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0篇
  179篇
  2025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Abstract

The groundbreaking work of feminist and gender geographies has substantially advanced the nature of inquiry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centering gendered ways of knowing, geographers have reframed disciplinary analyses of landscape, place, and space by troubling the normativities associated with lives, politics, and location. Though undoubtedly thriving, the visibility and impact of feminist and gender geographies have been confronted by history and changing political contexts. This essay extracts challenges to conceptualizing and doing feminist and gender geograph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By linking national freedom struggles to the current political climate and by reviewing the landscape of U.S. higher education, the essay asserts that scholars engaged with feminist and gender geographies can find utility in reflection, and by doing so, can resist contemporary disciplinary challenges to theory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72.
杨奎松 《史学月刊》2001,6(6):25-35
军事科学院历史研究部出版的150万字的新著《抗美援朝战争史》较之1982年该院军史部撰写的同类著作,在撰写方法和内容上一改以往以志愿军五大战役和谈判期间历次战役的作战经过为主的模式,而把主要内容放在战争背景、外交斗争似及后方支持等方面,这一尝试和努力理应肯定。另一方面,其学术上的欠缺与不足也十分明显,有些问题也值得再作商榷。  相似文献   
73.
74.
For the last sixty years, presidential libraries have providedand preserved critical source materials essential for the studyof the history of presidents of the United States. Oral historiesat those libraries have become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artof their key archival collections, with one or two major exceptions.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compares official oral history collectionsat the Gerald R. Ford Presidential Library with those of othertwentieth century presidents and seeks to explain why the oralhistories currently available for research there were so limiteduntil Mr. Ford's death in 2006. The reasons for this are anintriguing blend of developed White House policy, benign neglect,the role of tape recorders in bringing Ford to the Oval Office,and the continuing influence of the ghost of the Watergate scandaleven well beyond the years Gerald R. Ford occupied the nation'shighest political office.  相似文献   
75.
美国对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的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琛 《史学月刊》2002,6(1):89-97,120
美国对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反应与它的南亚政策息息相关。从印巴分治直到中美和解前夕,美国的南亚政策始终有服务于全球冷战的两个目标:力促印巴和解以防止共产主义集团乘机介入;以一切可能的手段使印度放弃中立政策并加入到西方集团。中印边界冲突在美国政府的南亚政策渐入困境时发生,给了美国决策者以莫大的期望,他们企图以其所谓的天赐良机达至以上主要针对中国的冷战目标。然而,中国正确政策及出神入化的实践大大强化了美国在南亚地区既有的结构性困境,使肯尼迪政府利用中印冲突的图谋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76.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与美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仇华飞 《史学月刊》2002,(2):98-102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签定是冷战结束后美墨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重要发展趋势。美、加、墨通过建立经济合作关系,实行经济自由化、一体化,既有利于三国经济的互利合作,又促进墨西哥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为墨西哥对外经济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机遇。但美墨之间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墨西哥国内依然存在的强烈民族主义倾向,墨西哥经济对美国经济的过分依赖等,使美墨关系还存在不确定的变数。由于墨西哥积极发展与亚太地区和欧盟的经济合作关系,未来美墨关系的发展,以及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统一货币等问题,是对NAFTA的一个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77.
Neoinstitutionalists applying the logic of rational choice institutionalism have leavened our understanding of public agency design and evolution in the domestic and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domains. This paper seeks to advance theory building in empirically grounded ways by assessing 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rational choice institutionalism), in an understudied "hybrid" policy domain where domestic and national security aims interact (domestic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and in an organizational type (the U.S. military) that has drawn scant attention from students of bureaucracy in political science, public administration, or public management. Analysis of three major efforts to green the U.S. military suggests that the patterns of politics accompanying agency evolution involving hybrid policy domains differ from domestic and national security domains in ways that limit the generalizability of rational choice institutionalism.  相似文献   
78.
20世纪40年代,以美国国务院驻中国迪化领事馆副领事身份为掩护的中情局间谍马克南在中国新疆从事秘密谍报活动,并于新中国成立前夕率一行五人队伍自中国新疆秘密入藏。但《纽约时报》等美国媒体却矢口否认马克南的间谍身份,并指责"中国的宣传机器在制造美国特务案例"。美国媒体对马克南入藏事件的报道是历史真实与谎言的混合体,其报道内容的缺失,直接影响了美国民众对事实真相的全面了解和客观判断,对今日美国人"西藏观"的形成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尼克松政府对中国钓鱼岛政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永虎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2):89-95,127,128
尼克松政府时期是美国关于中国钓鱼岛政策的基本定位时期。在返还琉球群岛的过程中,美国单方面擅自将钓鱼岛的"施政权"返还日本,中日钓鱼岛争端由此产生。在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上,尼克松政府保持"中立"立场。在《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是否适用于钓鱼岛问题上,尼克松政府一方面对日作出了默许的承诺,但另一方面却极力淡化甚至回避对其采取实际行动。在与台湾当局交涉钓鱼岛的问题上,尼克松政府否决了将钓鱼岛"施政权"从日本手中重新收回的建议,并建议日本与台湾当局进行协商解决。  相似文献   
80.
邵笑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2):96-105,128
中国领导人对越南战争的态度在1968~1971年间发生了转变,即1968年初至1969年上半年,坚决反对越南与美国谈判;1969年下半年至1970年8月,从不干涉越美和谈转变为支持越南谈判;1970年9月后,态度鲜明地支持和谈。中国前后两种立场都引起越南的强烈不满。虽然中国没有以牺牲越南的利益来换得中美关系的缓和,而且在自己并不富裕的条件下,仍给予了越南大量的无偿援助,但这些努力都没有改变越南对中国的不满、疑虑与不安。在中美缓和与越美谈判的进程中,中越关系却不断恶化,这为后来双方的冲突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