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本文回顾了日本明治中期以前基层选举的传统以及相关政策的变动过程,并以1892年(明治25年)埼玉县秩父郡县议会议员半数改选为例,介绍了当时日本的基层选举情况。同样是处于过渡时期的基层选举政策,日本明治中期的例子对我国当前农村地区的基层选举的做法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具有颇多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在如何对基层选举进行有效监督,既保证社会的稳定和谐,又保证民意畅通方面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例子。  相似文献   
172.
汉代县廷的司法制度,遵循着一整套既定的诉讼程序。首先是立案,待县廷作出立案决定后,才进入审理案件的程序,案件的审结与县令长的素质密切相关。汉代司法审判程序还有一些如爰书、证据、乞鞫、监禁等规定。县级审判为第一审级,逮捕一般平民无须出示系牒等等。  相似文献   
173.
阳信县位于山东省北部 ,北接无棣、庆云两县 ,南靠惠民县 ,东邻沾化、滨州两县市 ,西南为乐陵、商河。阳信县境内地貌为黄河下游冲积平原 ,在地质构造上近于渤海凹陷中心 ,成陆时间约在第四纪。境内地势自西向东逐渐倾斜 ,海拔约在 6米~ 11米之间。通过近年来文物普查 ,在该县境内新发现古文化遗址 3 0余处 ,有些遗存为鲁北地域的新发现。普查之后还得知 ,县境内商周时期及早于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相对集中地分布在该县的东南部。 (图一 ,见附表 )信阳县境内新发现的古文化遗址和所采集的文化遗物 ,为研究海岱地区北部的商周时期及之前的…  相似文献   
174.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2001年春发掘简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贾湖遗址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六次发掘的资料公布之后① ,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② 。但限于当时的发掘水平 ,发掘中忽略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 ,使有些方面的研究无法深入进行。同时 ,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为了使科技考古专业的学生受到田野考古的训练 ,并探索使田野考古与科技考古如何融为一体的途径 ,2 0 0 1年春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 ,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 ,在舞阳县博物馆的配合下 ,对贾湖遗址进行了第七次发掘。 (图一 )发掘期间 ,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175.
以人均GDP 作为测度指标,采用传统统计分析与ESDA相结合的方法,从时间、空间以及关联性三个方面对2005-2013 年福建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福建省县域经济的绝对差异波动性增加,相对差异逐年缩小,其中福建省经济差异的最大贡献者是闽东南地区内部差异;②县域经济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但县域经济集聚性呈波动衰退状态,两级分化现象呈减弱趋势;③较发达县域沿四大交通线路呈“口”字型分布;④欠发达县域在部分省际接壤地区分布较为集中,出现经济落后走廊;⑤县域经济增长对全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表现为收敛;⑥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效应较强,发展速度相对较快。  相似文献   
176.
佛秀芳  白光元 《攀登》2006,25(5):147-149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县域文化发展水平,同样,县域文化对经济建设具有促进作用。发展县域经济需要文化作支撑,县域文化的成果最终体现在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因此,在县域工作中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文化建设,使县域经济和县域文化协调发展,从而推动县域各项工作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7.
江苏高邮龙虬庄史前墓葬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寒 《江汉考古》2006,(2):40-46
本文利用江苏高邮龙虬庄史前墓地发掘材料探讨了龙虬庄史前人口的性别比例、平均年龄和死亡高峰、人口规模等问题。笔者认为史前龙虬庄人们可能有意控制了女性人口的数量。艰苦的生活、繁重的劳动、危险的生育过程都是导致人们过早死亡的原因。最后笔者通过静止人口模式和新石器人口增长模式两种方法探讨了龙虬庄当时大致的人口规模以及可能的增长过程。  相似文献   
178.
河北省南皮县芦庄子汉墓有较大面积的覆斗形封土,是一座一侧有墓道的"甲"字形土坑竖穴墓葬,墓穴内有大量积陶,砌有砖椁,砖椁内还可能有木椁。出土遗物包括铜礼器和其他铜器及玉璧、相关敛葬用玉等,其中的四件鎏金镶玉铜枕构件表明该墓应为夫妻同穴合葬墓。墓葬的时代为西汉晚期偏早或稍早阶段,等级上属列侯级别墓葬,墓主当为西汉临乐侯国的某一列侯及其夫人,很可能是西汉晚期的节侯刘万年与其夫人。该墓葬作为西汉晚期临乐侯刘万年与其夫人的同穴合葬墓,对汉代列侯墓葬尤其是西汉列侯墓葬的确认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79.
蓝勇 《历史地理研究》2020,40(1):96-108
本文以唐代昌州治所变迁及静南县治地考辨为个案,提出文献分析与田野中的记忆、形胜、文物三视阈相结合,考证研究中古时期州县治城位置的方法。考证指出,唐代静南县必定不在今大足区龙水镇,也不在今大足区三溪镇,应在今大足区西五十里之地,旧称静南坝,即今大足区高升镇太和坝张家坝。乾元元年(758年),昌州初治昌元县,在今荣昌区盘龙狮子坝狮子林会龙桥,历史上又称旧州坝。大历四年(769年)迁移昌元县治到“南凭赤水,北倚长岩”的赖婆村,即今荣昌区河包镇。昌州因大历六年(771年)战乱而废,大历十年(775年)重置,至元和年间,昌州治和昌元县治地记载已不清晰,但至迟到元和八年(813年),昌州治所已经从昌元县改治静南县。到唐末景福元年(892年),昌州治从静南县改为大足县。考证过程中发现,由于传世历史文献地理认知上存在里程计算感性、方位坐标僵化、方位指向模糊、简脱衍串明显的“四大不精”,所以,在考证古代州县治地位置时,为了保证研究的信度,须用田野考察获取的乡土历史记忆、实地山川形胜、周边文物支撑三视阈对历史文献记载进行校证。  相似文献   
180.
以陕西省平利县79个贫困村为研究对象,基于协同理论,建立贫困风险耐受度评价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与地理加权回归方法,辨识平利县村域贫困风险因子,评测贫困村风险耐受度,并与贫困发生率进行对比验证。结果显示:自然本底、区位-生产资料、内外助力和生产生活保障等四个贫困风险因子作用方向有所差别;全县贫困风险耐受度处于中下水平;比对贫困风险耐受指数模型与贫困发生率现状,发现二者分布趋势相似性特征明显,未出现异常现象。后续应建立针对性的风险预测和防范机制,适量减少直接性福利供给,激发农户脱贫的内生动力,提升贫困户风险抵御力和恢复力,构建持续稳定的脱贫-振兴的扶贫新模式,持续监测县域贫困村贫困风险耐受度的时序变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