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31.
齐、梁朝藏书文化在王室政权及文化士人的倡导和实践下,与文史学互为动因,极大地推动了古代藏书事业的发展。在思想领域里,儒学、佛教、玄学三教援引并存,形成了多元的社会思潮格局,也为齐、梁朝藏书文化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32.
论雪山一期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雪山一期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一支代表性文化。本文对其文化内涵、分期年代、分布范围、 地方类型、来龙去脉、对外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3.
山东章丘市小荆山后李文化环壕聚落勘探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荆山遗址是山东后李文化时期重要的环壕聚落遗址。本文着重介绍了小荆山遗址环壕的形状与结构、环壕内地层堆积。通过分析发现 ,小荆山后李文化时期环壕的西半部利用了自然冲沟 ,东部为人工开挖而成。文章对环壕聚落内居址、墓葬的布局进行了探讨 ,进而认为 ,在山东地区 ,早在七八千年以前就存在着环壕聚落 ,其后的大汶口、龙山文化时代的一些遗址中也有环壕存在的迹象。小荆山后李文化的环壕是山东境内目前发现最早、结构最清楚的环壕 ,它的发现 ,将带动山东地区史前聚落形态及环壕聚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4.
河南仰韶文化的发现与研究--纪念仰韶文化发现8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广清 《中原文物》2001,2(5):41-52
河南境内仰韶文化可分为庙底沟、大河村、后岗、大司空、下王岗等多种类型.它从裴李岗文化而来,随龙山文化而去,其间与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互有影响.仰韶文化经历了由母系氏族社会逐步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的漫长历史长河,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5.
城市老字号的文化内涵与旅游开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梁保尔 《旅游科学》2007,21(4):24-30,42
本文认为,作为城市文化遗产的"老字号"出现的文化空巢现象,问题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传统文化边缘化和企业文化贫困化.本文分析了城市老字号的文化内涵,主要有:店铺字号蕴含的企业价值观,企业故事讲述的身边历史,街谈巷议彰显的企业个性,店铺经营积淀的企业文化.本文最后对城市老字号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提出构想,主要涉及:老字号文化内涵的发掘,老字号旅游功能的开发,老字号文化遗产的保护等.  相似文献   
136.
磁山文化以磁山遗址的发掘命名,以磁山遗址最为典型,包含了洺河流域的西万年遗址和牛洼堡遗址等。根据器物的共存关系和遗存发展序列,可把磁山文化分为三期。从遗存面貌的变化可揭示出磁山文化的谱系。磁山文化第二期时,兴隆洼文化南进到此地区,而裴李岗文化亦北进到此地区。磁山文化第三期时,裴李岗文化北进的势力更加强烈,使三期的文化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而在裴李岗文化北上的同时,磁山文化也有部分因素南下到裴李岗文化地区。  相似文献   
137.
位于南中国不同地区的新石器晚期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传播、影响等现象,这一现象在玉器中尤为明显。大致传播方向是从今浙江东部滨海地区向西传播,影响至为深远。  相似文献   
138.
良渚文化衰落的原因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也是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社会学和历史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良渚文化早期至中期发展过程的分析,认为良渚文化的衰落是"遏止领先"法则的一个体现,即良渚衰落正是源于其发达的神权社会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39.
乳钉夔纹盆形簋主要出土于关中地区,是探索先周文化铜器群的重要研究对象。根据乳钉、夔纹特征及其组合关系可判断乳钉夔纹盆形簋的年代上限为殷墟文化第四期。根据纹饰特征可将关中地区商周之际的乳钉夔纹盆形簋分为三式,Ⅰ式的年代上限相当于殷墟文化第四期早段,Ⅱ式的年代跨先周晚期至西周初年,Ⅲ式的年代为西周早期。Ⅱ式簋主要出自关中地区商周之际的中小型墓葬,其背后反映的是关中地区在先周晚期的社会复杂化,中小贵族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为西土集团的崛起奠定了重要的礼制基础。乳钉夔纹圆鼎也是探索先周文化铜器群的重要对象,与乳钉夔纹盆形簋的关系密切,两者以一鼎一簋方式构成的随葬铜器组合有可能早至先周晚期。随着西土集团的东进灭商,乳钉夔纹盆形簋和乳钉夔纹圆鼎在东方地区的出现已晚至西周早期。  相似文献   
140.
李诸平 《攀登》2007,26(5):96-99
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思想的激荡,各种经济利益的冲突,各种社会派别力量及阶级(层)的斗争,分别形成了中国文化不断演进的思想、经济及政治基础,它们共同构成中国文化不断演进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