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运用科学技术方法对清代珐琅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运用原子发射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和金相显微镜,对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珐琅残片进行了实验分析。研究中.对构成珐琅的硅酸盐材料、铜材料、焊接材料以及镀金层的元素组成进行了测试;对珐琅残片断面的焊接层和镀金层的微观形貌、焊接层的金相组织进行了观察和鉴别。在此基础上,运用结晶学、矿物学、金属学和金相学的基础理论对珐琅原料种类、各种原料的作用、珐琅料的熔制与烧蓝、铜材料与焊接材料的合金属性、焊层的金相组织、掐丝珐琅的烧制工艺等问题加以探讨,试图藉现代科技手段揭示清代珐琅所包含的科学技术内涵。  相似文献   
42.
清代史馆制度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记录 《史学月刊》2008,(12):89-96
和前代相比,清代史馆制度有自身的特点。顺康时期,清朝官方就形成了以常开、例开史馆为主干,以阅时而开、特开史馆为辅助的史馆格局,这种史馆格局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灵活性,功能完善,相得益彰,在清廷的政治运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清代帝王对史馆修史的干预更加全面,皇帝亲自确定修史项目,对史书修纂的内容进行全面指导,时常过问史馆的管理,并形成了史书修纂次第进呈御览的制度,一切仰承圣裁,保证了帝王意志在史馆内的贯彻执行。清代史馆还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官方以制度化的方式规定了史馆内满汉纂修官的员额和比例,保证满人参与修史。清代史无专官,但史馆从组建、管理到史官选任、资料征集等,都有一整套严格而又灵活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43.
江南、湖广、陕西分省过程与清初省制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南、湖广、陕西三省分省,是清代行政区划变迁史和地方行政制度变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康熙、乾隆两部《清会典》记载的省制这一角度出发,对江南等省的分省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揭示了这是一个始于顺治十八年、终于康熙六年的渐变过程,清代的省制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从旧到新的转变。本文又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分省过程结束后,"江南省"、"湖广省"等省名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4.
川东道是解读清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典型范本。通过考察,再次证明了道由一种临时性的藩臬二司派出机构,逐渐演变成有固定辖区和治所的府以上省以下的地方行政区划和机构。因应时变、灵活性和敏感性,使得川东道在晚清被附加了很多原本不相关的职能。尽管它本身不是一个完全近代化的职官,但由于府以上省以下的空隙过大,这种中层地方机构,在中国历史上始终是需要的。  相似文献   
45.
The physical spaces of imperial education during the Qing were carefully constructed sites of political architecture that sought to shape the behavior of princes, emperors, and their teachers while projecting dynamic images of power. This article examines a range of buildings associated with the Qing pedagogical apparatus. It argues that the changing spaces of imperial education drew on both classical ideals and international iconographies of power to create and disseminate a fluid vision of rule.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he Qianlong emperor order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iyong Hall at the center of the Imperial Academy in Beijing for exclusive use by the emperor during the Imperial Lecture, combining classical Han Chinese and Manchu expressions of authority. Throughout the nineteenth century, heirs to the throne and young emperors were trained in classrooms filled with calligraphy penned by their ancestors. Aphorisms drawing on the Confucian classics, as well as Daoist and Buddhist texts, urged the young rulers to strive for dynastic renewal. Finally, at the start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s the Qing worked to transition to a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imperial classrooms around Beijing were infused with Western architectural styles, incorporating new strands of authority for the reforming Qing dynasty.  相似文献   
46.
近代以来中外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谈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人保护知识产权的观念,萌生于甲午战争前后。在知识产权中,专利权最早为国人所认识。但国人真正地比较广泛地关注知识产权,并对其有比较清晰、深刻的理解,却是在清末新政时期。此时,中外首次就保护知识产权进行了谈判。在保护知识产权谈判中,保护商标的谈判最为顺利。保护专利权、版权的谈判,比较艰难。经过谈判,中国与各方还是达成了一个互赢的结果。然而对保护知识产权,特别是保护版权,国人认识还是比较模糊。这也说明,保护知识产权.在中国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47.
论清代茶叶贸易的社会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德臣 《史学月刊》2002,2(5):90-95
清代是中国茶叶外销兴盛时期。由于世界茶叶市场的需求拉动和国内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叶出口量迅速扩大,成为中西贸易的核心商品,获取了丰厚利润。茶叶贸易对发展茶叶生产、改善交通运输、活跃金融、繁荣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并成为外交和军事斗争的重要武器。  相似文献   
48.
向燕南 《史学月刊》2002,3(10):5-11
明至清前期,随着海外关系的变化,史学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明前期,皇朝海外关系是建立在“宣威柔远”政治目的基础之上的。这种关系因郑和一下西洋”的活动达到高潮,史学则因此出现了几部反映这种海外关系特点的著作。晚明,倭患问题与私人违禁进行海外商贸等问题交织在一起,经权衡利弊,皇朝开始改变初期的海禁政策,私人海外贸易迅速发展;与此同时.西方殖民者东来,与中国开始发生直接的接触;随着传教士“精神狩猎”的开始,中西文化交流逐渐展开。这些海外关系的特点,都在史学中得到体现。清前期是海外关系大倒退的时期,中西文化交流逐渐偃息,史学的发展也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49.
学界对于传统中国城市空间近代转型相对缺乏关注。通过对上海县城的研究发现,在人口压力增加、城市用地紧张、环境恶化及租界示范效应的多重作用下,明清治所城市空间结构不再适用于20世纪初的上海县城,城市空间亟待改造。上海县城市政机构的设立为解决这一需求提供了制度保障与财力支持,故县城得以开展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建设,包括道路、排水、桥梁、码头、义冢迁移、公地改造、市容清理等,以不同以往的空间结构重塑了上海县城。这种因人地关系紧张带来的适应性改善不限于上海一地,而具有普遍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0.
In the literature, the ‘Overview Maps of Imperial Territories’ or Huangyu quanlan tu 皇輿全覽圖, is mostly referred to as ‘the Jesuit atlas of China’. The reason is that this early eighteenth-century atlas of all Qing China’s territories plus Korea and Tibet is assumed to have resulted from European missionaries importing European cartographic practices. In this essay, I argue that this view is outdated and can no longer be sustained. By revisiting the background of the missionaries’ involvement in cartographic exchanges between Asia and Europe, the techniques used for surveying Qing territories and the production of the resulting atlases, I show that the mapping project behind the ‘Overview Maps of Imperial Territories’ is best understood as a creative answer to the unique needs of Qing frontier management and imperial control, made possible by the integration, in mensurational and in representational terms, of European and East Asian cartographic pract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