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斯坦因一三九三号文书是《晋书》列传第十七、十八、二十、二十四的简编和节略本子,卷中保存了傅玄、傅咸、傅祗、傅宣、向雄、段灼、阎缵、庾峻、庾珉、庾敳、庾纯、庾旉、郭象、陆机等十四人传记,但均极简略。卷中"世"、"民"缺笔,且避"诏"讳,但不避"旦"字,推测应抄写于武后统治时期。  相似文献   
92.
古蜀文化的两个中心区域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中出土了数以千件温润细腻、制作精美的玉器,统称为古蜀玉器。对玉器材料的检测分析表明,古蜀玉器主要以透闪石玉为主,同时还有少量的阳起石、透辉石、斜长石、闪长石、滑石等,材料种类丰富,选料较为广泛。通过对成都平原西北龙门山脉一带玉料矿源分布情况的初步调查,以及对中国其他区域矿源产地玉料标本的观察与对比,初步明确古蜀玉器绝大多数材料明显区别于其他区域玉文化玉料,三星堆、金沙遗址中绝大部分玉器应为就地取材、就地制作而成。  相似文献   
93.
1986年,史树青、刘光启等先生在青岛讲学时发现胶县博物馆收藏的一卷北宋金银书《妙法莲华经》,随后,在即墨市博物馆找到其余六卷,凑成一部完整的七卷二十八品《妙法莲华经》。2008年,故宫博物院承担了对即墨市六卷《妙法莲华经》的修复,作者在深入了解其经卷历史背景的同时,对修复的难点及技术进行了分析。修复完成后,折痕严重、残损破旧的经卷恢复了平整、洁净的外观,使国宝得到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94.
古文《尚书》真伪之争是学术史上最棘手、最难以解决的学术公案,而对先秦时期《尚书》传流的考察,是揭开古文《尚书》真伪之谜的前提与基础。清华简《保训》形制、字体与《尹至》、《金縢》等篇明显不同,因此《保训》并非是先秦《尚书》或《逸周书》的佚篇。清华简《金縢》篇"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不是篇题,而可能是《金縢》篇的序言。相传孔子编订《尚书》,《逸周书》为孔子删书之余,清华简中《尚书》与《逸周书》部分篇目并存,形制相同,清华简的时代断限是战国中晚期,郭店简《缁衣》也将《逸周书》与《尚书》并称为《书》经,《汉志》"《逸周书》为孔子删书之余"的主流说法并不成立。  相似文献   
95.
元末,北方两大军事集团的活动对当时的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军阀集团严重削弱了政府的行政能力。在南方红巾军割据的同时,形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割据。尽管元廷为恢复权威与控制能力进行过努力,但最终军阀集团的斗争在事实上瓦解了元朝的统治。  相似文献   
96.
本文通过对《汉书·艺文志》类例和叙文的分析,并结合相关出土文献,认为《汉书·艺文志》中著录的独立地理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1)《地典》和《堪舆金匮》为一类。这一类著作以一定的理论学说对已有的经验地理知识加以统驭,注重的是学说或理论的演绎,是朴素的理论地理知识体系。(2)《山海经》、《国朝》、《宫宅地形》为一类。其基本的出发点是通过对各种地物和地理现象的经验性测量或记录,寻求其内部可能存在的规律性,即“自然之数”。它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以观测为基础的经验地理知识体系,注重的是实证性。  相似文献   
97.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统治之学。但是,儒学并非是从创立之初就受到统治者的信赖而一举跻身庙堂的。汉朝是儒学“佩印绶带”的分水岭。汉以前,在一连串跻身庙堂的努力归于失败后,儒学开始自我反省。汉朝初年,儒学内部分化为齐学和鲁学,以崇尚权变为特征的齐学充分发挥“通变”思想,使儒学逐步适应了汉初政治形势的需要。叔孙通为人机警,善于认清形势,能适时地采取适当的行动,通过自己主观的努力以具体的事功让汉初统治者认识到儒学的价值,从而使儒学开始正式的登堂入室。叔孙通是汉初儒学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98.
Abstract

Once ostracized and relegated to a mere marginal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Lin Shu 林紓 (1852–1924) has now become an important and relatively well-known figure. This paper summarizes existing research on Lin Shu's translations and the controversy between the vernacular and the classical language, emphasizing the achievements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scholarship during the past century. For practical reasons, results have been divided chronologically into four categories: (1) Criticism of Lin Shu before 1924; (2) Early Chinese Scholarship (1924–1935); (3) Late Chinese and Early Japanese Scholarship (1935–1960); (4) Renaissance of Studies on Lin Shu outside China (1960–2000). This periodization is supplemented with a brief excursus on the current state of Lin Shu stud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