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1篇 |
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39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87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23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81.
论南京国民政府抗战的思想文化准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京国民政府抗战的思想文化准备,始于“济南惨案”,“九一八事变”至“华北事变”期间逐步具体化,之后全面展开。这既包括在教育、宣传、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努力,也包括新生活运动、国民精神动员的进行,还包括为避免战争损失而实施的文物南迁及学校内迁等。其具有韬光养晦、隐秘进行,“安内攘外”、矛盾交织,由虚到实、由部分到整体等特点。这对激扬民族主义,增强精神国防和保证抗战胜利具有重要作用,但也不乏政治思想局限性。 相似文献
382.
Philip Bull 《Parliamentary History》2021,40(1):192-211
This essay reassesses the importance of Conor Cruise O'Brien's Parnell and His Party, 1880–90,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57,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its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parliament. While establishing the book's continuing relevance, both as a study of a specific political phenomenon and as a model for analysing political movements, the essay questions aspects which do not hold up in the light of subsequent research. In particular, O'Brien's account and interpretation of Parnell's behaviour in 1890–1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O'Shea divorce case is shown to be inadequate in the light of more recent research and writing. 相似文献
383.
国民政府从发行法币到金圆券而银元券,呈一下降曲线,显示出行政控制经济、操纵货币发行的弱化趋势。通过对银元券的发行背景、出台过程以及失败原因的系统分析,探究其内在实质,从而认识到纸币的发行必须遵守经济规律,超经济手段的滥用只会自食其果。银元券最终成为国民党在经济、金融领域彻底失败,无奈地逃离大陆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384.
从银行立法看30年代国民政府与沪银行业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30年代,围绕<银行法>、<银行收益税法>和<兑换券发行税法>、<储蓄银行法>等有关银行法规的颁行,南京国民政府与上海银行业之间进行了一系列交涉,这不仅从一个特殊角度体现了国民政府金融统制政策的形成,揭示上海金融业与国民党政权的关系,客观上也表明这一时期金融市场的运作、金融业务的开展乃至金融体系的构架,都不能离开法制手段. 相似文献
385.
南京政府行政督察专员制度,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重要的地方政府转型与制度改革。就专员的资格与任期、职权与辖区、组织与经费等方面考察,专员制的法制功能是显而易见的。然专员制度的法律设计与实际状况之间无疑存在着一定的偏离状态,但这种偏离没有影响到该制度的基本运作,因而专员制度的法制状态应是正常的或基本正常的。专员制度是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历史长河中发展演变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国地方政府从传统体制向现代体制过渡的重要一步。而且.专员制度的变革,也凸现了民国时期社会转型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386.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出现了建国以来少有的外部和平环境,中国得以集中精力搞国内建设。9月,过渡时期总路线正式向全国公布,到年底,全国范围的学习和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活动大张旗鼓地开展起来。这一切,都为1954年全面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机缘巧合的是,1954年又召开了日内瓦会议,给了新中国走向国际社会、展示自己风采的一个宝贵历史契机。内政外交的胜利令毛泽东在1954年留下了“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的千古绝唱和“我们正在前进。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的无比豪迈的壮语。 相似文献
387.
Menschenbild und Wirtschaftsordnung: Der Menschenbegriff im Kameralismus und in der National?konomie
Richard C. Bowler 《Berichte zur Wissenschaftsgeschichte》2002,25(4):283-299
This essay addre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 nature in cameralism and early German political economy. It suggests that the emergent economic sciences in Germany propounded a vision of human beings that stressed the psycho‐physiological roots of human behavior in general, and of economic activity in particular. In this vision, human beings possessed a body and soul whose constant interaction gave rise to needs and desires, and thus to the drive to behave as economic agents. Here the cameralists and early German political economists adopted conceptions of human nature current in the ‘Sciences of Man’ of the Enlightenment. This stress on the non‐rational, psycho‐physiological aspects of human nature prevented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a stable human social life, and in this way justified the continued need for governmental oversight and control of economic activity. 相似文献
388.
论陈垣先生的民族文化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本是陈垣民族文化史观的主导思想。在数十年的治史过程中 ,他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本 ,深刻揭示中华文化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阐释中华文化对外来宗教、外来民族的巨大影响。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抗日战争中 ,激发起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抗日斗志 ;他一生致力于发展民族的新文化 ,念念不忘推动中国学术赶超世界的先进水平。陈垣以中华历史文化为本的民族文化史观 ,强调了文化的个性和以此为基点的文化进化的包容性 ,对于 2 1世纪的中国史学 ,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89.
民族文献学研究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和平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1):26-28
对民族献学研究的意义、作用、内容、研究方向、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引起人们对民族献学的重视,以促进民族献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