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5篇
  免费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Level IV of Molodova I, an open-air Middle Paleolithic site in the Ukraine has been described by some researchers as a possible source of evidence for early symbolic behavior. We examined bone objects from this layer that were identified by Ukrainian researchers as exhibiting possible Neandertal produced engravings including two anthropomorphic figures. While we have determined that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symbolic activity at Molodova I, the database we have created, with its systematic recording of traces left by taphonomic agents on faunal remains, provide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overall site taphonomy.  相似文献   
42.
This study applies a taphonomic analysis to the final Middle Stone Age faunal assemblage from Sibudu Cave, South Africa, by assessing bone surface modifications, breakage patterns and skeletal element abundances. Cut marks, percussion marks, severe fragmentation and the high frequency of burned bone combine to demonstrate that human behaviour was the principal agent in the assemblage's formation. Thes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research on earlier occupations of Sibudu during the Middle Stone Age. Moreover, this assemblage is proposed to reflect regular site maintenance and cleaning. This conclusion is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research that demonstrates systematic site maintenance during the Middle Stone Age at Sibudu and emphasises this behaviour as being a consistent activity for Middle Stone Age foragers.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43.
This paper is the outcome of a lecture held at the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It provides a summary in English of the archaeozoological research work which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Central Europe during the last 30 year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material from medieval times. It is shown that a thorough zoological analysis of bones from excavations provides much information for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Not only was the ratio of wild and domestic animals or of the different species of interest, but also the age and sex structure of the population by taking the function of the site into consideration. Some observations on animal teeth gave indications of distinctive handicrafts. Cut marks on cervical vertebrae of horse skeletons found as grave goods from early medieval times were considered in connection with beliefs and juridical conceptions of that time.  相似文献   
44.
2003年10-12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基本建设,在郑州市南阳路家世界购物广场工程区发掘一批战国墓葬,出土大量随葬器物,以陶器为主,其年代为战国中、晚期。  相似文献   
45.
46.
郭立新 《华夏考古》2006,34(3):33-39
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主要生计方式是稻作农业,因渔猎所占比重不同而又可细分为山地型与平原型。水田稻作农业具有集约化程度高,产出也较高的特点。稻田耕作系统的形成与维护需要大量劳力,从而刺激人口迅速增长,结果造成人口压力。自然环境的数次波动更加剧了这种压力。因人口压力而引发的移民、战争和社会重组等,成为推动初期社会复杂化进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7.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出版业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性进程。从1993年开始到1998年,出版业改革的主线是由“规模数量为主要特征向以优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阶段性转移”;从1998年开始到2002年,集团化发展成为出版业改革的主题;从2003年开始,企业化转制成为出版业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主线。十多年来,出版业的政策走向反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出版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反映了出版业逐渐加快了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反映了出版业改革不断深化的脉络。  相似文献   
48.
冷战时期,无论安全领域的利益汇合点还是经贸领域的利益汇合点,都在解冻、维系和推动中美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这两个利益汇合点的作用并不是等同的,彼此间的安全需求大于经贸需求,而且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并没有因安全利益汇合点而消失,其对中美两国关系的消极影响一直存在。  相似文献   
49.
1958年,农业中学最先诞生于江苏省.在"大跃进"运动的影响下,江苏省农业中学的学校数量及在校人数迅速膨胀,成为全国教育"大跃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在整个"大跃进"时期,江苏省的农业中学始终保持了一个庞大的规模,直到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其盲目发展的势头才得以遏制并开始逐步调整.  相似文献   
50.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道路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前,自李大钊开始传播唯物史观,此后经郭沫若、吕振羽、范文澜、翦伯赞、侯外庐等的努力,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坚持革命性与科学性结合,显示出自己建构研究中国历史体系的规模和力量,因而20世纪把中国史学推向了新阶段。建国后17年,马克思主义史学虽然经历过严重的曲折,但成绩仍是主要的,主要表现在:以唯物史观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方向得到坚持,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在通史、断代史和专史领域以及大规模整理历史文献等方面都有重要成果;1958年以后教条化严重泛滥时,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等挺身而出进行抵制,一批熟悉历史考证的学者在唯物史观指导下,使史学达到新的境界。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过批判和反思极“左”路线危害,解放思想,史学出现了开拓进取、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