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包朗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3):48-52,41
本文在列举了孙诒让、王力、王焕镳诸家对"施"字的不同释义后,对与此相关的词"揜、函、胥"的意义进行了探讨,然后批驳了两种错误观点,澄清了一种不确切认识,最后得出"施"释为 "斜行"太笼统,应释为"落在后面"或"落在后面的人". 相似文献
23.
村级财务管理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范和完善农村财务会计体制是关键之一。农村财务尤其是村级财务管理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基层干群关系和农村社会稳定,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的加快,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4.
柳岸村遗址商周时期遗存发掘了4个灰坑,出土了大量陶器,这些陶器特征明显,且大多出自同一个灰坑,共存关系明确。这为研究十二桥文化、三星堆文化及两者关系问题提供了重要材料,也为成都平原商周时期陶器器形的整体辨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5.
石佛庵石窟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桦墅行政村境内的射乌山西南麓,是一处建于明代初期的佛教窟龛,现可见6个佛窟,每龛一像,共存像6尊,题材有西方三圣和千佛。根据调查可知,土下仍掩埋有不少窟龛,需待下一步的考古发掘和清理。石佛庵石窟是南京地区极少见的有准确纪年、并留存有彩绘遗迹的明朝早期石窟艺术,为研究和探讨明代佛教艺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6.
刘超建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0,(1):117-127,215,216
晚清民国乌鲁木齐地区的村落,根据人口结构不同,可以分为宗族、地理相近与地理相错三种类型。由于三种类型村落的自治程度不同,造成了政府对其治理方式上存在区别,也突出了国家对其控制力上存在差别。文章主要以村落个案分析为中心,针对每种类型的村落,以个案的形式说明村落类型与治理之间的关系及反映出的乡村社会治理的空间差异性。 相似文献
27.
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给农民个人、家庭和农村社区带来了一系列显性的和隐性的影响,这些影响对农民群体和整个社会都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28.
准确的文化定位,对于一个地区文化历史渊源的追溯、文化内涵的发掘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通过对西羌文化在青海大地上的发展历程的论述,认为西羌文化更能反映青海文化的产生以及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发展演变的情况。 相似文献
29.
为研究滇西地区青铜文化及相关铜器的制作技术,本研究采用扫描电镜和金相分析的方法,对云南祥云检村石棺墓出土的17件样品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祥云检村石棺墓出土的铜器以红铜为主,少数为Cu-Sn合金。这些器物的制作工艺主要是铸造、铸后冷加工等,制作工艺相对单一。3件编钟均为Cu-Sn合金,并且锡成分具有等比递增的现象。兵器矛经过鉴定后说明由于墓主身份的不同,随葬的矛也有实用器和随葬器两类。农具锸和工具锥和凿的鉴定表明有冷加工或使用过的痕迹,可能曾是实用器;而农具锄经鉴定并没有在农作中使用过,仅作为随葬品,进一步证明随葬铜锄是青铜时代滇西地区的一种丧葬习俗。分析表明,当时已根据不同器物的用途进行了不同的制作和加工。本研究结果对研究滇西青铜文化及金属技术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0.
聚落格局是历史聚落地理研究较少关注的一个对象。山西灵石县静升村“九沟八堡十八巷”的聚落格局形成历经元末明初各沟巷的初步开发,明中后期至清初的边界拓展与内部扩建,以及清中后期内部格局的充盈及跨河“南侵”三个阶段。这其中地理环境、宗族势力、战乱匪患和国家政策等因素产生了重要影响。静升村的个案研究表明,聚落格局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动态变迁的历史过程,而聚落庙宇以及标志性建筑物的创建历史成为考察的重要指标。现今加强乡村聚落格局的研究仍将是中国乡村聚落形态研究继续深入拓展的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