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由“以数为纪”看《洪范》的性质与年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数为纪”是口头语言程式。以“以数为纪”为文体特征的《洪范》是保存在口头语言中的政治纲领,它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分散到集中、从彼此独立到互相联系、最后形成一个整体的较为漫长的发展过程。夏、商、周初是先秦“口头传统”的兴盛时期,因而《洪范》应是夏商时代的作品。  相似文献   
82.
有心还是无意:李济汾河流域调查与夏文化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庆伟 《南方文物》2013,(3):108-116
1925年李济在汾河流域的调查以及1926年对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的发掘是中国考古学者第一次自行组织的考古工作。以往研究大多指出探索夏文化是李济这次考古活动的主要目的,本文通过分析李济当年所写的调查和发掘报告,证明李济此行的真实目的是要寻找一处适合发掘的史前遗址,并企图通过自己的工作以回应安特生的中国文化西来说。而终李济一生,他认为在考古学上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何种文化为夏文化。  相似文献   
83.
2003年12月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辛亥革命老人刘莘园遗稿》,其中《联语十则》之第八则有“功在定黔,罪在定黔,乱世为人真不易;朝言革命,暮言革命,先生结局竞如斯”这样一副挽联,根据有关文史资料所述,结合《遗稿》中的作者观点,以及联语中的错字来分析,可知该挽联并非刘莘园作品。  相似文献   
84.
文震亨的《长物志》与李渔的《闲情偶寄》同为明清的著名文人笔记,在园林艺术和文化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在关于园林陈设艺术的阐述方面,两者贡献巨大而差异明显,本文以文本分析为主,从物生活、身生活和心生活三个层面切入,探讨两者的区别和相通点,以期拓展对于明清江南园林陈设艺术理论范式的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85.
明末作家孙钟龄的传奇作品《东郭记》取《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故事敷衍成篇,在嬉笑怒骂中刻画了群"丑"形象,寄寓作者对世态炎凉敏锐的内心感知以及深切的悲凉之情。本文以戏剧冲突为中心,从戏剧冲突的内容、表现方式和艺术效果三方面展开论述,从中感悟作品深刻的意义内涵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86.
为了对新疆营盘出土的95BYYM 15号墓主人所着人兽树纹面罽袍的修复与保护,对之用微型手提式吸尘器除尘,局部污迹用纯三氯乙烯、药用棉签进行干洗,对服饰的组织结构与纹样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选用与之组织相近、纹理结构类似的带有横向凸条的真丝面料作为背衬材料,用缝线针法,主要是回针、铺针和行针对服饰进行修复.同时,对展陈的形式和道具制作作了有意的赏试,展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7.
出郭九行”是对清初文学家魏禧及其兄魏际瑞九首叙事诗的总称。这组诗以沉痛的笔调描述了顺治末年百姓在官兵掳掠、盗贼横行之下的惨痛生活,是对杜甫“诗史”精神的践履;在艺术手法上,也吸收了杜甫叙事诗的艺术精华,并予以活用,体现出杜诗在清初诗坛的典范意义。  相似文献   
88.
宋末元初蔡正孙所撰<诗林广记>自问世后,元、明、清刊板不绝,并远播朝鲜、日本,现存十余种版本,主要为20卷本、4卷本之别,并可大体归纳为元刻八行本、元刻十行本、明王瑛本、明王圻本四种系统.  相似文献   
89.
纪昀与《四库全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乾隆年间<四库全书>的编纂,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浩大的文化工程.著名学者纪昀参与其中,既总揽全局,"撮举大纲",负责全书的编纂审核工作,又主持纂成<四库全书总目>及<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并先后主持文渊阁、文源阁和文津阁<四库全书>的复校事宜以及各阁<四库全书>的补遗工作,成为纂修工作中惟一始终其事而总其成者,为<四库全书>的修成及其完善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90.
This article contributes to a wider critique of the use of European capitalist, patterns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studies of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modern China—patterns commonly assumed to be universally valid. This sort of analytical framework denies not only the value of alternative economic models, but also that of Chinese independent economic thought. In this context, the present article argues that most of the intellectual changes of seventeenth-century Europe that led to the formulation of liberal capitalism—resistance to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support for luxury consumption as well as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market and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vate interests and morality—had taken place in China more than a century earlier. The background against which the two processes emerged, however, varied significantly, leading to distinctive ramifications. Unprecedented population growth and a widening gap between hinterland and coastal economies led Chinese officials and intellectuals to discard ideas of free market and focus instead on solutions for increasing production, maximizing the circulation of resources, and fighting poverty. It was not, therefore, a lack of a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the economy that led China to turn away from European-style laissez fare, but rather an evaluation of the Empire’s circumstances, raising questions on whether the European model is indeed universally applicable regardless of loc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