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篇
  免费   15篇
  589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探究不同尺度下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的集聚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显示:①计算机行业的集聚强度最高,京津冀各行业集聚强度高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②城市群尺度各行业多集中在100 km范围内,京津冀呈现“核心—边缘”结构,长三角为“扇形”结构,珠三角具有“多核心”特点;③城市尺度大部分行业集中在40 km范围内,少数行业在边缘区集聚,京津冀表现为“蔓延型”集聚,长三角为“局部型”和“多中心型”,珠三角为“多中心型”;④城市群尺度上的集聚特征依据地区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城市尺度上的集聚特征则依生产成本上的空间差异、产业政策和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2.
现代显微技术在纸质文物的研究和修复中,是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因此应用显微镜对几件纸质文物进行了显微观察和分析。结果获得了纤维表面形态、纸张工艺和纤维特性等信息,同时获取了表面图像、分散纤维图像,纤维长、宽、配比等数据。所获信息对文物鉴定与修复工作有明显的参考意义,说明现代显微技术可以对纸质文物进行分析、鉴别,并为选配修复用纸和断代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3.
中国文物科技保护工作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始终紧跟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应对文物保护及其保存和开放展示环境面临着的诸多挑战为导向,聚焦基础研究、保护技术与装备研发、保护制度与规范标准研究、保护技术平台建设等展开多项科技攻关,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文着重从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成果进行梳理,阐述了我国文物科技工作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我国的文物保护科学研究从闭门研究、各自为战到资源开放、互相合作、凝练共性、共克难关;从随意性到标准化,建立共同话语体系;以问题为导向,支撑作用日益显著;由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基本实现了“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在理论、技术、装备、标准建设等方面取得系统突破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4.
广西桂平博物馆藏东汉铜甑对于研究广西地区青铜器冶铸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器物长期保存于潮湿环境中,矿化严重、保存状况较差,亟须保护修复。本研究应用X射线影像观察、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模拟实验验证等方法研究了器物的铸造工艺、合金成分以及锈蚀产物成分。结果表明该器物为整体铸造成形,器物铸造时使用了轮制技术、刮板造型工艺以及铸后刻纹的工艺,箅部范块制作过程是用器身模翻制器身范后脱模,将器身模的圈足部分切下,然后在圈足泥模上刻出箅部型腔。在此基础上,遵循最低限度干预原则,力求将传统的文物修复手段与现代修复理念相结合,通过除锈、修补等保护修复措施后,不但提高了器物的整体稳定性,而且达到了可以展陈,发掘文物潜在价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仪器分析技术和方法被应用到皮质文物保护领域。分析检测是获取文物病害信息和评估保护效果的重要途径,可以为文物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文章介绍了表面分析、光谱分析和波谱分析、热分析以及联用技术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和技术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它们在皮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情况。皮质文物本身蕴含着大量丰富的信息,对皮质文物开展系统全面分析研究,从宏观和微观等不同层面定性和定量研究环境因素对皮质文物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建立皮质文物检测结果数据库和皮质文物病害标准图库,以及构建皮质文物劣化和病害防治保护效果评价体系是未来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06.
一类潜在的石质文物表面防护材料:仿生无机材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仿生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包括生物医学材料、纳米材料、薄膜材料和多孔材料等等。在一些石质文物表面发现了一种以草酸钙为主要成分的致密的生物矿化膜 ,以及一种磷酸钙类薄膜 ,使人们看到了仿生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应用前景。本文指出了目前石质文物保护材料的不足之处 ,介绍了一些仿生无机材料的优点和合成方法 ,探讨了这些新材料在文物保护方面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7.
西方国家大学技术转移研究的进展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鹏  曾刚 《人文地理》2011,26(2):20
技术、制度、文化和关系、尺度、调节是经济地理学理论构建的重要中介,也是当今\"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建构争论的核心所在。大学作为技术创新的集中地,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在整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创新和转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学技术转移的研究是近年来国外管理学、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通过总结国外大学技术转移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国内的研究特点,给出了未来我国学者,特别是经济地理学者在大学技术转移的研究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以便使得大学技术转移能在我国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赵霖  甄峰  龙萨金 《人文地理》2013,28(1):56-61
从网络休闲角度出发,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就信息技术对南京城市居民休闲活动与出行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探索居民社会经济属性、信息化水平、网络休闲活动和出行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信息技术对南京城市居民的休闲活动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网络休闲活动的增加也确实减少了居民每日的非必要性出行时间,说明对居民出行有替代或修正性的影响;此外,居民的社会经济属性是影响居民网络休闲活动和出行选择的根本,其中,年龄和学历,学历和收入,分别是当前影响居民网络休闲活动状况以及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9.
空鼓病害壁画灌浆加固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壁画空鼓病害是最为严重的壁画病害类型之一,如何科学解决壁画空鼓病害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对保护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在室内模拟实验和现场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西藏布达拉宫等处古建筑空鼓病害壁画的修复加固治理,系统总结了空鼓病害壁画灌浆加固的基本原则、材料与修复工艺,重点讨论了灌浆孔与锚固孔位置选择的标准、注浆管的埋设,水灰比与灌浆量的控制,壁画支顶防护的作用,灌浆结合锚固补强的技术要求,补色的标准与原则,灌浆效果的评价及灌浆设备的研制与开发等关键的技术问题。结果表明,壁画灌浆结合锚固补强技术是解决空鼓病害壁画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0.
声波CT技术在泸定桥东桥台内部结构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配合国家物局对国家首批重点物保护单位——泸定桥病害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采用声波CT层析成像技术对东桥台内部结构进行了泸定桥东桥台的无损探测,为泸定桥东桥台裂缝病害原因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病害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