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44篇 |
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226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41篇 |
2021年 | 58篇 |
2020年 | 94篇 |
2019年 | 37篇 |
2018年 | 47篇 |
2017年 | 33篇 |
2016年 | 43篇 |
2015年 | 45篇 |
2014年 | 42篇 |
2013年 | 126篇 |
2012年 | 171篇 |
2011年 | 175篇 |
2010年 | 134篇 |
2009年 | 128篇 |
2008年 | 141篇 |
2007年 | 181篇 |
2006年 | 151篇 |
2005年 | 149篇 |
2004年 | 112篇 |
2003年 | 87篇 |
2002年 | 68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78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姚乐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27(2):143-150
反映西晋前期政区全貌的《晋书·地理志》中记载了58个县级封国,包括公国、侯国两类。虽然西晋朝廷已设置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但这些封国所对应的爵位,却是位在五等爵之下的一般县公、县侯。各家县公主要是由曹魏宗王降封而来。为县侯者,有功臣、敌国降将、曹魏宗室,还有不少是曹魏时即已受封而入晋后仍保留爵位者。 相似文献
992.
本文通过对2000年以来长城保护方案及有关批复意见的系统梳理,重点从勘测、勘察、设计定位与保护原则、工程技术手段及设计文本与图纸等方面对目前勘察设计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根据不同结构类型的长城,还对现存主要病害和技术措施进行了抽样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保护规划体系、立项审核、保护维修工作原则、勘察设计要求及项目实施与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3.
忠县涂井崖墓群颇受学术界关注,发掘简报根据其部分墓葬中出土的蜀汉钱币认为这批墓葬的时代为蜀汉时期,其实,根据这批墓葬的随葬品和墓葬形制来分析,该墓群应属于蜀汉至六朝早期。 相似文献
994.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华夏考古》2005,(4):48-59
为配合基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站于2001年4月至7月对新郑市摩托城工地进行了发掘,清理出唐墓10座,且出土了一批较为精美的唐代陶、瓷器,为郑韩故城的唐代考古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论宋代的生物资源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当时社会、生态环境的较大变化,宋代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保护生物资源的措施,其中主要有:设置其管理、保护机构,进行生物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制定其保护法令,禁止乱砍滥伐森林,不得非时、违法捕猎鸟兽,不许向朝廷上贡珍禽异兽,鼓励植树造林,营建保护性的林带、园林与苑囿,重视森林防火与防治虫害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当时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或在局部地区继续恶化的现象,并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998.
Multiple pathways across past landscapes: circuit theory as a complementary geospatial method to least cost path for modeling past moveme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incorporation of geospatial technologies in archaeology has resulted in productive advances in the analysis of past behavioral processes. Archaeologists have relied on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application of cost surface analysis and the computation of least cost paths (LCP) to study movement, one key social process. Recent research has identified limitations with LCP for modeling nonhuman species movement, notably the inability of LCP to accommodate multiple pathways. Archaeology must consider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critiques for models of past human movement. In this paper, I apply a different approach, circuit theory modeling, enacted through the program Circuitscape, to an archaeological case study previously analyzed with LCP modeling, travel to a regionally significant ceremonial earthwork center during Late Prehistory (ca. AD 1200–1600) in the Northern Great Lakes. Through this comparative analysis, I evaluat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methods for modeling past movement. The results suggest LCP modeling and circuit modeling offer archaeology complementary geospatial methods for conceptualizing past mobility. Combining circuit theory and LCP allows archaeologists to produce richer models of past movement by appreciating scenarios where multiple pathways are important as well as scenarios where optimum single travel routes have priority. 相似文献
999.
近些年来,山东地区周代考古成果显著,笔者拣取其中几个重要墓地,对出土的随葬动物尝试进行一下简单分析。这几个墓地包括有长清仙人台[1],滕州前掌大[2],东江小邾国[3]和新泰周家庄[4]。 相似文献
1000.
清代的“呈请发遣”是指祖父母、父母通过鸣官的方式呈请官府惩戒违犯教令的子孙,官府听从家长意愿,通过国家强制力将不肖子孙远流离乡。“呈请发遣”以家长的鸣官亲告为前提,国家既尊重家长对不肖逆子的惩戒权,又给予他们鸣官的送惩权。这一手段使族内家长的自主惩戒权和国家权威相结合,从而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清代的“呈请发遣”律例在制定和增改的过程中,虽力求根据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伦理思想进行灵活调整,但其仅依据一些违礼琐事便听任家长呈请惩戒的做法,使很多人遭受发遣充军之苦,从而使“呈请发遣”这一体现儒化法律的良法美意成了家长制的虐民帮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