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64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旅游资源总价值货币化估算研究——黄山风景区实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喻燕 《旅游科学》2010,24(5):64-71,83
旅游资源价值评估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旅游资源总价值由使用价值与非使用价值构成。本文在旅游资源总价值分类的基础上,构建出旅游资源总价值的估算方案,并选用收益还原法与条件价值法对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的使用价值与非使用价值进行量化,得到2008年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价值总量为1567.74亿元。研究中所构建的方法体系可为实现旅游资源总价值货币化估算提供技术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22.
长期以来,由于材料的局限,人们对冀中南地区仰韶晚期考古学文化面貌的认识是较为模糊的。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曾将这一时期该地区的考古学文化暂且归属于仰韶文化大司空类型[1],以当时可见的材料,最大限度并具高度概括性地描述了冀中南地区仰韶文化晚期的文化面貌。随着资料的  相似文献   
23.
The site of Finch Camp in the middle Queen Creek area of Arizona, southeast of Phoenix, has produced some of the earliest evidence of utilitarian pottery use in the US Southwest. Using multiple lines of evidence from vessel morphology, surface alteration, and minute fatty acid residues in vessel walls, I evaluate the nascent function of the earliest vessels (mostly neckless jars, or tecomates) and infer a diachronic process of functional expansion from about 350 B.C.-A.D. 400. This evidence provides robust evidence for evaluating various theoretical models of pottery origins. I argue that utilitarian pottery was initially adopted in connection with the intensification of small particulate plant foods (e.g., seeds, grains) and increasing household-level control over resources. Further, vessel functions may have expanded during the early centuries A.D. in response to women’s task-scheduling conflicts stemming from increasing residential stability and growing reliance on low-level horticulture.  相似文献   
24.
广东博罗横岭山墓地是一处较大型的商周时期墓地,随葬品丰富,据随葬品的差别可分为砺石墓、纺轮墓、兵器墓与第四类墓。四类墓葬在随葬品的总数、组合与配置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分析四类墓葬的特点对探讨当时的墓地布局、埋葬习俗、墓葬等级、社会分工、社会分层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5.
龚正 《旅游科学》2007,21(2):73-78
新颁布的《风景名胜区条例》实质价值表现为注重风景名胜资源永续利用的长远利益和景区内的和谐秩序,形式价值表现为立法的全面性和实际可操作性.《条例》颁布施行后的积极影响包括:进一步加强对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有助于制止景区破坏性建设和"商业化、人工化、城市化"的趋向,进一步完善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设置和明确其职责,促使风景名胜区法制建设的完善.本文结合普陀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现状,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6.
20世纪30年代,在全国性的城市规划浪潮中,青岛市政府制定了《青岛市暂行建筑计划》、《青岛市施行都市计划方案初稿》等一系列详细的市政计划,明确将青岛定位为“工商、居住、游览城市”,并把崂山开发列入规划范围。在此规划基础上,进行的市政建设和崂山旅游资源开发等一系列的现代化建设,使青岛城市旅游功能突出地显现出来。随着以崂山为重点的旅游资源的开发,青岛这一时期的旅游活动快速发展起来,成为其建国前的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27.
川端康成晚年的代表作《山音》仍然表现出“处女性”崇拜这一主题。信吾精神饥渴和委顿,内心充溢着怅惘、空虚、失落、孤独和死亡的哀怨与恐惧,他希望获得解脱,希望得到精神的救赎。他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归宿,寻找一种救赎的精神力量。信吾潜意识中所期待的能使之获得救赎的力量是通过女性来体现的,他探寻的目标也具体化为女性,尤其是女性美。以信吾为代表的男性形象在这种“处女”的爱中汲取无限的生命力量。川端康成作品中对“处女性”的崇拜也是一种对生命的憧憬。对“处女性”的崇拜源于川端康成的孤儿根性。也是作者对自己孤儿根性的一种解脱和拯救。  相似文献   
28.
名山旅游地的空间竞争研究──以皖南三大名山为例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本文分析了名山旅游地的特点和影响其空间竞争的因素,以皖南三大名山为例,讨论了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特点和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29.
佛教与黔灵山旅游业的关系表明佛教徒是黔灵山的旅游者、是黔灵山景点的开辟者、是黔灵山游客的热情服务者,是黔灵山的积极宣传者;弘福寺与黔灵山旅游业的关系表明弘福寺是游人游览的风景胜区、是接纳游客的旅店、是吸引游客的佛教场所。由此可见,贵州黔灵山的佛教文化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是黔灵山最重要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30.
任福民 《人文地理》1997,12(1):77-79
本文从金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建设现状出发,通过系统分析该区的开发历史和自然与人文资源背景,提出建设其为中国道教名山和浙中旅游胜地的规划总体构思,并且提出实现这些远景建设目标的部分近期起步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