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篇
  免费   5篇
  75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01.
本研究利用能量色散型XRF、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超景深光学显微系统等多种无损分析技术对山东曲阜鲁国故城遗址出土的7颗蜻蜓眼玻璃珠进行了科学研究。基于获取的蜻蜓眼珠化学成分、物相结构、内部物理结构、表面显微形貌等相关信息,确定了这批蜻蜓眼玻璃珠的成分体系、制作工艺、产地来源和器物功能。研究结果表明,蜻蜓眼玻璃珠来自于楚地,是当时社会稀有而珍贵的奢侈品,是鲁国与楚地相互交流与联系的实物证据。  相似文献   
602.
该研究梳理和总结了上海地区先秦时期考古遗址的动物考古研究。目前,上海出土动物遗存且经过不同程度研究的遗址共有七处,动物遗存数据的再分析显示,从马家浜文化时期到马桥文化时期,上海地区先民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环境中的野生动物资源,也小规模地饲养家猪、家犬作为肉食资源的补充。其中,在良渚文化时期,家猪饲养业稍有加强,但整体依然以野生动物资源的利用为主。上海动物资源利用的特征和历时性变化反映出了长江下游地区先秦时期先民典型的生计方式。在今后的动物考古研究中,新发现的数据及时公布、联动整个长江下游地区进行区域性讨论、同时引入更多样化的科技分析手段,将为进一步解读上海先民的动物资源利用情况、人地关系变化提供更多视角和见解。  相似文献   
603.
604.
文章以同治《畿辅通志》为主要资料,对初创时期直隶留养局的空间分布进行探讨,揭示了其既普遍又不均衡的分布特点,并对形成该特点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行政命令的统一性是这一慈善组织普遍设立的主要原因,区域自然环境、自然灾害频繁程度、经济状况、人口密度、与交通线的关系以及地方官员的积极性等是影响其分布不均衡的因素。  相似文献   
605.
20世纪上半期是中国考古学的初创期,对这段学术史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历史各个阶段,对于民国时期考古学史研究的主要人物、作品和观点作了系统的评述,其中特别提到当前台湾和海外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除了对过去研究成果的总结之外,本文还反映了学术史本身随时代和环境变迁的清晰过程。  相似文献   
606.
李剑鸣 《史学月刊》2001,1(4):75-80,90
国内美国史学界对殖民地时期研究相对薄弱,而美国学者的研究则至为丰富。在研究中通常会遇到许多棘手的难题:如何确定殖民地时期在美国历史中的地位?如何看待不同种族和族裔群体的历史作用?如何理解英格兰文化与北美文化的关系?如何解释北美13个殖民地从分到合的变化过程?如何借鉴和利用美国学者整理的历史文献和发表的研究成果?这都是研究殖民地时期美国史所必须处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07.
北平和平接管时期的街道工作组是人民政权的临时派出机关。工作组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完成了摧毁保甲制度、发动和组织群众、建立群众拥护的街政府三项艰巨任务,为新中国定都北京奠定了初步的政权基础,并为以后中共接管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608.
Tantura F is the first wreck excavated so far in the eastern Mediterranean dated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8th century AD (the local early Islamic period), based on 14C and pottery analysis. Among the finds were the remains of about 30 ceramic vessels, two anchors, food remnants, fish-bones, a needle, a spoon and a glass vessel. Tantura F was c .15 m long and 5 m wide, and hull remains comprise keel, frames, planks, stringers, mast-step, and other internal components. Construction features clearly indicate frame-based construction, considerably earlier than it is generally thought to have been first employed.
© 2006 The Authors  相似文献   
609.
甘家坡遗址位于湖北省兴山县小河村1组。2004年7月至8月,咸宁市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了勘探发掘,发掘面积300平方米,获得了一批春秋、宋、明时期的重要遗迹和遗物。清理出春秋时期的房基址2座、灰坑1个、宋代沟1条,出土了一批陶、瓷、铁等不同质地的文化遗物。虽然遗址保存状况差,遗存堆积薄,但这是香溪河中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春秋遗存,对我们了解香溪河流域两周之际文化面貌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10.
2004年4月下旬,永嘉县溪口乡溪口村村民在清理李家大院房基时发现几个排列有序的水池(图一),随即报告县文物管理部门。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和永嘉县文化馆闻讯后即派考古人员赶赴现场,确认是一处重要的水处理系统遗迹,并于5月11日开始对遗迹进行发掘,发掘工作历时9天。现将净水池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