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本文详细地调查了试验区域的法器和彩绘的病害,对彩绘的病害机理和绘制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修复技术路线和修复工艺.此次修复研究的重点放在法器和彩绘的补色上,在补色过程中遵循了全彩的原则.针对法器彩绘残存不同的情况,本文采用三种不同的补色方案,并通过研究总结出法眼和背景云纹的补色规律. 相似文献
62.
作为近年我国修复保护项目的重要工程之一,“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髹漆贴金层修复是此次修复工程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考虑到千手观音的综合价值,以及作为宗教类文物的特殊性,贴金层该如何修复影响着整个保护工程的最终效果.2013年7月,修复工程组技术人员完成了针对髹漆贴金修复效果的本体试验,并得到了专家认可.本文主要介绍此次试验的前期准备和具体实验内容,讨论保护理论与修复操作的实践结合办法. 相似文献
63.
模糊现象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中广泛存在。众所周知,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下,模糊语比清晰精确的语言更得体更有效。本文简要回顾了模糊语的渊源,对模糊语进行了界定,论述了模糊语产生的根源,并将其与格赖斯的“合作原则”相结合探讨其语用功能。最后提出相应的语用策略,以期促进交际者充分利用模糊语积极一面,减少其消极影响,从而使言语交际顺利有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64.
傅斯年与杨志玖是具有师生关系的两代学人,他们二人的学术成就和贡献在学术界有着重要影响。但很少有人对他们的交往和情谊进行论述。他们数十年前往来的书信和交往的资料,记载了他们交往的史实和表现出的深厚情谊,其中既显示了杨志玖先生谦虚诚实、好学进取的学人风范和重诚尚信、尊师重道的品格,也反映出傅斯年为发展学术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不遗余力奖掖后学的宗师风范。 相似文献
65.
陈垣的宗教研究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关怀。在基督教研究中,陈垣的文化关怀体现在"使基督教在中华文化史上占有地位"的基督教本色化观,认为基督宗教不可能也不会替代中华文化,只能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这可以并入他在研究各种外来宗教中体现出来的以中华文化为本位的"中华文化观",即包括基督教在内的外来宗教、文化无不融入中华文化,但是不能改变后者;中华文化海纳百川似地容纳外来宗教、文化,本身得以丰富,但是本质不变,强调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抗日战争时期,陈垣的"民族文化关怀"表现为用佛教道教著述,表彰遗民,阐扬气节,并论述宗教保存发展民族文化的观点,侧重的是中华文化的长久生命力。陈恒的文化关怀体现了陈垣对自身和国家民族处境的深刻思考,在现实中都有对应,基督教本色化观对应陈垣的宗教信仰以及基督教与中华文化的关系问题,中华文化观对应全盘西化和文化保守观点,民族文化观对应外族入侵的文化保存和发展问题。我们分析陈垣的宗教研究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66.
塞音是布依语声母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含塞音声母的词数量最多。从原始布依语中分化出来以后,各方言点的塞音演变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除清塞音和先喉塞音在各个点都有保留外,复辅音塞音、浊塞音和清送气塞音在三个土语中的分布不均匀,反映了方言演变的不平衡现象。 相似文献
67.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充满了浓厚的解释学色彩,尤其契合伽达默尔后期的解释学思想,他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思想,这些想法就是一种实践解释学的表征,其中生活、社会、做在某种意义上是同义的,同时在具体的教学法上主张教学建立在学生原有经验基础上,与解释学的效果历史意识是一致的,在考上中增设口试这一环节及他大部分的演讲证明他对语言交际的重视,在解释学看来语言是联系自我与世界的中介,陶行知先生对于语言的重视就是对生活、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68.
新基督教右翼,是指美国宗教,特别是基督教新教中一些积极参与政治事务和社会事务的宗教保守派。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新基督教右翼组织主要派别有道德多数派、基督教联盟等。美国新基督教右翼势力的主要观点是:在国际问题上,主张强权政治,认为只有通过军事手段才能保证和平;认为以色列国是《新约圣经》启示的体现,美国应全力支持以色列。在意识形态上,坚决反对共产主义。在国内问题上,重视传统家庭价值,反对堕胎合法化,主张教育私有化和地方化;相信美国是一个被上帝“捡选”的国家,认为好政府应建立在《圣经》原则的基础之上。新基督教右翼对当今美国社会各个方面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69.
西周金文语言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峰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6):83-86
金文语言文字的研究始于宋代,集中于对金文的著录。清人尤其晚清学者开始注重对铭文文字的考释和研究。民国时期,学者研究的范围和深度进一步扩展。对金文语法进行系统研究,尤其是作为一个语言系统进行研究的,是在解放后特别是1978年以后才开始的,研究方向集中于五个方面:一、金文语法研究。二、词类研究。三、句法与语序研究。四、语法史研究。五、金文字典及文选类书籍。 相似文献
70.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它以自身的形态反映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社会语用则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民众文化素质及其道德修养和精神风貌。伴随当今社会的不断变革,语言面貌也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表现为语言的表现力较之以往更显生动且丰富多彩,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污染和损害语言纯洁性的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