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9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海宁郜家岭良渚化墓地是一处良渚化人工堆筑营建的级别较低的贵族阶层墓地,为了解良渚化的社会结构提供了可贵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32.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quick, simple and low‐cost procedures for data collection in commercial‐driven ‘salvage’ archaeology. In large‐scale cemetery contexts, the collection of a meaningful data set is often under extreme time and cost constraints. This requires the application of tailored field techniques and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between archaeologists, anthropologists and developers in order to maximise results. The authors examine procedures recently utilised to document and preserve skeletal data in three post‐mediaeval cemeteries in Prague, and evaluate their efficacy.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33.
新郑铁岭墓地M1404、M1405为东西向大墓,南北相距2米,均出土成套青铜礼器与陶器。铜器墓紧临,这在铁岭墓地还是首次出现。周围大中型墓葬,也多出土有成套的陶器。其北、其西40米开外的墓葬极少随葬器物,说明这一带可能为一个家族墓地。  相似文献   
34.
In the context of the administration of spaces assigned by municipalities for the burial of the dead,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techniques for the governance of political collectives of citizens implemented by public authorities. More broadly, this article shows how funerary practices (i.e. the social practices surrounding death—the rituals, the legislation, etc.) can be used to develop a critical reading of the social relations that structure the social production of space. To this end, the authors use the conceptual tools provided by critical legal geography to explore the controversy surrou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carré confessionnel’ (denominational area) within the Bois-de-Vaux Cemetery in Lausanne, Switzerland. Here, a focus on the techniques that allow ‘nomosphere’ technicians to convene a subset of the citizens within the public space reveals the administration of cemeteries as a means of governance, a method for mobilising bodies and a paradoxical means of managing flux.  相似文献   
35.
西亚地区的响铜技术何时传入中国及东亚列国,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经对江苏句容、江都及南京出土的南朝铜器作科技考古研究,发现最迟在南朝刘宋元嘉年间,来自西亚的新型的响铜技术已经在中国南北方地区立足,此后可能相继传入韩国(百济),并进而到达日本地区。过去,响铜及黄铜(输石)技术的考古学研究作为相对独立的领域在日本受到重视.但中国考古界则鲜有研究。新发现的这批南朝响铜器及黄铜制品时研究3-6世纪时期东西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响铜和黄铜(输石)工艺的传播乃至更广泛的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
山东莱州市朱郎埠墓群发掘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郎埠墓群位于山东省莱州市大原镇东朱果村东北约1.5千米处.1999年10月至11月,为配合大莱龙铁路建设,烟台市博物馆对此墓群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共发现战国、汉代墓葬35座,墓葬形制各异.随葬品主要是陶器,还有少量的铜镜、铜剑、铜印章等.为研究胶东半岛这一时期历史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37.
湖北郧县乔家院春秋殉人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乔家院墓地位于郧县西部山区,东距郧县县城约40公里。墓地座落在汉江上游南岸的台地上,北与郧西县的天河口隔江相望,现隶属于郧县五峰乡肖家河村。墓地中  相似文献   
38.
宋代漏泽园是中国古代最完善的官办公墓制度,有关遗迹的发现研究过去集中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还是空白(特别是南宋阶段)。本文根据作者掌握的几批南方地区出土两宋材料,结合文献记载和部分考古发现的唐代遗迹,就有关制度的渊源与火葬的关系,以及两宋漏泽园制度在南方地区实施的年代、特点和发展演变情况等进行论述,提出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39.
本文对唐宣宗大中四年亡故的郭傪墓志进行了考释,列出了自隋至唐宣宗250余年间郭氏家族的九代世系表,反映了晚唐时期偃师地区的一些社会风俗,对史书有关裴休事迹的记述做了补证,弥补了史阙。  相似文献   
40.
2006年5~10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项目的开展,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新乡市凤泉区老道井墓地老道井墓区所占干渠墓葬进行了发掘,清理战国墓93座,为研究豫北地区战国墓及其相关问题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