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以汾湖柳氏家谱入手分析了清代江南家族人口的数量。  相似文献   
22.
赵金康 《史学月刊》2001,(6):99-105
建国前后,刘少奇与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前途、党的领导地位、中心任务、国营经济的领导成份等重大治国方略上有一致的认识,这是他们从同样的政治理念思考重大问题必然得出的结论;在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战略实施步骤、对城乡私人经济的具体态度上有不同的看法,这是他们各自探索的客观反映。  相似文献   
23.
60年代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毛泽东在 2 0世纪 60年代发起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对于中国历史的向“左”走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毛泽东开展社教运动 ,是以比较谨慎的态度开始的 ,但在毛泽东提出在全党宣讲两个十条后 ,阶级斗争被放到了第一位。而后刘少奇视察大江南北又提出了反右倾 ,使社教运动再升温。与此同时也引起了毛泽东、刘少奇之间的矛盾和分歧 ,使社教运动曲折复杂起来  相似文献   
24.
江建新 《南方文物》2014,(4):179-182
刘新园是享誉世界的陶瓷考古学家,2013年11月4日不幸因病逝世。本文介绍了刘新园先生的生平事迹,他的性格、爱好,他对学术的态度和治学的一些方法以及对中国古陶瓷研究领域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5.
刘师培叛变革命后有无愧疚心理,学界没有提及。陈奇先生对刘师培(秋怀)诗中“况我失路人”的理解很笼统,且望文生义。考察此一时期刘师培的诗歌、思想,发现“失路人”并非刘对叛变革命的反省、愧疚,更可能是对之前革命行为的悔悟。刘师培此一时期的目标乃是功名与学术,抛弃革命理想,投入个人的研究圈子,励志绍继祖业。端方幕府的生活改变了刘师培,幕主端方及幕僚中的传统士大夫影响刘师培回归到传统治学之中。  相似文献   
26.
韩裔女作家柳美里的"滞日"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美里,滞日韩裔女作家,滞日经历对其文学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她把痛苦生活的模本作为创作的原型,通过作品《水边的摇篮》以及《家庭电影》、《生》的四部曲等作品,对家庭崩溃进行回忆,对家庭的含义及家庭重构进行重新理解,深刻地刻画出"滞日"一族的生活状态及心理状态。柳美里自身也在通过创作来寻找自身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她的文学作品因触及日本社会文化的某些本质方面,而成为日本文学的有机构成。  相似文献   
27.
中统元年,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汗位,为取得汉人支持,效仿汉制建立政权。在建立中书省后,忽必烈又建立了六部体系。但是,忽必烈并非一开始就直接采用六部体系,而是创造性地建立左、右三部体系,后又在至元元年、五年、九年数度析分为"吏礼、户、兵刑、工"四部体系,直到至元十三年统一全国后,六部体系方才确定。史料虽对元初的六部设置有所记载,但彼此之间互有矛盾,其变化时间、变化过程、变化原因多语焉不详,甚至与蒙元初期一度因战争需要而临时设立的"行六部"存在混淆,需要考辨明晰。  相似文献   
28.
以传统的笔墨程式来表达山水意象,显然已经不是当下有胆魄、有思想的画家应有的艺术态度和文化担当了,因为中国画在现代文化境遇下一定要寻求自身的突破,无论是观念上还是技法的表现上,特别是面对我国不同境域山水(非传统意义上江南或北方)审美对象时,如何突破原有笔墨语言局限和惯常模式的束缚?如何在新的艺术情境下进行合理的“语言”转换时,有革新的画家更会直面历史与现实,在探索中披荆斩棘、奋然前行。而刘知白先生就是这么一位重要的画家,他晚年的破墨山水画在现当代山水画语言的开拓和图式革新等方面功不可没。而在他晚年的泼墨山水中,除了晴空下正常的山水之外,极具黔地山水特点的雨景、云景、雾景、月景等意象也尤为值得关注,本文正是结合这些意象,进一步探讨刘知白先生泼墨绘画的意象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29.
2011年4月,苏州市吴中区吴山岭公墓三区发掘一座明代单室券顶砖室墓。墓葬已遭破坏,出土器物较少,但仍存有墓志。墓志记载了墓主刘德贞的生平,据墓志可知墓主卒于洪武三年(1370年)。明代早期纪年墓的发现,为苏州地区明代墓葬形制及苏州地方史志等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30.
刘雨茂  杨占风 《考古》2012,(4):36-47,109
柳岸村遗址商周时期遗存发掘了4个灰坑,出土了大量陶器,这些陶器特征明显,且大多出自同一个灰坑,共存关系明确。这为研究十二桥文化、三星堆文化及两者关系问题提供了重要材料,也为成都平原商周时期陶器器形的整体辨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