设、政策鼓励等方面做出一定的改进,以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兴趣和机会,以保障人文素质教育在理工科学生中的顺利开展,使其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26.
任舒燕 《神州》2011,(3X):63-63,67
政治学科不同于自然科学,其探究问题的结论有政策倾向性。教师对探究问题所得出的结论的强调是其主导作用发挥的关键阶段,其作用至关重要。教师应注意升华问题,深层次地把握关键点。能否做到这一点,明显反映了一个教师进行探究式课堂教学角色发挥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27.
高超勇 《神州》2011,(3X):43-44
人们常说:“名师成就名校,名校培育名师”。民办学校的发展关键在教师,教师的成长必然是一所学校的立校、强校、兴校之本。本文结合学校实际和管理实践,从以人为本,实现教师管理理念创新;创设平台,实现教师管理手段创新;激发潜能,实现教师管理机制创新,这三方面阐述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管理策略。力求通过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创新,促进学校可持续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8.
Based on Danish experiences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increasing role that the discourse of “quality” is playing in cultural policy. Throughout the 1990s, from the general cultural debate, this discourse has spread to more instrumental considerations and practices in the field of cultural policy. The article presents this process in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nd characterises the present tendency towards a technocratisation of the discourse of quality under the auspices of New Public Management and the general trend in modern state policy towards instrumentalising all societal resources in the global economic competition. Opposing this line of development, it is argued that “quality” could serve as a progressive, non‐instrumentalist discourse if it is defined in relation to a modernised understanding of the “rational core” of the cultural policy tradition of the Nordic countries. In this perspective, the article suggests a contextualisation of the concept of quality and possible ways of implementing the discourse in practical cultural policy.  相似文献   
29.
Abstract

The recent installation of land drains at Star Carr, Yorkshire, UK, has been linked with loss of preservation quality in this important Mesolithic buried landscape, challenging the PARIS principle. Historically captured organic carbon, including organic artefacts, is being converted to soluble organic compounds and less soluble carbon gases. At the same time sulphur and nitrogen compounds are oxidized to species that are chemically destructive of artefacts and ecofacts. Two of the carbon products, CO2 and methane, are ‘greenhouse gases’ whose environmental impact can be costed in terms of carbon equivalents, which can be set against an assessment of the gain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of the land arising from drainage, at Star Carr being the improved cereal crop. Wetland studies elsewhere suggest that such decay processes could be slowed by restoring the historic soil environment, and even reversed to create carbon capture, enabling the farmer to claim carbon credits.  相似文献   
30.
黑河流域居民生活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浩  曾刚  徐中民 《人文地理》2009,24(4):66-71
以《Calvert-Henderson生活质量指标》一书为理论指导构建了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开展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及查找相关统计资料,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研究了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河流域-黑河流域城乡居民2004年的生活质量。具体的评价结果是:黑河流域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农村;黑河流域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表现出中游高于上游和下游;黑河流域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以乡镇为单位计算差异显著;黑河流域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中游略好于上游、下游;影响黑河流域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教育和住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