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司马氏灭蜀,为巩固统一,强行迁移蜀汉政权之侨寓大臣将领子孙至中土,使其社会地位急剧下降,后来虽任用诸葛亮后代,应景而已。对蜀地土著土人,晋廷有所优遇,多加征召,但入洛之蜀土颇遭北人歧视,朝中无援,仕途不畅,其地位比之其汉代先辈多有不如。  相似文献   
172.
清末瘟疫与民众心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胡勇 《史学月刊》2003,1(10):73-78
在清末,民众面对瘟疫的心态首先是恐惧,由恐惧而导致迷信,还表现为对现代防疫手段的排拒。在中外杂居地居民的心态则更加复杂,但随着防疫的深化和瘟疫的成功扑灭,民众的心态迅速发生变异,这与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及中外文化交流等因素有联系,器物和制度层面的转型,为公共卫生观念的确立作了铺垫。  相似文献   
173.
今天所谓“竞技”或“体育”,先秦时期称之为“武娱”,包括某些带有军事性质的体育活动和医学健身运动。楚人尚竞技,其竞技项目之多和水平之高居春秋战国之世诸国前列,它对于楚国人口身体素质的增强、军事战术的提高乃至国力的强盛,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4.
陈瑞 《安徽史学》2003,(6):75-83
本对清代中期徽州山区外来棚民的基本状况、棚民营山活动的内容与类型、棚民营山活动给山区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以及徽州社会为遏制生态环境恶化所采取的应对举措等方面作了分析与探讨。章认为,清代中期徽州山区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主要是由外来棚民所从事的简单粗放、掠夺式的营山活动造成的。在长期饱受生态环境恶化之苦情况下,徽州山区社会采取了驱禁棚民与封山育林,调整产业种植结构相结合的标本兼治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5.
从官办到民营——日本明治政府殖产兴业方针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着民富国强的原则,明治政府从早期的官办为主,迅速转变到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体的阶段,为此他们采取了官办示范、官督民办、官助民办等多种形式并举的政策,多方扶植诱导。在民营经济成长壮大之后,他们又果断地低价出售国企,结果在很短的时间内,缔造了明治维新的奇迹。  相似文献   
176.
罗马平民问题的由来及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玉娟 《史学月刊》2002,(3):120-126
罗马平民问题研究是古罗马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国外,自19世纪以来,学者们对此问题的探讨,主要围绕着罗马平民的起源、平民与贵族的本质区别及等级冲突的实质等问题展开。国内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也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但仍有许多问题未获解决。弄清罗马平民问题,对于深入研究阶级、文明和国家起源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7.
关于教案的发源,目前学术界大致有四种观点:1.侵略说;2.中西化冲突说;3.三重危机说;4.多种因素说。①笔以为,笼统地将晚清近两千起②教案发生的原因归结为列强侵略或两种异质化之间的冲突等都未免失之简单,应作具体分析。在晚清直隶,引发教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由传教士查还旧址、租买房产以及民教互争公产地亩引发的地产之争;摊派各种庙会和修庙钱引发纷争;细故口角争殴;教堂或传教士、教民遭劫窃引发;反教谣言、揭贴引发;民教双方由相互猜疑进而捏情上控引发教案等。  相似文献   
178.
周人名商为殷,或者以为出于敌忾,或者说有尊敬之意,还有说殷是夷字的繁体、省借,称商为衣(殷)是指商人为夷人。理由皆不具足,而且方法上存在严重缺陷。实则商名本身即天命神佑之意,代表上天以临下土。周人代商,天命归于周,商当然不宜再为其称名。周人于是以其兴起之主汤之旧邦郸(衣、殷、卫),也是殷人的聚居之地,名其族邦。这既符合周人心理,也是商现在为“小腆”的现实相一致。殷是地理与民族概念、旧称,而商则是殷人曾经代表天命的徽号。  相似文献   
179.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ethods used in a project which set out to capture the movements and to consider the wellbeing of 30 teenagers on their journeys to and from school. A mobile phone linked to a GPS receiver was used to automatically log travel patterns whilst the respondents added ‘blog’ images and text about how they felt on the journey. Follow up interviews further explored the data. The paper shows that by using a range of methods the young people became involved in the project in different ways providing a rich picture of contingent and complex school journeys.  相似文献   
180.
岭南地区南越国墓的文化因素构成情况大体有三:一种是相当典型的越式墓,墓主当为比较纯粹的土著越人;一种情况是越式特征已经减退而汉式因素亦不明显,墓主当为受到汉文化一定影响的土蓍越人;第三种情况是汉式因素比较明显却仍然存在相当强烈的越式因素。其中最后一类墓年代更晚,分布亦较为普遍,族属似可称"次生越人"。从考古学文化和历史背景分析,岭南汉族的最重要来源应该是"次生越人"。南越国土著越人与南下汉人融合的大趋势是"次生越人"的形成和壮大,"文化上汉化"的同时,还存在"民族意识上越化"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