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篇
  免费   2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旅游业给遗产保护与遗产地管理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旅游业对维护文化和自然遗产价值,对社会、当地群众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均有影响,也给当地遗产设施发展与保护带来机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始终致力于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弘扬工作,开创有前瞻性的旅游业,承认文化多样性原则,强调旅游业在促进遗产保护等方面的有效作用。其创意城市网络主推的"善行旅游",严格遵循原真性与完整性的原则,通过对世界文化遗产、纪念碑、历史建筑、国家公园、博物馆等各类景区定期评估,提升公众关于新旅游产品及旅客稀少遗址的意识,提升参观者体验感受等多种行动,改善人群福利,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从而有利于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2.
治所迁徙与城址选择,既有联系亦有区别。雍正年间所设之靖边县,依托于明代从军事防御角度陆续择址修筑的五座城堡。明代嘉靖以后镇靖堡军事价值的提升,无法动摇靖边营的区域核心地位;设县时确定治所,因未找到直接文献,故原因难以揣度。同治时治所迁移,与各城堡人口及基础设施等现实因素密切相关;宁条梁地处边外,不可能成为备选。"1942年迁治张家畔"的说法,掩盖了此间国共两党在陕甘宁边区外围政治角力过程所导致的一县二治局面。陕北沿边地区的治所变动可以影响所驻城堡的历史兴衰趋向,从一个侧面揭示出边疆内地化的演进格局,与城堡本身在明代的选址过程并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83.
This paper summaris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in the southern Ionian Islands (Kefallinia and Zakynthos) prehistory and places it within the context of seafaring. Archaeological data from the southern Ionian Islands show human habitation since Middle Palaeolithic going back to 110 ka BP yet bathymetry, sea-level changes and the Late Quaternary geology, show that Kefallinia and Zakynthos were insular at that time. Hence, human presence in these islands indicates inter island-mainland seafaring. Seafaring most likely started some time between 110 and 35 ka BP and the seafarers were the Neanderthals. Seafaring was encouraged by the coastal configuration, which offered the right conditions for developing seafaring skills according to the “voyaging nurseries” and “autocatalysis” concepts.  相似文献   
84.
赵俊杰 《史学集刊》2012,(3):99-106
以乐浪郡为首的汉四郡自设立起,其盛衰就与周边各民族集团的动向息息相关,领地与人口不断变动,总体呈现渐趋衰落的态势。带方郡的开辟虽使当地的汉文化势力有昙花一现的兴盛,但4世纪初二郡仍在高句丽的进攻下覆亡。在高句丽势力的强大压力下,原乐浪郡汉人大量南下,加之内地新移民的到来,于带方郡故地形成汉人聚居区,势力逐步有了恢复性的增长,并于4世纪中叶达到相对的顶峰。  相似文献   
85.
延庆西屯墓地出土的汉代铜器对于了解北京地区汉代铜器文化特征、制作技术以及与周边地区的相互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揭示该批铜器包含的科学信息,本文对其进行了科学分析检测。结果显示,西屯墓地出土铜器的材质以铜锡铅三元合金为主,仅两件铜盆检测为铜铅二元合金、一件铜带钩为铜锡铅砷四元合金,且三类材质的合金化程度较低。除铜镜外,铜器的合金成分与器物类型之间没有明显关系,可见其青铜技术逐步衰退。多数铜器为铸造而成,根据器物的需要,还在局部采用热锻、热锻后冷加工等加工方式,说明当时的工匠已经能够根据需要应用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86.
在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唐代道路遗址保护中,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完整地收集了遗址表面的形貌信息,并建立了相关数据库。以此为例,说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土遗址保护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87.
本文对姜寨第一期房屋遗迹进行初步考察,确认了构成姜寨第一期聚落的5组房屋群之间的分界、各组房屋群的数量,每组房屋群皆由大型、中型和小型的房屋组成,且以小型房屋数量最多,中型和大型房屋数量较少.同时了解到各组的房屋建筑形式均以圆形地上和方形半地穴为主,而且房屋呈向心分布,门向均朝向聚落中心的中央广场.姜寨第一期聚落俨然是一个完整的史前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88.
吴营遗址位于淅川县西南丹江水库区东岸。2008年7~8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出春秋时期墓葬6座,为该地区西周至春秋时期考古学文化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89.
2004年3月至2006年12月,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在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配合下对南洼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勘探和发掘,清理了大量的二里头时期至金元时期的遗迹,其中二里头文化的遗存最为丰富,有壕沟2条、墓葬13座、灰坑700余座、水井3处、陶窑7座,出土了大量的遗物,其中有较为丰富的白陶遗存.这些对研究二里头文化的聚落形态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90.
Mikko Joronen 《对极》2011,43(4):1127-1154
Abstract: In this paper Martin Heidegger's notions about dwelling in the sites of finitude and “power‐free” (Macht‐los) “letting‐be” (Gelassenheit) are explored as fundamental possibilities for resisting the ontological violence posed by global capitalism, the planetary outcome of the metaphysical condition Heidegger calls the “machination” (Machenschaft). Beginning from the planetary machination—the emergence of the flexible and circularly functioning power of calculative intelligibility—resistance is understood ontologically and hence as a radical critique of power as a consummation of the history of the metaphysical constitution of being. The paper culminates in a discussion of Heidegger's view on the awakening of the “other beginning” of the abyssal “Event” of being, a groundless “time‐space‐play” capable of constituting an alternative modality of relations no longer based upon the calculative functions of power but upon groundless thought and non‐violent dwelling in the earth‐sites of finite be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