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9篇
  免费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章草书,广义而言是汉代通行的隶书草写法;狭义而言是在隶草的基础上进而规范化的一种专门书体。章草书盛行于东汉末期,历经魏晋时代而渐成衰势,隋唐以后罕有书者。故宫博物院新近征得的原藏清宫并著录于《石渠宝笈》的隋人书《出师颂》恰恰弥补了章草书发展末期的历史空缺。本文简述章草书之由来以及古代章草书家的简况,以便读者从中了解隋人书《出师颂》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2.
本文将《隋贤书出师颂》墨迹本与传世《出师颂》的八种刻本进行排比梳理,归纳出三个系统:即“萧子云”系统、“索靖”系统、“隋人”系统。通过各本文字校勘比较和文献考证,证明“索靖”系统刻本的母本即史载北宋“宣和本”,“隋人”系统即史载南宋“绍兴本”,而此两本与北宋《兰亭续帖》所刻“萧子云本”,俱出自同一个更古的祖本。进而对辑入《出师颂》文字的《文选》一书的版本进行分析,论证“绍兴本”应是隋和初唐书家的临摹本,即《隋贤书出师颂》墨迹。  相似文献   
23.
本文分析了隋代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承前启后的特殊状况,指出隋代北方铭刻的主要成就是逐渐摆脱了前朝篆隶书体而形成了楷书书体,南方的纸书在跃出章草畦径的过程中初步酝酿出草书的章法,楷书已成熟定法。“书”之所以能够有“法”并且成为一门高雅的艺术,是因为隋代完成了“普法阶段”,最好的例证就是智永和隋贤的存世之作。  相似文献   
24.
南宋时,圣政修纂完毕后,须进呈皇帝和太上皇。在进呈过程中,宋廷制定了一套庄严肃穆而又极其烦琐的仪式。进呈皇帝之仪在皇帝和大臣处理日常政务的垂拱殿中完成。进呈给太上皇帝之仪在太上皇帝居所完成。在迎奉圣政和皇帝赴太上皇帝居所的环节中,秘书省道山堂和祥曦殿成为与进呈仪式紧密相关的空间。圣政的进呈仪式是由太上皇帝、皇帝、臣僚面向公众共同完成的两场表演,这种可视化表演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对皇帝而言,是向天下臣民宣示自己总结和继承先朝的政治遗产,开启本朝的治道,并且以自身的实践教化臣民,传递"孝"的理念,倡导"孝";对臣僚而言,通过仪式表演,表达了他们致君"贤能"的愿望。圣政这种史籍的进书仪式为我们考察南宋官修史籍进书仪式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25.
A third‐millennium BC tomb was subject to a rescue excavation in connection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road near the village of Al‐Khubayb in the Sultanate of Oman. It yielded a small number of finds, especially small metal objects that belonged to a later reuse of the tomb in the Samad period. As all diagnostic finds from the tomb date to the reuse, its architectural elements were the only indicator for the construction date of the tomb. Besides its small size and large wall thickness, which might suggest that the tomb is a transitional type between the Hafit and the Umm an‐Nar periods, its separation into two chambers and its facade made of white, dressed stones, can be seen as a clue for a construction date of the tomb in the Umm an‐Nar period.  相似文献   
26.
本文利用激光拉曼光谱仪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21件取自故宫博物院院藏宋代官窑完整器及42件取自杭州老虎洞官窑窑址的青瓷样品表面釉层进行了测量与分析。通过计算瓷釉样品拉曼光谱中位于500cm-1附近宽带与位于1000cm-1附近宽带的面积比值(Ip值)及利用EDXRF分析样品的元素成分,讨论了这些样品的主要助熔剂成分Ca O、K2O含量与Ip值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成分具有两类典型官窑瓷器釉料特征且在不同烧成温度下烧制的模拟釉块进行拉曼分析,对宋官窑青瓷样品的釉烧温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7.
山普拉墓地出土的珍贵纺织品与新疆其他古墓葬群出土的纺织品一样,是研究世界古代纺织史、丝绸之路物质文化交流的重要标本,承载着人类社会发展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科技价值。为研究古代纺织品的用金技术,以新疆和田洛浦县山普拉墓地出土金线为研究对象,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金线的形貌进行显微观察,以揭示金线及其芯线的结构特征,获取了金线相关几何尺寸等信息。同时结合能谱仪分析,对金线的成分进行检测,获得了金线合金中各元素的比例。本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古代纺织品的用金技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并且期冀通过今后逐步积累的大量金线分析数据能够揭示出中国较早时期纺织品用金技术的起源及其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28.
泉州湾宋代海船保存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国内乃至亚洲大型海洋出水木质文物保护的先例,泉州湾宋代海船自出土至今已保存近40年,经过多年来综合性地保护修复,其保存现状值得关注。本文通过对古船保存环境、船体构件保存状况、船体病害、材质状况的调查分析,综合评估船体保存现状,分析影响古船稳定保存的主要因素,从而为后续的保护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9.
本文以陕西唐宋时期的石窟寺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典型石窟寺建筑实例入手,与汉地木构佛寺建筑群体进行对比、分析,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研究:一、对比分析陕西唐宋石窟寺与汉地木构佛寺建筑的营建背景:二、进行陕西省内唐宋时期石窟寺与汉地木构佛寺在建筑群外环境的对比研究;三、进行陕西省内唐宋时期石窟寺与汉地木构佛寺在建筑群形态发展方面的对比研究。通过上述的研究方法,探讨出:陕西唐宋石窟寺在营建背景、建筑选址、建筑构成、建筑布局方面的发展规律及特点。  相似文献   
30.
作者在多年积累的考古实物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探讨了与南宋官窑密切相关的诸问题:如南宋陶质祭器的使用与特征,王晋锡、邵谔与礼器局、邵局、修内司官窑的关系,南宋官窑生产的仿青铜礼器瓷的性质与用途等。作者认为,王晋锡之陶质祭器的烧造与邵谔之修内司官窑的建立,是先后发生在南宋绍兴年间的两件不同的事件,两者之间并无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南宋陶质祭器与官窑仿青铜礼器瓷在形制及用途上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