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2篇
  免费   25篇
  3007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307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选择华商与韩商大会作为个案,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华商网络与韩商网络的运营机制及其特征进行了阐述和分析。韩商大会与华商大会是两个最具规模的离线网络协力系统,在强化网络成员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乃至在构筑民族共同体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两个大会在会议周期、运营体系和世界性影响力方面又具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992.
海外华人网络与FDI流入中国大陆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统计分析的方法,以13个国家在2002-2006年的数据为样本,建立了以经济规模、人均GDP、地理距离和海外华人网络为主要变量的分析模型,对海外华人网络与FDI流入中国大陆之间的相关系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海外华人网络与国际对华直接投资流量之间成正相关关系,其在中国大陆吸引、利用FDI的过程当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中国正式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海外华人网络对FDI流入中国大陆的作用强度将有所弱化。  相似文献   
993.
根据《公案簿》案例,分别对审前、审理和判决这三个阶段的审判程序进行了梳理。在1619-1928年间,巴达维亚华人社会的民事审判是一个典型的移民社会法律移植的历史现象。具有相当自治权力的公堂,负责华人社会的民事审判。公堂较为完整地将母国的法律移植到所在地,并保持了母国的民事法律传统。  相似文献   
994.
城市老字号的文化内涵与旅游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梁保尔 《旅游科学》2007,21(4):24-30,42
本文认为,作为城市文化遗产的"老字号"出现的文化空巢现象,问题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传统文化边缘化和企业文化贫困化.本文分析了城市老字号的文化内涵,主要有:店铺字号蕴含的企业价值观,企业故事讲述的身边历史,街谈巷议彰显的企业个性,店铺经营积淀的企业文化.本文最后对城市老字号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提出构想,主要涉及:老字号文化内涵的发掘,老字号旅游功能的开发,老字号文化遗产的保护等.  相似文献   
995.
张书林 《攀登》2007,26(3):32-36
本文研究了党内反倾向斗争与党内和谐的互动模型和互动状态。从理论上看,开展党内反倾向斗争是实现党内和谐的重要手段,而党内和谐的政治生活局面也能够有效地规避党内错误倾向的产生;从历史上看,党内反倾向斗争的历程就是不断建构党内和谐的历程;从实践上看,党内反倾向斗争的基本经验实际上指明了现实中构建党内和谐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96.
明代史家魏显国《历代史书大全》一书 ,国内存本残缺严重。而日本内阁文库则存一全本 ,卷首有《凡例》、《目录》和《史书总论》、《史书述略》各一卷 ,以及两篇序文 ,为极其宝贵的史料。从中表现出魏显国勤奋、坚韧的治史精神 ,撰写通史的历史编纂学思想 ,正统论和重纲常、讲劝惩的史学思想 ,以及较为严谨的著史态度  相似文献   
997.
武锋 《安徽史学》2007,(2):43-48
清代学人治学讲究实事求是、务求真解、学以致用,学风朴实.因此之故,清代学人对"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的《抱朴子外篇》普遍评价颇高,而对宣扬神仙学说、多显荒诞的《抱朴子内篇》评价很低.清代学人也注意到了《抱朴子》的文章风格与文学观念.此外,清代学人的治学观点、治学方法以及儒学思想对他们评价《抱朴子》也产生了影响.从清代学人对《抱朴子》的评价上,可以看出考据的方法与思想和义理有一定歧异.  相似文献   
998.
耿云志 《安徽史学》2007,(5):107-116
在令大多数中国人长期困惑的中西文化的关系问题上,胡适化与看来同自己的固有文化大不相同的现代世界新文化泰然相处,并怎样以最有效的方式吸收现代的新文化,使它能同我们的固有文化相一致、相协调和继续发展.胡适指出,各民族的文化本质上是有同一性的,是可以互相借鉴的.因此,不存在所谓东方文化是精神的,西方文化是物质的这种大分别.胡适又指出,历来各民族的文化交流的常态都是自由选择,各取所需.胡适还强调指出,任何文化都有其自身的"根本保守性",也就是所谓"文化本位".这个"文化本位"实际上就是那无数无数的人民.基于这样的认识,就能够以一种开放的文化观念来处理中国文化与世界新文化的关系,化解种种困惑,较好地解决近代文化转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对八十多年来校读法作为一种治学方法的形成过程和学者们对这个名称的使用理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探讨,认为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多同文献学、校勘学混同与重合,六十年代初彭铎发表《古籍校读法》,对校读法的概念、具体进行的方法、涉及的范围作了论述,七十年代末彭先生又发表《古籍校读法与语法学习》,对校读法的作用等作了深入的论述。彭铎继承陈钟凡、孙德谦之说而加以发展,确定了校读法的基本形式,使校读法作为一种学习与研究古文献、古汉语的方法同校勘学、文献学相辅相成,鼎足而三。  相似文献   
1000.
《小雅·都人士·诗序》所言与《札记·缁衣》第九章在文字表述上极其相近。本文分析对比了与之相关的五条传本与简本文献资料,通过考证,认定今传《礼记·缁衣》中该资料保存了先秦七十子或其后学所记原貌,其写定的时间下限当在先秦。同时,本文在对《诗序》与《记》的关系,以及简本与传本《缁衣》关系加以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都人士·诗序》应在今传《礼记·缁衣》定本后作了进一步的整理,其转抄《缁衣》的时间并不一定是汉代,有可能在先秦就已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