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16篇 |
免费 | 36篇 |
专业分类
175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44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75篇 |
2019年 | 93篇 |
2018年 | 95篇 |
2017年 | 88篇 |
2016年 | 83篇 |
2015年 | 62篇 |
2014年 | 63篇 |
2013年 | 196篇 |
2012年 | 124篇 |
2011年 | 92篇 |
2010年 | 91篇 |
2009年 | 84篇 |
2008年 | 87篇 |
2007年 | 81篇 |
2006年 | 64篇 |
2005年 | 37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9篇 |
197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旅游形象屏蔽机理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分析了目前旅游形象屏蔽研究中存在的概念混淆、产生机理不明及概念体系缺失等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旅游形象概念和屏蔽概念的解析,从多个角度分析旅游形象屏蔽的产生机理,构建了旅游形象屏蔽概念体系,揭示了旅游形象屏蔽的内在结构。 相似文献
982.
“新移民文学”:“新”的悖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崇科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9,(2):21-26
分析了“新移民文学”术语的权宜性特征;从定义和身份认同两大层面对“新移民文学”概念和内涵进行剖析,认为“新移民文学”概念蕴含了很大的悖谬,从身份认同角度考察,则尤其明显;探讨了“离散华文书写”和“华语语系文学”替代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83.
新疆和田策勒县达玛沟出土“唐花卉狩猎纹锦”,存在破裂、残缺、皱褶等文物病害,有必要进行科学的保护与修复。修复前,对织锦进行了现状记录和病害调查。通过形貌观察、横截面观察和红外光谱测试判断织锦由蚕丝织造而成,通过红外光谱测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判断经线劣化程度明显大于纬线,通过显微观察了解织锦的组织结构为斜纹纬锦,通过色值测量和色卡比对,记录织锦纬线的色值与色号,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初步分析其可能使用的染料。依据调查和检测结果制定了相应保护修复方案。针对织锦需保留正反两面原貌的修复需求,灵活运用针线法进行本体加固,并采用镶嵌支撑法营建稳定保存的小环境。保护修复后的织锦丝线稳固,整体牢固度明显提高,便于收藏、提取及展示,达到了预期效果。此次工作为今后同类文物的保护修复积累了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984.
琉璃建筑构件在中国历史悠久,起源于北魏,唐宋时期已在高等级建筑上大量使用,鼎盛于元明清时期。西夏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同宋辽金并立,处于琉璃瓦技术发展的重要过渡阶段。西夏陵遗址是西夏时期官式建筑的典型代表,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郊贺兰山东麓,经考古调查与发掘,出土了大批文物,包括大量建筑构件,以白瓷板瓦与各种类型的绿釉琉璃建筑构件为主,即为官式建筑的典型代表。 当前对西夏陵的考古工作及出土文物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但对西夏的瓷质和琉璃建筑构件,主要是通过考古类型学与历史文献对其社会功能等加以考释,对工艺研究甚少,同时相关的技术特点与来源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研究西夏时期官式建筑材料的工艺特点,选取该遗址出土的白瓷板瓦、绿釉琉璃瓦30件,采用X射线荧光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成分分析、物相分析及显微观察。结果表明,白瓷板瓦胎体Al2O3含量较高,存在莫来石,釉料配方属于钙碱釉,工艺精细,与同时期灵武窑白瓷接近,应采用白瓷技术制作;绿釉琉璃瓦胎体CaO与Fe2O3含量较高,属于北方普通高钙易熔黏土,釉料为铜作着色剂的铅釉,与宋代绿釉琉璃瓦成分相近,符合传统的低温铅绿釉体系,可能是借鉴中原技术完成的。两种材质的瓦件都是西夏时期高等级建筑构件,官式建材的典型代表,是同时存在的,展现出西夏时期在官式建材生产技术上的多元性。但这两种技术差别较大,来源不同,反映出西夏在官式建材生产中兼容并包,在学习中原传统的同时又能紧密结合佛教文化,极具党项族的民族特色。更重要的是,西夏时期的建筑体系已趋于复杂化,可能会根据建筑不同部位、性质、等级与功能来使用不同的琉璃瓦构件,这对建筑琉璃体系的丰富与发展是极大的贡献。 本工作利用科技考古分析,探究西夏时期官式建筑构件的工艺特点,讨论制作技术反映出的建筑思想伦理;进一步丰富西夏瓷质和琉璃建筑构件的研究,与宋辽金时期建筑琉璃形成对比,补充了中国古代建筑琉璃技术的研究;同时加深了对西夏官式建筑的认识,也促进了对西夏与中原地区文化融合互鉴的理解。 相似文献
985.
986.
基于居民感知的跨界意义研究——以深港跨界居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在边界两侧居住的居民,跨界流动、居民对边界另一侧的地方感、跨界的个人意义以及跨界的区域意义这四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文基于深港跨界居民的调查数据,构建了路径模型来分析上述四者之间的关系。发现:跨界频率对深港居民的地方感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跨界频率对个人和区域意义的感知均具有显著影响,对个人意义的感知影响是正向的,但对区域意义的感知影响却是负向的;地方感对边界的个人和区域意义感知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通过对深港边界居民的实证研究,深化了对跨界流动意义的理解,以期为深港一体化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987.
988.
989.
何堂坤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8,10(2):16-21
对12件山东古代青铜镜进行了金相分析,其中6件为铸态,6件为热处理态,热处理的基本特征是:观察面上可看到许多明晃的交叉状物和不太明显的晶界状、环链状物。这与我国古镜的特征组织是一种“两端尖锐的长条状及针状”物之说是不相符的。 相似文献
990.
以广州的76家星巴克门店为研究对象,借助空间分析和空间统计方法探讨分析了广州星巴克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观测尺度的空间分布模式、空间分布方向、空间分布热点区域以及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星巴克的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凝聚的带状分布模式;②星巴克门店在空间上呈现东北-西南方向分布特征;③星巴克门店的空间分布密度呈现出由圈内向圈外密度逐级递减的圈层结构,其热点区域聚集分布在城市中心的商圈、交通枢纽以及中高端休闲消费人群聚集区附近;④城市的交通枢纽、商圈区位以及地价水平三个因素显著影响了星巴克门店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