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83篇 |
免费 | 45篇 |
专业分类
542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68篇 |
2021年 | 76篇 |
2020年 | 210篇 |
2019年 | 87篇 |
2018年 | 125篇 |
2017年 | 92篇 |
2016年 | 145篇 |
2015年 | 117篇 |
2014年 | 111篇 |
2013年 | 302篇 |
2012年 | 350篇 |
2011年 | 333篇 |
2010年 | 305篇 |
2009年 | 316篇 |
2008年 | 332篇 |
2007年 | 401篇 |
2006年 | 409篇 |
2005年 | 392篇 |
2004年 | 297篇 |
2003年 | 285篇 |
2002年 | 207篇 |
2001年 | 149篇 |
2000年 | 192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时空间行为研究为透视中国城市转型与发展提供了重要视角,但已有研究对中国西部城市关注较少、未能形成反映西部城市特色的结论。选取西宁市作为案例,基于2013年居民时空间行为调查数据及城市设施分布数据,分析居民时间利用、时空路径等时空行为特征及其与城市设施分布的匹配关系,以此补充微观行为视角下的中国西部城市研究,为中国城市时空行为方法论提供西部城市的验证。主要结论包括:①相比于东部城市,西宁市存在工作活动比例低、平均时长短,早通勤时间延后,午休返家,时间安排灵活等特点; ②西宁市与周边地区间存在具有高原地区特色的跨城市通勤和休闲行为; ③居民活动分布与城市设施布局存在一定的空间错位。 相似文献
72.
结构稳定性是评估文物安全的重要方面。三星堆二号坑出土1号青铜树体量庞大、结构复杂,且存在腐蚀、裂纹等危险因素,为了充分记录、评估其保存状况,本研究在原始几何形状和内部构造的基础上,利用三维数字建模技术,建立其几何模型和数值模型,并估算出青铜神树的质量分布和质心位置等无法实地测量的数据,并使用有限元方法,从应力和位移的角度分析青铜树的静置状态下的安全性。经过有限元模拟和材料力学简化计算,发现龙身和树干连接处、树枝根部应力较大,是易受损区域。 相似文献
73.
零售业及其附生-衍生的营业性娱乐场所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闲暇娱乐)行为的四大场所之一,零售业中附生-衍生的娱乐场所的类型、结构与空间模式是揭示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的重要方面,本文从城市社会地理学以及人类文化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角度,分析与总结国外学者对零售业及其附生-衍生的营业性娱乐场所的研究现状、内容以及其在城市中的空间作用与(社会)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74.
旅游产品的随意涨价,让很多游客感到头痛和不爽,然而业界还在蠢蠢欲动,继续运筹涨价。旅游产品的价格问题实际上关系到一重大的理论问题:由什么来衡量旅游产品价值量。旅游产品在其实现过程中没有物质性的产品传递过程,因此用\"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已经明显解释不通了。感受才是决定旅游产品是否有价值的关键因素。旅游过程中旅游者所获得的感受越深,旅游产品的价值越大,因此它遵循刘氏\"发汗定律\"。也就是感受的程度是决定价格高低的直接因素。但是感受是一种纯粹的主观心理体验,它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直接反映,也是人类文明的区域再现。 相似文献
75.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正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和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这既为城市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阐述了知识经济的基本内涵,分析和预测了知识经济时代城市发展的若干趋势,并指出在新形势下,城市地理学只有开拓进取,积极创新,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学科的研究理论、内容与方法,才能在知识经济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76.
In this article, Sappho’s Brothers Poem is re-evaluated and analysed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that have not been addressed sufficiently in scholarship so far. First, some questions of principle regarding the role of the brothers and the Sapphic speaker are discussed. Secondly, the poem’s communicative situation is examined, and different option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person addressed as “you” are considered. Thirdly, it is demonstrated how the poem establishes an intertextual dialogue with the Homeric Odyssey on various levels, and how this dialogue affects the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the poem. Finally, the commonly held view that the five transmitted stanzas do not represent the entire poem is challenged.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some wider considerations about some of the most common assumptions regarding the nature and the fragmentary state of the Brothers Poem. 相似文献
77.
王毓蔺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22(4)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继承秦汉杂述及地理志书的基础上,进入了中国古方志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的繁盛阶段。在国家分裂,朝代更迭的背景下,各种方志层见错出。计有:"记"、"志"、"录"、"传"、"赞"、"图"等多种体例的方志,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一现象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点有紧密的联系,结合时代特点来考察此一时期的方志,才会在总体上得出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78.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对外开放的酝酿和起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而1976-1978年对外开放的酝酿和起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对外开放政策的前提和基础。1977年3月的全国计划会议和1978 年7-9月的国务院务虚会,使全党在对外开放问题上达成了一致,为后来的对外开放的实践创造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9.
80.
赵世瑜教授是当代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所著《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一书,探讨了当代中国社会史研究力图形成的新的历史解释思路、新的通史意识及其发展态势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