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10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安忠义 《江汉考古》2012,(1):111-116
致书和致籍是汉简中的一类重要的文书,目前对它的研究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本文认为作为通关文书的致书或致籍是津关收到的有关门部门对所管过关人员的情况通报,或是事先对过关人员过关时的登记,是他们检验、放行的凭证,符传与致书并用,津关案验符传与致书的记载无差,方得出入。  相似文献   
92.
何继英  王建文  高文虹  薛皓冰 《东南文化》2012,(2):28-36,129,131
青龙镇遗址位于上海市青浦区,是唐宋时期上海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2010年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首次对青龙镇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与发掘,发现了唐宋时期的房基、瓷片堆、水井、灰坑等遗迹及大量的遗物,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3.
陈氏太建北伐,系东晋南朝北伐史上的绝响之作。陈宣帝太建北伐的政治策略,是联周击齐;战争进程是先取江淮,而后强争黄淮交战于周。就南北对峙军事要地与江左国土安全关系论,太建北伐是内含战略防御与战略进攻的双重底蕴的。但陈氏起于南朝末造,经济武备均不及北朝,陈宣帝不能审此而失之烛远,穷兵远略将不可避免最终的失败。太建北伐始胜于周齐交争之隙,终败于北周统一北方之际,要在“合纵图齐”政略选择的失误;太建北伐最终归于失败,要在不仅折兵阃外再失淮泗,而影响亦及于南北统一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94.
夏商西周金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理近50年的考古发掘资料,夏、商、西周金器从用途上可分为人体装饰、其他材质器物上的装饰、祭祀用器、腰带饰四大类。京津冀辽蒙、豫鲁、陕晋、甘肃和四川等地区的金器,各有区域特点并反映了相关的社会问题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5.
明清临清贡砖生产及其社会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两代修建北京皇宫各大殿和紫禁城城墙,以及皇家陵寝所用大青砖,绝大部分是山东临清州烧造。从明初到清末的四五百年中,临清因京杭大运河的贯通而成为北方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和漕运咽喉,又因其便利的交通和适宜的土质等特殊优势成为明清两朝的贡砖烧造基地。临清的贡砖生产虽间有停废,但一直受到朝廷的严格掌控,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管理制度和生产方式。大规模的贡砖烧造一方面促进了临清工商业的繁荣和生产结构的改变,同时也加重了民众和漕运官军负担,对明清时期的临清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
早在北魏时期巩县窑已经开始烧制白瓷,这是白瓷烧制的萌芽时期.隋至初唐,巩县窑的白瓷进入成熟期,大量白瓷制品是供大众日常生活用的较粗放产品,其中一些精细的白瓷被作为外贸和宫廷贡品.巩县窑烧制的白瓷,也和其他陶瓷品种一样,有一个由粗到精,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97.
民国时期大学的中国通史讲授,有一个从模仿西洋史上古、中古、近古、近世的分期体系,向断代体系逐步演变的过程,最通行的断代方法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六段。在前一种讲授体系下,由于分期标准难以确定,造成时期划分极端混乱,中西历史对照讲授的目的难以达到,而且由于受西方中心史观的影响,还出现了强分时代乃至割裂历史的弊端。因此,这种讲授体系逐渐被各大学所抛弃,而代之以后者。后一种讲授体系的最终确立,是在分段问题上充分考虑中国自身历史发展特点的结果。其问题主要在于各段历史在实际讲授过程当中,常常不能衔接,造成通史事实上不通。与通史讲授体系的演变相呼应,通史教科书的编撰,也大体经历了一个从模仿西洋史分期,到依据本国历史发展特点构建本国通史著作体系的演变。这是中国史研究逐渐深入的一个表现。  相似文献   
98.
明清时期,广东的海防部署依据不同的区域划分呈现出循序渐进的"分路"特征,即从元末三路分防的萌芽,到明中叶的全面成型,再到清代四路甚至五路的发展。关于广东海防分路的时间,本文认为早在元末已经出现,当时中路的虎头门、南头澳等地均是重要的海防要塞,明初的广东海防从无备到有备,实际上借鉴了元末的海防实践,而对于肇庆府在明清两代并不归属中路海防区域,本文也明确提出自己的看法。从元末到清末,广东海防分路的漫长发展演变不仅是海防部署工作的细化,更体现了明清两代区域海防工作责任的日益繁重。  相似文献   
99.
河南商周青铜器蝉纹及其相关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早在红山文化、良渚文化时期就已出现了玉蝉,而蝉纹最早出现在青铜器上是在商代.本文对河南商周青铜器上的蝉纹进行归纳、梳理,把他们分为无足蝉纹、两足蝉纹、四足蝉纹和变形蝉纹四种类别,并对该纹饰的有关问题略述管见.  相似文献   
100.
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中,由于破散词语、文字释读不当、句子断限错误、语义层次不清等原因造成标点方面不少错误,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订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