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0篇
  11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是刘文淇祖孙三代相传补续而成的一部书稿,在《左传》研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934~1938年,南桂馨等人在为刘师培编纂《刘申叔先生遗书》过程中,也启动了刊印这部刘氏"镇家之宝"的工作。后因种种原因,不但刊印工作没有成功,而且其事也成为鲜为人知的学术文化出版秘密。通过梳理新发现的20世纪30年代的"扬州书信",可以寻觅出其珍贵的印迹,同时也留下了一些有待破解之谜。  相似文献   
82.
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以北京大学为首的学者如胡适等人多提倡新文化运动,其后更带动顾颉刚为首的疑古史学风气,许多批评"新文化运动"的学者被视为"保守"的学者,尤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文史地部以柳诒徵为首的学者,因他们被后世视为"保守",故忽视了他们史学的观点,本文便研究柳氏及其学生缪凤林、郑鹤声的史学观点,藉此以见他们提倡道德教化史学在现在史学发展中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83.
“史法”与“史意”是章学诚的重要学术术语,是研究章学诚与刘知几史学异同关系的关键,也是把握章学诚史学思想的关键。本从章学诚所界定之“史学”涵义入手,认为“史意”是针对一家述而言,“史法”是针对馆局纂修而言,“史法”与“史意”能够体现出章学诚与刘知几的分歧所在。  相似文献   
84.
刘知几"疑古惑经"思想集中体现在对儒家经典《尚书》、《论语》、《春秋》等提出的怀疑与批驳中。他在强调直书实录、史学求真的同时,也注重儒家的纲常名教。"疑古惑经"思想对后世经史之学,尤其是唐代儒学、宋代辨伪学、清代乾嘉考据学和民国疑古思潮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86.
中国人民大学是刘少奇在秘密访苏期间提出创办的,得到了斯大林和毛泽东的支持。刘少奇直接领导并亲自主持筹建中国人民大学,出席开学典礼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在刘少奇的悉心指导下,中国人民大学成为学习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强阵地,也是高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基地;在办学中既学习了苏联经验,又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结束了旧中国工农无法受高等教育的历史,培养了大批的工农干部;学制灵活,办学形式多样。中国人民大学的创办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为高校改革起了示范作用,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而且对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唐代石雕刘萨诃瑞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静  魏文斌 《华夏考古》2011,(2):94-102,后插15-后插16
刘萨诃瑞像除了敦煌莫高窟唐至宋代的塑像与壁画以及刺绣作品外,甘肃永昌圣容寺现存的摩崖立佛被确定为北周时期的石雕刘萨诃瑞像,且为刘萨诃所预言在北周时期出现的凉州番禾郡御容山石像.笔者在参阅各种图录以及实际的调查中,又发现了五处分属于初唐、盛唐和晚唐的单体石雕或石窟中的刘萨诃瑞像.本文即对之进行考证,并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8.
    
Based on the cases of Liu Xiaobo and Xu Zhiyong,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ourt judgments and discussions about the criminal charges of “inciting subversion of state power” and “disrupting public order” used against Liu Xiaobo and Xu Zhiyong respectively. Through a review of the discourses of Chinese legal scholars surrounding the two cases, we focus on the conflicting arguments regarding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 and the Constitutional right to freedom of expression. This article concludes with an analysis of the political meaning of the two cases by revisiting the debate about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Constitutional review and by reflecting upon the political conten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s recent re-ideologis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 and the growing calls of Chinese citizens who advocate Constitutionalism as a proxy for political reform.  相似文献   
89.
西汉六安国的出现,同汉初皖西境内淮南国、衡山国屡出变故直接相关。六安国首位国王刘庆,出身于一个显赫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家族。六安国因刘寄、刘庆家族显要,同武帝关系亲近,以及为着解决刘寄家族的矛盾而建立。研究西汉六安国之政区版籍的变化,必须采用逆推法等考证方法。六安国始封时至少应有七县之地。武帝以后的推恩分封、颁行左官律和附益法等,使得包括六安国在内的西汉诸侯王国逐步走向了衰微。  相似文献   
90.
程红 《安徽史学》2004,(5):87-91
在近代中国,首先提出建设中国铁路的是洪仁玕,但格于时局未能实行.接着西方列强也提出了修铁路的要求,同样也未能允准;19世纪70年代初,英商怡和洋行在上海私自修建的吴松铁路甚至被清地方当局购买拆毁.在"两宫也不能定此大计"的朝野守旧氛围下,李鸿章、郭嵩焘、丁日昌、刘铭传等淮系要员,能够因时乘势,互相呼应,放胆直陈,掀起了建设近代铁路的争议,并在随后的实践中付诸实施,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