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旨在探讨美国华语文学的历史变迁、社会意义及其文化特性。美国的华语文学初始于19世纪中叶华人首次大批移民来美之际。时至今日,美国华人社会已成为亚洲之外最大的华语文学中心。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及跨国文化交流之影响,更使得美国华语文学风行于世界各地华人社会。那么,美国华语文学有何特性?其作品对华人生活有何影响?与美国华裔英语文学相比,华语文学有何异同?其作品的文化内涵与社会功能之间有何关联?本文拟对上述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2.
鱼尾狮作为新加坡的形象标志,充满了丰富的少为人知的吊诡。即使是梳理现有的文学书写,它们对鱼尾狮的本土意象叠加、冲突等也令人兴趣盎然。从见证、记载历史,到对自我、族群文化困境与危机的忧心,再到想当然地对自然生态的捍卫,再到国家、政治、文化认同的变迁,鱼尾狮显然从它诞生时的文化意义上的瘦弱到如今变得羽翼渐丰;但同时,其中的吊诡却也如影相随,“纪恶”的同时却也加强了“恶”,反思其缺憾和内在认同的同时,却也强化了它的文化意涵。本文力图剖析新华文学中这个独特的本土意象。  相似文献   
23.
文学经学化是郑珍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郑珍文学创作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本文分析了郑珍文学经学化形成的原因、特点以及表现方式,揭示了经学与文学在郑珍诗文创作中的密切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4.
日本新感觉派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强调主观感觉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它诞生之初,就在日本文坛掀起轩然大波,论争主要围绕新感觉派的创作方法展开。日本新感觉派对中国文学创作产生过两次影响,第一次是20年代末30年代初,以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为代表的新感觉派小说,他们较多从文体和创作技法上吸收;第二次是80年代贾平凹、莫言和余华等人的创作,巧妙汲取日本新感觉派的风韵,化入到作品肌髓。  相似文献   
25.
本文在认真回顾汉语日本文学通史写作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叶渭渠、唐月梅著四卷本《日本文学史》的特色,认为这部著作为中国的日本文学通史写作树立了一块界标,也为后来的研究者铺下了坚固的基石。  相似文献   
26.
重整马华文学独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华文学独特性是马华文学文学史的主线 ,它涉及一个艰难的立足点———马来亚地方与民族—国家文学 ,两个分裂的极端———现代性与中华性。本文试图从马华文学的独特性、现代性与中华性这三个关键概念入手 ,分析马华文学史上的几个观念误区 ,解释从南洋色彩、马华文学独特性、爱国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到经典缺席与断奶论等 1 990年代以后文学论争的意义。  相似文献   
27.
叶当前 《旅游科学》2008,22(6):49-54
送别诗作为旅游文化的组成元素,对旅游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探索古代的祖饯仪式,揭示送别诗的起因,并结合古代文史资料对送别诗进行合理的归类,以期促进送别诗个案的研究与运用,从而推动旅游文学的深度开拓。  相似文献   
28.
29.
蒲雅琴 《攀登》2005,24(4):155-15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图书馆工作和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图书馆应从着力开发文献信息资源、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等方面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做到全方位、多层次为广大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30.
庞博  方创琳 《人文地理》2015,30(2):7-14
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用于城市发展建设的资金规模日益扩大,特别是通过现代化融资借贷手段为城市发展筹集资金的方式给城市建设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和动力。但是,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和地区性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也使得城市债务的累积和扩大问题愈发严重。为了更加清晰地了解城市负债的影响效应机制和测度预警内容与方法,为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本文对相关内容研究进行了文献梳理和分析总结,并展望了进一步研究的重点方向。结果表明:国外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而国内的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研究视角较局限,缺乏多学科、广领域、立体层次的研究。因此,未来研究应注重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综合分析城市负债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路径、累积效应、互动耦合作用等,通过多种分析方法对多层次尺度的数据进行更加细化深入和全面的分析,探索城市负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时空分异格局、演变规律和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